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額彩禮之風,屢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有些人甚至在彩禮這件事情上,產生了逆反心理,越是不讓要,越是要的多,越是不給要,越是覺得彩禮很有必要。
這種病態的彩禮風氣,在如今這個時代中肆意橫行,多的是因為高額彩禮導致婚禮破裂的悲劇,可即便是這樣,有些女方家庭,依舊不吸取經驗,不從過來人的經驗中自省。
有些地方彩禮叫價水漲船高,男方只能舉債付彩禮結婚,結婚壓力越來越大,壓垮了很多普通男方家庭,讓越來越多的家庭談彩禮色變,談婚就頭疼。
這是如今的一種不典型的現象,但波及到的人群卻並不少,即便只是一少部分的人群,也足夠擾亂整個婚嫁市場。
作為局外人,我們可以看清很多東西,但作為局內人而言,他們卻沒辦法看清本應該看清本質問題。
這些要高彩禮的家庭,對於彩禮的執念,也有他們自己的道理。只是這些道理,都很偏頗,有失客觀,說白了都是些利己的歪理,不存在公允性。
也正是因為這些歪理,才讓原本可以幸福美滿的婚姻蒙上一層陰霾,你以為自己是對的,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一家人好,為了女人能夠得到幸福,可最終的結果會告訴你,高彩禮的危害,遠比你想像中的更大,且影響深遠是你不可估量的。
「媽,我真的受不了了,實在是在婆家待不下去了,我想離婚,我想回來,媽,求求你,把彩禮還給他們家,在這樣下去我真的要崩潰了。」
周嬸子結婚一年的女兒跑回家,對著周嬸子一通哭訴,一年了,除了結婚第二天,女兒獨自一個人回門,這是女兒第一次回家。
本來應該是高高興興的,可女兒從一進家門就開始哭,周圍有的鄰居聽到聲音,都伸頭出來張望,周嬸子趕緊把門戶閉緊,把女兒領到屋裡。
女兒一邊撩起袖子和褲腿,一邊向周嬸子哭訴:
「這一年裡,他們都不讓我回家,這不是到元旦了嗎,我堅持要回家,他說我沒有資格提要求,說我已經賣給他們家了,以後跟娘家都沒有關係了,想回家就得看我的表現,得要徵得他們家的同意。
我這一年裡,一直在辛苦工作,回家家裡的事情也都是我的,洗衣服做飯打掃房間,做不好了還要被公婆說,我真的好累,他也根本不幫我說話,我稍微有一點點抱怨,他只會對我冷言冷語,說這些都是我自找的,是我活該。
我就是想回個娘家,他都不讓,我是實在氣不過了,才跟他頂了幾句嘴,結果他就跟我動了手,媽,我真的好累,真的好辛苦,媽,我不能再回去了,我不想回去,你幫幫我,幫幫我好不好?」
劉嬸子看著女兒消瘦了一圈,身上的慘狀,她的眼圈也犯了紅,母女倆抱頭痛哭了一陣子,劉嬸子咬咬牙對女兒承諾:「閨女,我跟你一起回去,我倒要看看他們家怎麼欺負人的!我肯定幫你討回公道!」
劉嬸子拉著閨女,直接找上了親家門。兩家其實離得並不遠,走路也就是二十多分鐘,這段時間裡,李嬸子一直在安慰女兒:
「放心吧,有媽在,誰也欺負不了你。」
到了門口,劉嬸子叉著腰就開始罵:「沒見過哪家這麼對待兒媳婦的!娶了媳婦不好好善待,還打我閨女,大伙兒都來瞧瞧,這什麼人呀!閨女嫁給他們家一年,竟然娘家都不讓回一次,我閨女就是想過節回家看看啊,就被折磨成這樣!還有點人性嗎?非打即罵把媳婦當牲口嗎?」
沒一會兒,劉嬸子鬧出的響動吸引了一群人圍觀,劉嬸子親家的門也慢慢悠悠的打開了,女婿從裡頭走出來,儘管劉嬸子鬧了這麼一出,女婿看上去也不生氣,就是面無表情的,要把躲在劉嬸子後面的女兒給拽出來拖回家。
