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摩根大通的銀行家們與WeWork高層就融資問題展開談判之際,一個意想不到的參與者加入了談判。作為摩根大通2萬億美元資產和財產管理部門的負責人,瑪麗·卡拉漢·厄多斯通常不參與公司財務談判。但據內部人士透露,厄多斯一直是處理合作公司WeWork相關事務的固定人物,足以證明這家美國最大的金融機構,與這家曾投資數十億美元的初創公司的關係之深厚。
據消息人士稱,厄多斯的參與源於摩根大通與WeWork聯合創始人亞當·諾伊曼在個人銀行業務方面的密切聯繫。上個月,由於公司首次公開募股(IPO)的失敗,諾伊曼辭去了執行長一職,但他仍然是WeWork的非執行主席和最大股東之一,他的大部分個人財富直接與公司和公司的前景有關。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執行長厄多斯(圖源:財富雜誌)
這對摩根大通很重要,因為銀行給予WeWork的利益不只是近年來提供的數十億美元貸款,作為主承銷商嘗試的30億美元的IPO,或為WeWork準備的60億美元額外債務融資(取決於WeWork能否成功上市)。據報道,WeWork最近與摩根大通的談判圍繞著一項價值高達30億美元的新融資計劃,而不是失敗的IPO。不過,這一交易可能要視大量資金的支持者——軟銀注入的新股本而定。
在引導WeWork走出當前困境時,該銀行還考慮到,它與諾伊曼在個人財產管理業務方面的密切關係。除了提供包括抵押貸款在內的9750萬美元貸款(這部分直接給予諾伊曼),摩根大通還成為了提供5億美元信貸額度給WeWork共同創始人的銀行財團之一。這部分信用是由諾伊曼在公司的股份來擔保的,也就是諾伊曼個人從摩根大通、瑞銀和瑞士信貸借款5億美元的抵押品價值。
(圖源:網絡)
從這個意義上說,厄多斯和她的老闆——摩根大通執行長傑米·戴蒙,對WeWork的前景如此關注是可以理解的。這兩位高管都直接參與了摩根大通與合作公司WeWork的交易,因為摩根大通希望挽救大量匯入該公司的財務資源——其中包括了WeWork的股權。據該公司的S-1招股說明書披露,摩根大通的多個實體持有該公司超過1850萬股的A類股票。而摩根史坦利的分析師在最近一份報告中稱,摩根大通在WeWork的持股比例為4%。分析師們估計,持有WeWork 1.4%股份的高盛,可能會對其所持股票進行2.64億美元的減記,而摩根大通可能會因其投資核算,避免這樣的損失。
但更重要的是聲譽方面的問題。摩根大通的IPO諮詢業務歷來落後於高盛和摩根史坦利等競爭對手,因此WeWork的公開發售本應是該業務復甦之年的最大成就。然而人們對此並不買帳,一直關注著這筆交易還能走多遠。在見證了WeWork、Lyft和SmileDirectClub令人失望的IPO以後(後兩家公司都曾讓摩根大通擔任主承銷商),這樣的反應不難理解。
沙特阿美公司的油罐(圖源:網絡)
儘管摩根大通已被選定對沙特阿美的大規模公開發售進行指導,它還希望能成為主承銷商,從而能通過史上規模最大的IPO獲得救贖。然而說著容易做著難。據《華爾街日報》當地10月10號的報道,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希望讓沙特阿美的估值達到2萬億美元,但最終的估值可能是接近1.5萬億美元。此外,該交易錯綜複雜的結構和監管方面的挑戰也需要納入考慮。沙特阿美如果在紐約上市,可能會違反美國證券監管規定,並引發業界對該公司企業管制方面的質疑。
正如摩根大通今年親身經歷的那樣,IPO可能遠非一件簡單的事情。
來源:財富雜誌
原文連結:
https://fortune.com/2019/10/13/jpmorgan-wework-adam-neumann-ipo/
實習編譯:高墨涵
編輯:SHAN
特別聲明: 本站轉載或引用之圖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站聯繫,本站將及時更正、刪除。版權問題及網站合作,請通過亞時中文網郵箱聯繫:[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