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在荒山野嶺中默默生長,無論是峰峰嶺嶺,還是溝溝壑壑,它都能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頑強生存。儘管長年累月守著無邊的寂寞與淒涼,一年四季經受著風霜雪雨的抽打與折磨,但她始終「咬定青山」、專心致志、無怨無悔。 竹子心無雜念,甘於孤寂,它不求聞達於莽林,不慕熱鬧于山嶺,千百年過去了,卻終成這瀚海般的大氣候;竹輕盈細巧、四季常青,儘管有百般柔情,但從不譁眾取寵,更不盛氣凌人,虛心勁節,樸實無華才是她的品格;竹不開花,清淡高雅,一塵不染,她不圖華麗,不求虛名的自然天性為世人所傾倒。 竹在清風中瑟瑟的聲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都讓文人墨客深深感動。而竹於風霜凌厲中蒼翠依然的品格,更讓詩人引為同道,因而中國文人的居室中大多植有竹子。王子酞說:「何可一日無此君」;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無可醫。」顯示出竹的悠久文化精神已經深入文人骨髓。 由於竹的自強不息、頂天立地的精神,清華其外、澹泊其中、清雅脫俗、不作媚世的姿態,成了文人喻物詩和畫作中最常見的題材,千百年來留下來無數的傑作。本篇收集到100首,(加附鄭板橋詠竹詩15首)。
001.賈島·【竹】
籬外清陰接藥欄,曉風交戛碧琅玕。
子猷沒後知音少,粉節霜筠漫歲寒。
002.韓愈·【題百葉桃花】
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玲瓏。
應知侍史歸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003.胡曾·【詠史詩·湘川】
虞舜南捐萬乘君,靈妃揮涕竹成紋。
不知精魄游何處,落日瀟湘空白雲。
004.曾鞏·【南軒竹】
密竹娟娟數十莖,旱天蕭灑有高情。
風吹已送煩心醒,雨洗還供遠眼清。
新筍巧穿苔石去,碎陰微破粉牆生。
應須萬物冰霜後,來看琅玕色轉明。
005.方干·【越州使院竹】
莫見凌風飄粉籜,須知礙石作盤根。
細看枝上蟬吟處,猶是筍時蟲蝕痕。
月送綠陰斜上砌,露凝寒色濕遮門。
列仙終日逍遙地,鳥雀潛來不敢喧。
006.方干·【題新竹】
青苔劚破植貞堅,細碧竿排郁眼鮮。
小鳳凰聲吹嫩葉,短蛟龍尾裊輕煙。
節環膩色端勻粉,根拔秋光暗長鞭。
怪得入門肌骨冷,綴風黏月滿庭前。
007.杜牧·【斑竹筒簟】
血染斑斑成錦紋,昔年遺恨至今存。
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將身臥淚痕。
008.王昌齡·【梁苑】
梁苑秋竹古時煙,城外風悲欲暮天。
萬乘旌旗何處在,平台賓客有誰憐。
009.劉商·【早夏月夜問王開】
清風首夏夜猶寒,嫩筍侵階竹數竿。
君向蘇台長見月,不知何事此中看。
010.劉長卿·【晚春歸山居題窗前竹】
溪上殘春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011.韓愈·【答張十一】
山凈江空水見沙,哀猿啼處兩三家。
篔簹競長纖纖筍,躑躅閒開艷艷花。
未報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詩罷看雙鬢,斗覺霜毛一半加。
012.權德輿·【惠上人房宴別】
方袍相引到龍華,支策開襟路不賒。
法味已同香積會,禮容疑在少施家。
逸民羽客期皆至,疏竹青苔景半斜。
究竟相依何處好,匡山古社足煙霞。
013.李賀·【三月】
東方風來滿眼春,花城柳暗愁殺人。
復宮深殿竹風起,新翠舞衿凈如水。
