深1℃|全國12地爭建「米」字形高鐵 率先建成的河南「米」肩負何重任

2022-04-25     映象網

原標題:深1℃|全國12地爭建「米」字形高鐵 率先建成的河南「米」肩負何重任

深1℃|全國12地爭建「米」字形高鐵 率先建成的河南「米」肩負何重任

大象新聞記者 王琳/文

400公里+!新型復興號在鄭渝高鐵跑出「世界級」速度。4月21日,在濟南至鄭州高鐵濮陽至鄭州段,兩列高鐵飛馳而過,成功實現明線上單列時速435公里、相對交會時速達870公里,創造了高鐵動車組列車明線和隧道交會速度世界紀錄。一周前,4月14日,鄭渝高鐵襄陽東至萬州北段開始進行全線拉通試驗,對全線各系統進行綜合檢測。這也意味著,鄭渝高鐵實現全線通車進入倒計時。

中部崛起,離不開鐵路助力。隨著鄭渝高鐵全線通車運營進入倒計時,以及濟鄭高鐵建設穩步推進,鄭州大「米」在廣袤的中原大地上愈發舒展,從「紙上藍圖」,變成「腳下通途」。作為全國首個即將建成的 「米」字形高鐵網,鄭州大「米」會給河南帶來怎樣的機遇與挑戰?在全國的路網格局中,又將承擔怎樣的重任?

鄭州到重慶不再繞道成都,兩地高鐵時間從8小時縮至4小時

鄭渝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河南「米」字形高鐵網中不可或缺的一筆。鄭州至萬州段線路全長818公里,線路設計運行速度350公里/小時,穿越豫、鄂、渝三省市,北接京廣、徐蘭客專,與隴海、寧西、漢丹等路網干支線相交,南端連接萬州,通過渝萬鐵路到達重慶。

其中,萬州北至重慶段和鄭州東至襄陽東段已分別於2016年11月28日、2019年12月1日開通運營。襄陽東至萬州北段實現通車後,鄭渝高鐵將會全線通車運營,屆時,從鄭州坐高鐵到重慶,時間上將從8個小時縮短至4個小時,不需再繞道成都。

而對於重慶而言,鄭渝高鐵的全線貫通,也使得京鄭渝昆高鐵全線聯通,並與京廣、隴海、蘭渝等鐵路大通道聯網,極大縮短了重慶及三峽庫區與西南、西北、華中、華北等地的時空距離。

此外,作為聯繫華中和西南地區的快捷鐵路大通道,鄭渝高鐵全線建成通車後,將會在助力中原城市群崛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濟鄭高鐵將河南「東北門戶」濮陽納入鄭州「1小時高鐵圈」

值得關注的是,在鄭渝高鐵全線通車運營進入倒計時的同時,濟鄭高鐵的開通也指日可待,今年2月9日,濟鄭高鐵濮陽至鄭州段正式開始聯調聯試,綜合檢測列車上線運行,標誌著線路開通進入倒計時。兩個多月來,濟鄭高鐵建設穩步推進,近日又迎來新進展。

4月21日,濟鄭高鐵鄭濮段,成功實現明線上單列時速435公里、相對交會時速達870公里,創造了高鐵動車組列車明線和隧道交會速度世界紀錄。

4月20日10時40分,濟鄭高鐵濟南上、下行聯絡線特大橋兩座6500噸的轉體橋緩緩轉動,用時100分鐘實現精準對接,為濟鄭高鐵山東段打通鋪架通道奠定堅實基礎。截至目前,濟鄭高鐵山東段橋樑下部結構基本完成,站房、四電工程均已開工,無砟軌道工程即將開工。

高鐵讓城市距離更近,聯繫更加緊密。濟鄭高鐵濮鄭段通車後,河南的「東北門戶」濮陽將加入鄭州「1小時高鐵圈」。而濟南與鄭州間的運行時間,將由目前最快3.5小時壓縮至1.5小時。

