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時,用「面壁思過」沒效果?可能和這3種情況有關

2020-08-10     育兒小青

原標題:孩子犯錯時,用「面壁思過」沒效果?可能和這3種情況有關

當孩子闖禍、打人、亂發脾氣的時候,很多父母會選擇讓孩子去面壁思過,希望這樣子的方式可以讓孩子的情緒冷靜下來,並且學會自我反省。實際讓孩子「面壁思過」,確實可以帶一些好處,但是在使用這種方法的時候,也存在著很多問題。

第一種情況,父母因為自己的原因頻繁打破「規則」。

在讓孩子面壁思過的時候,很多父母會忍不住心軟,會提前的給孩子解「禁」,這就導致於面壁思過的規則被打破,思過的過程也減少了。而這就是大多數時候面壁思過,並沒有起到它本來應該起到的作用的一大原因。

父母們沒有樹立好一個規則,這就導致孩子,在面壁思過的過程中絲毫沒有在意過這件事情,他們可能滿腦子想的就是熬過這幾分鐘,或者是裝裝可憐父母們就可以提前讓自己不再思過。那麼試下孩子一直用這樣子的態度和想法去面對面壁思過這件事情,又怎麼能夠讓他起到他應有的作用呢?

第二種情況,有些父母會把面壁思過當成一種懲罰。

這樣的方式很容易出現問題,比如說孩子會因為父母的這種態度而對面壁思過產生恐懼的心理,那麼當孩子處於這樣子的心理狀態下,他們對自己情緒的反省和控制能力,自然就得不到提高。

實際上實施面壁思過這個方法的本質是為了讓孩子有足夠的空間能夠平復自己的情緒,同時在平復的過程中學習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緒,而很多父母們卻會把這樣子的方式當成是一種懲罰。

比如說,有些父母情緒不好,或者是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會用這種方式去懲罰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實際上偏離了使用面壁思過原有的目的,這樣只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在發泄情緒,而因為這種認知,孩子就會容易產生逆反心理,這也是面壁思過難以成功的原因。

第三種情況,沒有跟孩子討論過面壁思過的意義。

在親子教育裡面很多父母都會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他們很少會去跟孩子討論自己的一些做法是為了什麼,這就導致於父母所認為的一些教育,孩子很少會去重視,甚至於他們根本就沒有注意過父母所說的話。

那麼試想一下,一個對於父母所說的話,或者是對於父母所實施的教育毫無反應、沒有興趣的孩子,又怎麼能夠感受到這個方法所起到作用呢?其實,教育從來都不是單方對單方進行的,而是雙方一起進行一起參與進去,這樣子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有很多父母卻忽略了這一點,時常在唱教育的獨角戲,其實這樣子的方式,不管是在教育裡面還是跟孩子的溝通,都不是一個合適的態度和方式。

在親子教育中,使用「面壁思過」的方法,實際上可以帶來很多好處。

第1種作用是

,能夠給孩子一個平復情緒的空間,並且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去讓自己的情緒冷靜下來。

第2種作用是

,當孩子冷靜以後,可以給到他們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去反應所發生的事情,去復盤自己的行為。同時,在面壁思過的過程中,孩子不僅會經歷情緒上的降級,同時還會學會用正確的方式去看待衝突產生的原因和其中自己所做的行為。

正確的「面壁思過」應該是可以減少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衝突,同時也可以讓矛盾降級。

眾所周知,衝突很容易讓情緒升級,特別是憤怒的情緒,很多時候,吵架那麼激烈的原因,都是由於爭吵的雙方的憤怒情緒都非常的「高」,而雙方的潛意識裡都希望自己的情緒能比對方再高一點,這就導致於雙方之間的情緒不斷的刺激,不斷的激化,就會導致於爭吵不斷,而問題卻沒有解決的情況出現。

所以面壁思過的方法,不僅是給父母們提供一個有效的策略,去讓孩子冷靜,去讓孩子學會合理的看待事情,同時也是給孩子們一個機會去認清自我,提高他們情緒掌握能力的好方法。

首先,明確自己教育的目的。

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之間很容易因為一些比較小的事情而出現摩擦,這是由於孩子的年齡比較小,他們會對一些事情非常的固執,甚至於聽不進別人的話,這時候就很容易會產生矛盾和爭吵。而很多時候在爭吵過後,在面壁思過過後,問題卻沒有得到解決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於父母沒有明確教育的目的,父母只是照搬硬套,並沒有真正的去想自己這次教育所起到的目的,同時也沒有好好規劃實施的方法。

就比如說,父母的使用「面壁思過」這個方法是為了讓孩子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同時去對自己的行為會進行復盤,那麼父母所要做的就是當孩子面壁思過的時候,去引導孩子們思考,去讓孩子們回想自己的那些行為。而不是只是甩出一句「你去面壁思過」,這樣子的話只會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降到冰點,教育目的的建立是父母們所需要注意的第1件事情。

其次,父母們應該多去注意自己的行為。

在現實生活中,在親子教育裡面經常存在的一個問題,父母時常會非常的關注於孩子的行為和表現,卻時常忽略了自己的行為。

就像是上面所提到的三種導致於面壁思過沒有效果的原因,裡面很多情況都是由於父母們的行為「不當」,才導致於一個本該有作用的方法,沒有發揮出它本來可以起到的效果。所以在實施面壁思過這個方法之前,父母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對於自己行為的關注度,比如說當自己想要去批評孩子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們首先要想一下自己批評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同時自己這些行為做了以後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這樣子的思考方式,是可以有效的提高,父母們對於自己行為的掌控能力可以大大的減少,父母們自己打破自己樹立的「教育規則」的情況。

最後,多跟孩子進行溝通。

在教育這方面,很多父母都曾經忽略了處於教育之中的孩子的參與度,很多父母們認為教育就只是父母的事情,跟孩子無關,其實這樣子的看法,非常不利於父母對孩子教育的展開。所以在面壁思過裡面,父母所要做的應該是去想辦法加強孩子們對這件事情的參與度,父母可以選擇跟孩子溝通,先讓孩子得知父母為什麼要實施這樣子的方法。

然後通過跟孩子一起制定遊戲規則的方式,來讓孩子自己來制定面壁思過的規則,比如:情緒冷靜區的位置,「面壁思過」的時間等等。

那麼當孩子對這件事情有參與度的時候,他自然就會有更強的執行力,想要去配合這件事情,想要去認真的完成,這樣子就可以讓孩子在執行「思過」的時候,明確這個行為的目的,這樣也有助於這個方法實施後出現的效果。

教育的本質是親子雙方共同參與這些方面,父母們所要做的事情,去明確自己教育的目的,多去注意自己的行為,多跟孩子們進行溝通,這樣才能夠實施一個正確並且有效的「面壁思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Oqg2XMBd8y1i3sJhcV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