光風轉蕙百餘里,暖霧驅雲撲天地。
軍裝宮妓掃蛾淺,搖搖錦旗夾城暖。
曲水漂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苑。
014.王建·【郭家溪亭】
高亭望見長安樹,春草岡西舊院斜。
光動綠煙遮岸竹,粉開紅艷塞溪花。
野泉聞洗親王馬,古柳曾停貴主車。
妝閣書樓傾側盡,雲山新賣與官家。
015.王建·【乞竹】
乞取池西三兩竿,房前栽著病時看。
亦知自惜難判割,猶勝橫根引出欄。
016.李益·【詣紅樓院尋廣宣不遇留題】
柿葉翻紅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紅樓。
隔窗愛竹無人問,遣向鄰房覓戶鉤。
017.元稹·【使東川·亞枝紅】
平陽池上亞枝紅,悵望山郵事事同。
還向萬竿深竹里,一枝渾臥碧流中。
018.錢起·【暮春歸故山草堂】
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019.薛濤·【十離詩·竹離亭】
蓊鬱新栽四五行,常將勁節負秋霜。
為緣春筍鑽牆破,不得垂陰覆玉堂。
020.劉禹錫·【酬瑞州吳大夫夜泊湘川見寄一絕】
夜泊湘川逐客心,月明猿苦血沾襟。
湘妃舊竹痕猶淺,從此因君染更深。
021.貫休·【瀔江秋居作】
無事相關性自據,庭前拾葉等閒書。
青山萬里竟不足,好竹數竿涼有餘。
近看老經加澹泊,欲歸少室復何如。
面前小沼清如鏡,終養琴高赤鯉魚。
022.陳羽·【贈人】
或棹孤舟或杖藜,尋常適意釣長溪。
草堂竹徑在何處,落日孤煙寒渚西。
023.王維·【龍標野宴】
沅溪夏晚足涼風,春酒相攜就竹叢。
莫道弦歌愁遠謫,青山明月不曾空。
024.王維·【梁苑】
梁園秋竹古時煙,城外風悲欲暮天。
萬乘旌旗何處在,平台賓客有誰憐。
025.柳宗元·【漁翁】
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岩上無心雲相逐。
026.高適·【聽張立本女吟】
危冠廣袖楚宮妝,獨步閒庭逐夜涼。
自把玉釵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027.溫庭筠·【春日訪李十四處士】
花深橋轉水潺潺,甪里先生自閉關。
看竹已知行處好,望雲空得暫時閒。
誰言有策堪經世,自是無錢可買山。
一局殘棋千點雨,綠萍池上暮方還。
028.張祜·【首陽竹】
首陽山下路,孤竹節長存。
為問無心草,如何庇本根。
029.白居易·【池上竹下作】
穿籬繞舍碧逶迤,十畝閒居半是池。
食飽窗間新睡後,腳輕林下獨行時。
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
何必悠悠人世上,勞心費目覓親知。
030.白居易·【別橋上竹】
穿橋迸竹不依行,恐礙行人被損傷。
我去自慚遺愛少,不教君得似甘裳。
031.白居易·【竹枝】
瞿塘峽口冷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
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晴鳥一時啼。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靜山空歇又聞。
蠻兒巴女齊聲唱,愁殺江樓病使君。
巴東船舫上巴西,波面風生雨腳齊。
水蓼冷花紅蔟蔟,江蘺濕葉碧萋萋。
江畔誰人唱竹枝,前聲斷咽後聲遲。
怪來調苦緣詞苦,多是通州司馬詩。
032.白居易·【問移竹】
問君移竹意如何,慎勿排行但間窠。
多種少栽皆有意,大都少校不如多。
033.白居易·【竹樓宿】
小書樓下千竿竹,深火爐前一盞燈。
此處與誰相伴宿,燒丹道士坐禪僧。
034.白居易·【題李次雲窗竹】
