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撿到貓啦!」
這句話一進入人們的眼睛,嘴角是不是就自覺上揚了。當下的想法肯定是羨慕,為什麼所有人都在撿貓,只有我撿不到?然後就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別人撿的貓長什麼樣子,在哪裡撿到的,嘮嘮叨叨對人家說一大堆注意事項,仿佛是自己撿了貓似的。
收養一隻流浪貓確實會有很多注意事項,它們在遇到你之前一直在外邊流浪,沒有跟人有太多的接觸,它們會本能的害怕人類。
還有些流浪貓是受了傷,可能是跟別的貓狗打架了,可能是被哪個熊孩子打了,可能是被過往的車輛撞了。因為它們身上有傷,所以對外界就有更大的敵意,這個時候即便是人們懷著善意去救助它們,它們可能也不領情,還會在你伸手的時候咬你一口。
收養一隻流浪貓本意是好的,但是如果因為這樣導致了自己受傷,任誰都會不開心。感覺一片好心都喂了狗,看它被欺負吃不飽飯可憐兮兮的才想救它,結果上演了一場現實版的「農夫與蛇」。
所以對於「張牙舞爪」的小野貓,對它們救助收養的過程,有這樣三個階段,十個關鍵點,能夠幫助它們快速的熟悉與人類相處,融入人類家庭。
貓咪剛剛進入家庭時
這一階段是貓咪對外界反應最敏感的階段,任何動作和聲音都會對它造成影響。
1.使用護具。
不管對方是兩三個月大的小奶貓還是一歲多的大貓,都要帶上防抓手套。在救助過程中需要手套,回到家之後同樣需要。
當然了不可能誰出門沒事都帶著防抓手套,如果恰好你走到那,看見一隻流浪貓很想將它帶回家。那不要貿然先伸出手,一來是有可能嚇走面前的小貓咪,二來也是為了自己的安全,誰都不知道小貓咪會不會因為害怕突然攻擊。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跟它小聲說話交流,就近獲得食物誘導它跟你回去。
當小野貓到家之後,在它對你的態度緩和之前,儘量帶著防抓手套跟它接觸。因為在很多貓咪的眼睛裡,它們是很害怕人類伸來的手,因為它們不知道這雙手將給它們帶來什麼。那麼在這種恐懼的情緒下,是很有可能做出攻擊動作的。
2.第一時間帶去醫院,同時確定貓咪的年齡。
當抓到這隻小貓時,第一時間將它帶去醫院,尤其是家裡還有貓的朋友。因為流浪貓身上可能攜帶著病菌,也可能在流浪的過程中它們受了什麼傷只是沒有表現出來。所以帶去醫院做一個全身檢查,驅蟲疫苗都做了,洗完澡再放心的帶回家。
同時要向醫生確定一下貓咪的年齡,因為在貓咪6個月之前,只要好好教導它會很好的祛除身上的野性,最終就和家養的貓沒什麼區別。可是如果貓咪的年齡超過了6個月,你對它就要花費更大的精力,才能獲得它的信任。
3.找一片地方圈起來,讓貓咪暫時待在裡面。
從醫院回來就宣告貓咪從現在開始就要在這個家裡生活了。如果家裡有原住民的話隔離是第一步,不要讓貓咪正面跟原住民對上,讓貓咪熟悉這個家接受這個家之後才是它們見面的時候。
找一片大一點的地方圈起來,注意不要讓它跑出去。雖然對於剛到一個新環境的貓咪首先要做的是讓它自己熟悉環境,但是流浪貓因為流浪的經歷很可能會一直躲在一個地方不出來,或者趁人不注意的時候跑了,或者隨地撒尿,一看到人就把自己躲起來。
這很不利於貓咪對主人的熟悉,如果貓咪有傷需要換藥的話,這樣的情況下甚至沒辦法做到換藥。所以先將它們圈起來,這段時間讓它們通過看來認識現在這個大環境,降低它的警惕性。
所以在這段時間裡,要保持這個環境的相對安靜,不要有大的動作和聲音嚇到它,反而讓它產生更深的不信任感。
與貓咪初步接近
經過一段時間貓咪對這個環境的認識,就可以嘗試接觸它了。貓咪在構建對這個環境認識的過程大概需要幾天的時間,這幾天的時間也要把握好,讓它對你的形象有一個概念。
1.定點喂食,不要將食物一直放在貓咪旁邊。