濟鄭高鐵作為河南「米」字形高鐵網的「最後一筆」,這條高鐵線也將成為中原城市群與山東半島城市群聯繫的快速客運通道,對於強化河南省交通區位優勢、加強區域交流、推動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河南省境內徐蘭、京廣、鄭萬、鄭阜、鄭太高鐵均已開通運營。伴隨著濟鄭高鐵濮鄭段的開通,多條高鐵在鄭州交匯,對於提升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和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將至關重要。

全國12地提出打造「米」字形高鐵 河南大「米」將率先建成

鄭州「米」、武漢「米」、西安「米」、合肥「米」……縱觀全國,包括北京在內的12個省會城市紛紛提出要打造「米」字形高鐵,提升自己的高鐵樞紐地位。

記者梳理,河南「米」字形高鐵共分6筆,其中「一橫」徐蘭高鐵(鄭西、徐鄭)、「一豎」京廣高鐵、「一撇」鄭渝高鐵、「一捺」鄭阜高鐵、「一點」鄭太高鐵均已開通運營,「撇點」濟鄭高鐵開通運營指日可待。屆時,鄭州「米」將在全國率先建成,這會給河南帶來怎樣的機遇?

河南米字形高鐵網全面建成後,將高效連接武漢、西安、合肥、濟南等周邊省市,「河南的交通優勢發生了變化,地位也在不斷地強化和提升。」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王新濤在接受大象新聞採訪的時候說,從交通本身而言,河南「米」字形高鐵承擔著樞紐和運輸大通道的角色,其對於河南加強區域建設有很強的促進作用,極大強化了鄭州作為國際樞紐城市的地位。

王新濤分析,河南原來的交通優勢主要是在相對傳統的基礎設施上,比如說隴海鐵路、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連霍高速等等。但是,隨著「米」字形高鐵網的形成,實際上是從傳統的交通優勢,在向新興的交通優勢轉化,在不斷轉化的過程中,河南的樞紐地位也在不斷強化和提升。

王新濤舉例說明,鄭州原來1個小時的交通圈可能是100公里,而現在可能會達到300多公里,這個時候它所能集聚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要素的範圍被擴大,而這種優勢一旦形成,之後會更加突出,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馬太效應」。它帶來的綜合經濟效應的增加,以及對經濟發展的帶動力、驅動力都是持續增強的。

河南「米」肩負重任,將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提供重要支撐

「鐵路的軌道伸向哪裡,城市就繁榮到哪裡」,四通八達的鐵路網,不僅讓越來越多的人民感受到了出行的高效便捷,也讓越來越多的城市看到了未來。在全國率先建成的河南「米」,肩負著怎樣的重任?

今年4月10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的相關意見文件,明確提到要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範圍內暢通流動。

「大市場的形成離不開流通」,在王新濤看來,河南的「米」字形高鐵恰承擔了這樣的重任。以鄭州為中心的米字形路網覆蓋中原、輻射全國,形成之後鄭州就實現了陸路交通、水運通江達海以及航空港功能相結合的優勢,使得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各種因素高效運轉,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提供重要支撐。

「也為構建國際國內雙循環體系提供了一個戰略樞紐和戰略通道。」 王新濤分析,立足全國,河南地處中原腹地,米字形高鐵發揮通道和樞紐作用,有利於促進國際國內大循環體系的構建。

而早前,鄭州鐵路相關負責人在鄭渝高鐵鄭襄段開通時曾這樣分析河南的鐵路網,「米」字形快速鐵路網建成後,將與國家快速鐵路網有機銜接,形成京津冀地區經鄭州至港澳,長三角地區經鄭州至西北邊界口岸,環渤海地區經鄭州至西南地區乃至孟加拉灣、東南亞各國,東南沿海地區經鄭州至西北內陸地區的快速運輸通道,以鄭州為中心連南貫北、承東啟西的「四面八方」軸帶發展格局。

作為全國鐵路網的心臟,「米」字形高鐵不僅對河南,乃至對全國經濟發展戰略布局都有重要意義,是「一帶一路」建設,加強東中西聯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支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a5e0e8774948a70af6f78a27506db7a.html










「疫」戰到底

2022-05-09


豫同心再戰疫

2022-05-09

豫同心再戰疫

2022-05-09





「疫」戰到底

202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