不用裁為鳴鳳管,不須截作釣魚竿。
千花百草凋零後,留向紛紛雪裡看。
035.鄭谷·【多情】
賦分多情卻自嗟,蕭衰未必為年華。
睡輕可忍風敲竹,飲散那堪月在花。
薄宦因循拋峴首,故人流落向天涯。
鶯春雁夜長如此,賴是幽居近酒家。
036.李中·【憶溪居】
竹軒臨水靜無塵,別後鳧鷖入夢頻。
杜若菰蒲煙雨歇,一溪春色屬何人。
037.顧況·【送李山人還玉溪】
好鳥共鳴臨水樹,幽人獨欠買山錢。
若為種得千竿竹,引取君家一眼泉。
038.朱慶餘·【送元處士游天台】
青冥路口絕人行,獨與僧期上赤城。
樹列煙嵐春更好,溪藏冰雪夜偏明。
空山雉雊禾苗短,野館風來竹氣清。
若過石橋看瀑布,不妨高處便題名。
039.柳宗元·【茅檐下始栽竹】
瘴茅葺為宇,溽暑常侵肌。
適有重膇疾,蒸郁寧所宜。
東鄰幸導我,樹竹邀涼颸。
欣然愜吾志,荷鍤西岩垂。
楚壤多怪石,墾鑿力已疲。
江風忽雲暮,輿曳還相追。
蕭瑟過極浦,旖旎附幽墀。
貞根期永固,貽爾寒泉滋。
夜窗遂不掩,羽扇寧復持。
清泠集濃露,枕簟淒已知。
網蟲依密葉,曉禽棲迥枝。
豈伊紛囂間,重以心慮怡。
嘉爾亭亭質,自遠棄幽期。
不見野蔓草,蓊蔚有華姿。
諒無凌寒色,豈與青山辭。
040.李咸用·【題友生叢竹】
菊華寒露濃,蘭愁曉霜重。
指佞不長生,蒲萐今無種。
安如植叢篁,他年待棲鳳。
大則化龍騎,小可釣璜用。
留煙伴獨醒,回陰冷閒夢。
何妨積雪凌,但為清風動。
乃知子猷心,不與常人共。
041.李咸用·【庭竹】
嫩綠與老碧,森然庭砌中。
坐銷三伏景,吟起數竿風。
葉影重還密,梢聲遠或通。
更期春共看,桃映小花紅。
042.李端·【題從叔沆林園】
泉水山邊去,高人月下看。
潤松秋色凈,落澗夜聲寒。
委曲穿深竹,潺湲過遠灘。
聖朝無隱者,早晚罷漁竿。
043.孟浩然·【晚春題遠上人南亭】
給園支遁隱,虛寂養身和。
春晚群木秀,間關黃鳥歌。
林棲居士竹,池養右軍鵝。
炎月北窗下,清風期再過。
044.孟浩然·【洗然弟竹亭】
吾與二三子,平生結交深。
俱懷鴻鵠志,昔有鶺鴒心。
逸氣假毫翰,清風在竹林。
達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045.張九齡·【和黃門盧侍御詠竹】
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
色無玄月變,聲有惠風吹。
高節人相重,虛心世所知。
鳳凰佳可食,一去一來儀。
046.溫庭筠·【題竹穀神祠】
蒼蒼松竹晚,一逕入荒祠。
古樹風吹馬,虛廊日照旗。
煙煤朝奠處,風雨夜歸時。
寂寞東湖客,空看蔣帝碑。
047.劉禹錫·【遙賀白賓】
西辭望苑去,東占洛陽才。
度嶺無愁思,看山不懊來。
冥鴻何所慕,遼鶴乍飛回。
洗竹通新徑,攜琴上舊台。
塵埃長者轍,風月故人杯。
聞道龍門峻,還因上客開。
048.劉禹錫·【令狐相公見示贈竹二十韻仍命繼和】
古詩無贈竹,高唱從此始。
一聽清瑤音,崢然長在耳。
049.韓翃·【題慈仁寺竹院】
千峰對古寺,何異到西林。
幽磬蟬聲下,閒窗竹翠陰。
詩人謝客興,法侶遠公心。
寂寂爐煙里,香花欲暮深。
050.盧綸·【題念濟寺暈上人院】
泉響竹瀟瀟,潛公居處遙。
虛空聞偈夜,清凈雨花朝。
放鶴臨山閣,降龍步石橋。
世塵徒委積,劫火定焚燒。
苔壁雲難聚,風篁露易搖。
浮生亦無著,況乃是芭蕉。
051.盧綸·【題苗員外竹間亭】
高甃絕行塵,開簾似有春。
風傾竹上雪,山對酒邊人。
步暖先逢日,書空遠見鄰。
還同內齋暇,登賞及諸煙。
052.李群玉·【題竹】
一頃含秋綠,森風十萬竿。
氣吹朱夏轉,聲掃碧霄寒。
053.王建·【杜中丞書院新移小竹】
此地本無竹,遠從山寺移。
經年求養法,隔日記澆時。
嫩綠卷新葉,殘黃收故枝。
色經寒不動,聲與靜相宜。
愛護出常數,稀稠看自知。
貧來緣未有,客散獨行遲。
054.張喬·【宿江叟島居】