很多人將貓咪帶回家後是不是都怕貓咪不吃飯,所以將飯盆里一直留著食物。而且貓咪是知道自己飽了就不會接著吃的,這也讓鏟屎官放心貓咪不會將自己撐到。
但是流浪貓因為平時食物的缺乏,它們很可能會把眼前自己看到的食物全部吃完。因為在它們的意識里,會擔心這頓吃完會不會還有下頓。
更重要的是,要讓貓咪將你和食物聯繫起來。讓貓咪知道是你給了它食物,而不是自己獲得的食物。所以這就需要定點喂食,在固定的時間放進飯盆和收回飯盆。
2.貓咪吃飯時陪在旁邊。
給貓咪準備好吃的食物,當貓咪開始吃的時候陪在貓咪的旁邊跟它說話。你可以說你的家裡怎麼樣怎麼樣,你喜歡吃什麼等等,什麼都可以,但是要小聲一點。讓貓咪在吃飯的時候熟悉你的氣味和聲音。
3.嘗試撫摸。
當貓咪習慣了吃飯的時候你在身邊嘮嘮叨叨的時候,你就可以嘗試伸出手去摸它了。這個時候貓咪的心裡已經有了這個意識:我在的這個地方有一個人類,這個人類會給我食物,會天天來找我說話,它對我沒有惡意。
如果這個時候貓咪還是躲避,不想讓人碰,那就不要強硬的去摸。重複上一步驟就好了,然後繼續伸出手嘗試撫摸。
4.用手喂貓咪吃東西。
等貓咪習慣了吃飯的時候你在旁邊,習慣了撫摸的時候,就可以用手拿著食物喂小貓咪了。大家喂流浪貓的時候可以發現,它會坐在你面前等你給它食物,但是大多數流浪貓不會在你手裡吃,它們會等你放在地上它才會過去吃。而它吃飯的時候如果你有撫摸它的動作,它會立刻跑開。
所以我們要讓貓咪先習慣被撫摸,這樣它們才能接受人類的雙手在它們面前。然後拿著東西喂它們,引誘它們一點點過來吃。
這個過程是貓咪對人類建立信任的過程,一旦貓咪有了主動親近人類的表現就馬上鼓勵它。讓它首先明白這個環境這個人是安全的,其次明白這樣做對它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讓貓咪融入家庭
經歷了上面的過程貓咪已經可以安心地在家裡待著了,對主人的信任也在逐步建立。這時候就可以撤掉圍欄,讓貓咪自己探索一下這個家,更好的融入家庭了。
1.撫摸貓咪喜歡的部位,比如:頭、下巴、胸部、接近屁股的位置。
撫摸貓咪喜歡的部位能夠快速獲得貓咪的好感。雖然它們平時看起來凶凶的、不接近人,但是它們其實也是渴望被擁抱的。
幫助貓咪按摩臉,從嘴巴的地方開始順著骨頭向上輕輕按壓有助於幫助貓咪放鬆心情,獲得幸福感。
不過如果貓咪不想被摸那就不要摸了,遵從它的心意。你要知道在貓界有一種行為叫「我可以碰你但你不能碰我」
2.嘗試把貓咪抱起來。
如果貓咪給你抱了,那麼恭喜你,你被它接納了。不過很多成年之後的貓咪都不喜歡被抱起來,四肢離地的感覺會讓它們很沒有安全感。所以對於成年的流浪貓,抱這件事還是等它們主動過來跳上你的膝蓋吧。
3.開始和貓咪玩耍。
這個時候逗貓棒、玩具老鼠等等就派上用場了,和貓咪一起玩遊戲可以很快的促進雙方的感情。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不要發出什麼刺耳的聲音,這種聲音足以喚起流浪貓骨子裡的警惕。
當它們躲在桌子底下或者角落的時候,不要強硬的將它們拽出來。用食物和玩具引誘它們出來。
歸根結底,流浪貓只是比家養的貓更沒有安全感和信任感。我們一步步與流浪貓親近的過程,其實打的就是心理戰。當我們撿到一隻流浪貓時,要做的就是保證自己和貓咪的安全的情況下,將這份安全感和信任感一步步重建起來,將你的形象和它生命中的必需品聯繫起來。
希望所有的流浪貓,都能重新找到適合它的主人和家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W9SUnMBiuFnsJQVMfn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