一家煙島隈,竹里夜窗開。
數派分潮去,千檣聚月來。
石樓雲斷續,澗渚雁徘徊。
了得平生志,還歸築釣台。
055.宋之問·【晚泊湘江】
五嶺恓惶客,三湘憔悴顏。
況復秋雨霽,表里見衡山。
路逐鵬南轉,心依雁北還。
唯餘望鄉淚,更染竹成斑。
056.皎然·【寒竹】
裊裊孤生竹,獨立山中雪。蒼翠搖動風,
嬋娟帶寒月。狂花不相似,還共凌冬發。
057.皎然·【賦得竹如意送詳師赴講】
縹竹湘南美,吾師尚毀形。
仍留負霜節,不變在林青。
每入楊枝手,因談貝葉經。
誰期沃州講,持此別東亭。
058.貫休·【詠竹根珓子】
出處慚林藪,才微幸一陽。
不緣懷片善,豈得近馨香。
節亦因人凈,聲從擲地彰。
但令筋力在,永願報時昌。
059.皇甫冉·【題竹扇贈別】
湘竹殊堪制,齊紈且未工。
幸親芳袖日,猶帶舊林風。
掩笑歌筵里,傳書臥閣中。
竟將為別贈,寧與合歡同。
060.姚合·【寄國子楊巨源祭酒】
日日新詩出,城中寫不禁。
清高疑對竹,閒雅勝聞琴。
門戶饒秋景,兒童解冷吟。
雲山今作主,還借外人尋。
061.姚合·【過楊處士幽居】
引水穿風竹,幽聲勝遠溪。
裁衣延野客,翦翅養山雞。
酒熟聽琴酌,詩成削樹題。
惟愁春氣暖,松下雪和泥。
062.劉長卿·【同郭參謀詠崔僕射淮南節度使廳前竹】
昔種梁王苑,今移漢將壇。
蒙籠低冕過,青翠捲簾看。
得地移根遠,經霜抱節難。
開花成鳳實,嫩筍長魚竿。
藹藹軍容靜,蕭蕭郡宇寬。
細音和角暮,疏影上門寒。
湘浦何年變,山陽幾處殘。
不知軒屏側,歲晚對袁安。
063.劉長卿·【斑竹】
蒼梧千載後,斑竹對湘沅。
欲識湘妃怨,枝枝滿淚痕。
064.薛濤·【酬人雨後玩竹】
南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
眾類亦云茂,虛心能自持。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晚歲君能賞,蒼蒼勁節奇。
065.薛能·【碧鮮亭春題竹】
竹少竹更重,碧鮮疆更名。
有欄常憑立,無徑獨穿行。
夕月陰何亂,春風葉盡輕。
已聞圖畫客,兼寫薛先生。
067.韋應物·【道晏寺主院】
北鄰有幽竹,潛筠穿我廬。
往來地已密,心樂道者居。
殘花回往節,輕條蔭夏初。
聞鍾北窗起,嘯傲永日餘。
068.鮑溶·【題禪定寺集公竹院】
公門得休靜,禪寺少逢迎。
任客看花醉,隨僧入竹行。
歸時常犯夜,雲里有經聲。
069.錢起·【縣中池竹言懷】
官小志已足,時清免負薪。
卑棲且得地,榮耀不關身。
自愛賞心處,叢篁流水濱。
荷香度高枕,山色滿南鄰。
道在即為樂,機忘寧厭貧。
卻愁丹鳳詔,來訪漆園人。
070.岑參·【暮秋會嚴京兆後廳竹齋】
京兆小齋寬,公庭半藥闌。
甌香茶色嫩,窗冷竹聲干。
盛德中朝貴,清風畫省寒。
能將吏部鏡,照取寸心看。
071.齊己·【移竹】
舊溪千萬竿,風雨夜珊珊。
白首來江國,黃金買歲寒。
乍移傷粉節,終繞著朱欄。
會得承春力,新抽錦籜看。
072.齊己·【謝人惠竹蠅拂】
妙刮筠篁制,纖柔玉柄同。
拂蠅聲滿室,指月影搖空。
敢舍經行外,常將宴坐中。
揮談一無取,千萬愧生公。
073.齊己·【新筍】
亂迸苔錢破,參差出小欄。
層層離錦籜,節節露琅玕。
直上心終勁,四垂煙漸寬。
欲知含古律,試剪鳳簫看。
074.司空曙·【竹里徑】
幽逕行跡稀,清陰苔色古。
蕭蕭風欲來,乍似蓬山雨。
075.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076.楊凝·【尋僧元皎因病】
此僧迷有著,因病得尋師。
話盡山中事,歸當月上時。
高松連寺影,亞竹入窗枝。
閒憶草堂路,相逢非素期。
077.元稹·【雨後】
倦寢數殘更,孤燈暗又明。
竹梢餘雨重,時復拂簾驚。
078.元稹·【種竹】
昔公憐我直,比之秋竹竿。
秋來苦相憶,種竹廳前看。
失地顏色改,傷根枝葉殘。
清風猶淅淅,高節空團團。
鳴蟬聒暮景,跳蛙集幽闌。
塵土復晝夜,梢雲良獨難。
丹丘信雲遠,安得臨仙壇。
瘴江冬草綠,何人驚歲寒。
可憐亭亭干,一一青琅玕。
孤鳳竟不至,坐傷時節闌。
079.元稹·【竹簟】
竹簟襯重茵,未忍都令卷。
憶昨初來日,看君自施展。
080.元稹·【郵竹】
庭有蕭蕭竹,門有闐闐騎。
囂靜本殊途,因依偶同寄。
亭亭乍干雲,裊裊亦垂地。
人有異我心,我無異人意。
081.元稹·【竹部】
竹部竹山近,歲伐竹山竹。
伐竹歲亦深,深林隔深谷。
朝朝冰雪行,夜夜豺狼宿。
科首霜斷蓬,枯形燒餘木。
一束十餘莖,千錢百餘束。
得錢盈千百,得粟盈斗斛。
歸來不買食,父子分半菽。
持此欲何為,官家歲輸促。
我來荊門掾,寓食公堂肉。
豈惟遍妻孥,亦以及僮僕。
分爾有限資,飽我無端腹。
愧爾不復言,爾生何太蹙。
082.元稹·【寺院新竹】
寶地琉璃坼,紫苞琅玕踴。
亭亭巧於削,一一大如拱。
冰碧林外寒,峰巒眼前聳。
槎枒矛戟合,屹仡龍蛇動。
煙泛翠光流,歲餘霜彩重。
風朝竽籟過,雨夜鬼神恐。
佳色有鮮妍,修莖無擁腫。
節高迷玉鏃,籜綴疑花捧。
詎必太山根,本自仙壇種。
誰令植幽壤,復此依閒冗。
居然霄漢姿,坐受藩籬壅。
噪集倦鴟烏,炎昏繁蠛蠓。
未遭伶倫聽,非安子猶寵。
威鳳來有時,虛心豈無奉。
083.元稹·【山竹枝】
深院虎溪竹,遠公身自栽。
多慚折君節,扶我出山來。
貴宅安危步,難將混俗材。
還投輞川水,從作老龍回。
084.元稹·【新竹】
新篁才解籜,寒色已青蔥。
冉冉偏凝粉,蕭蕭漸引風。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
惟有團團節,堅貞大小同。
085.杜牧·【斫竹】
寺廢竹色死,宦家寧爾留。
霜根漸隨斧,風玉尚敲秋。
江南苦吟客,何處送悠悠。
086.杜牧·【題劉秀才新竹】
數莖幽玉色,曉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雲。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087.杜牧·【栽竹】
本因遮日種,卻似為溪移。
歷歷羽林影,疏疏煙露姿。
蕭騷寒雨夜,敲劼晚風時。
故國何年到,塵冠掛一枝。
088.許渾·【秋日眾哲館對竹】
蕭蕭凌雪霜,濃翠異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聲風滿堂。
捲簾秋更早,高枕夜偏長。
忽憶秦溪路,萬竿今正涼。
089.朱放·【竹】
青林何森然,沈沈獨曙前。
出牆同淅瀝,開戶滿嬋娟。
籜卷初呈粉,苔侵亂上錢。
疏中思水過,深處若山連。
疊夜常棲露,清朝乍有蟬。
砌陰迎緩策,檐翠對欹眠。
迸筍雙分箭,繁梢一向偏。
月過驚散雪,風動極聞泉。
幽谷添詩譜,高人慾制篇。
蕭蕭意何恨,不獨往湘川。
090.張說·【答李伯魚桐竹】
結廬桐竹下,室邇人相深。
接垣分竹徑,隔戶共桐陰。
落花朝滿岸,明月夜披林。
竹有龍鳴管,桐留鳳舞琴。
奇聲與高節,非吾誰賞心。
091.徐鉉·【北苑侍宴雜詠詩竹】
勁節生宮苑,虛心奉豫游。
自然名價重,不羨渭川侯。
092.李益·【鷓鴣詞】
湘江斑竹枝,錦翅鷓鴣飛。
處處湘雲合,郎從何處歸?
093.杜甫·【倦夜】
竹涼侵臥內,野月滿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
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
萬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094.李商隱·【細雨】
蕭灑傍回汀,依微過短亭。
氣涼先動竹,點細未開萍。
稍促高高燕,微疏的的螢。
故園煙草色,仍近五門青。
095.白居易·【食筍】
此州乃竹鄉,春筍滿山谷。
山夫折盈抱,抱來早市鬻。
物以多為賤,雙錢易一束。
置之炊甑中,與飯同時熟。
紫籜坼故錦,素肌掰新玉。
每日遂加餐,經時不思肉。
久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
且食勿踟躕,南風吹作竹。
096.白居易·【東樓竹】
瀟洒城東樓,繞樓多修竹。
森然一萬竿,白粉封青玉。
捲簾睡初覺,欹枕看未足。
影轉色入樓,床蓆生浮綠。
空城絕賓客,向夕彌幽獨。
樓上夜不歸,此君留我宿。
097.白居易·【夜雪】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098.孟郊·【題陸鴻漸上饒新開山舍】
驚彼武陵狀,移歸此岩邊。
開亭擬貯雲,鑿石先得泉。
嘯竹引清吹,吟花成新篇。
乃知高潔情,擺落區中緣。
099.施吾肩·【幽居樂】
萬籟不在耳,寂寥心境清。
無妨數莖竹,時有蕭蕭聲。
100.施吾肩·【湘竹詞】
萬古湘江竹,無窮奈怨何。
年年長春筍,只是淚痕多。
(附:鄭板橋詠竹詩15首)
01.竹石
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
02.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03.予告歸里,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04.效李艾山前輩體
秋風何自尋,尋入竹梧里;
一片梧陰,何處秋聲起?
05.和學使者於殿元枉贈之作
十載楊州作畫師,長將赭墨代胭脂。
寫來竹柏無顏色,賣與東風不合時。
06.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07.籬竹
一片綠陰如洗,護竹何勞荊杞?
仍將竹作芭籬,求人不如求已。
08.竹
舉世愛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滿庭除,洒然照新綠。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綠,
莫被風吹散,玲瓏碎空玉。
09.竹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10.題畫
一陣狂風倒捲來,竹枝翻迴向天開。
掃雲掃霧真吾事,豈屑區區掃地埃。
11.題畫
秋風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
惟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鬥一千場。
12.筍竹二首
江南鮮筍趁鰣魚,爛煮春風三月初,
分付廚人休斫盡,清光留此照攤書。
筍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廚房剝春筠,
此身願辟千絲篾,織就湘簾護美人。
13.題畫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竿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14.題畫
我有胸中十萬竿,一時飛作淋漓墨。
為鳳為龍上九天,染遍雲霞看新綠。
15.題畫
畫根竹枝扦塊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雖然一尺讓他高,來年看我掀天力。
圖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