劉嬸子立刻給攔住了:「你幹什麼,做了這種事情別想我閨女再跟你回去。」
女婿陰沉著臉終於說話了:「你們家當初可說了,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閨女以後就不是你家的了,和你家無關,現在她就是我家的人了,我想怎麼處置怎麼處置,管你們什麼事兒?」
劉嬸子被堵得一時間一時間說不出話來,又辯解道:「這是我的女兒,我女兒過得不好不怎麼不能管了,她上班工作一年,工資全讓你們家領去了,一分錢都不留給她,還讓她做那麼多家務活,有你們這麼對待兒媳婦的嗎?你們不這麼做,我會過來插手管你們家的閒事嗎?」
然而女婿接下來的話,卻是讓劉嬸子再是能言善辯也說不出一句話來了。
「她為什麼落到如此境地,你真的不知道嗎?我們家是沒好好待她,但這要怪就得怪她有你這種娘家。當初談婚論嫁,你們家獅子大開口,一上來就要38萬彩禮,我們家又不是什麼土豪,就是普通家庭,拿不出這麼多的錢,你們家就是寸步不讓,說讓我們家就是借也要把這錢借來。
我們家把彩禮借來了,給了你們家,你們家一分錢陪嫁都沒有,就這麼把女兒嫁過來了。
我們家為了結婚為了付彩禮欠了一屁股的債,到現在債主還天天上門來要債,她不還誰還?」
周圍的人群聽完皆議論紛紛,劉嬸子憋的面紅耳赤,好半天才憋出一句:
「38萬彩禮是我要的,你憑啥折磨我閨女,有什麼沖我來!」
女婿還真是聽話的衝著劉嬸子來了:「她是沒錯,但你們錯了,可我們又找不著你們,只能找她,讓她父債子償,這沒辦法。拿了這麼多彩禮的媳婦我們家肯定不會放手的,想讓我們家善待她,除非你把彩禮還回來啊。」
劉嬸子卻不說話了,劉嬸子當初要高額彩禮,有她自己的道理。丈夫有不良嗜好家裡的經濟狀況千瘡百孔,家裡需要這筆錢來填補漏洞,再者,她也希望用高彩禮的方式,讓娘家覺得受到牽制,不敢不善待女兒。
這筆錢早已經被劉嬸子的老伴還債用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也都幾乎被老伴揮霍一空。
她其實的確做到了,女兒的婆家的確不敢離婚,可是女兒卻並沒有得到她所想像的善待,這筆高額彩禮男方家付不起,為了結婚不得已四處借款,而現如今,這種對娘家不合理要求帶來的不滿,全部都被發泄到了女兒的身上。
女兒日子過得苦不堪言,劉嬸子心裡也不好受,然而這件事情她從一開始就錯了,如今的結果是她一手造成的,她悔不當初,可事情已成定局。
「彩禮我還不回來了,女兒的一生也毀在了我的手裡,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能讓女兒過得稍微好一點,如果可以,我寧願拿我這把老骨頭去換,我只有這一個女兒,我是不是從一開始就做錯了?」
要高彩禮的家庭,總有他們自己的一套道理,大多數時候聽起來都挺有道理的,讓人根本無法反駁。
他們一方面認為,彩禮就代表著男方誠意,如果男方有誠意在乎女方,就肯定會同意彩禮,且彩禮越高,越是代表對方的誠意夠足。
若是男方願意給,那就是沒誠意的表現,就是想娶便宜媳婦,討價還價也是如此,只能代表對方誠意不夠足,沒有真正對這門婚事上心。
所以他們才一定要彩禮,還要多多益善,就是為了考察對方的態度。
另一方面呢,是為了面子,嫁女兒不能白嫁,要嫁的風風光光,為了看上去夠體面,只能從彩禮上做文章。有些地方彩禮還會形成攀比之風,誰家嫁女兒彩禮多,就是有面子,導致彩禮的價格越來越高。
再者,還有一些人,本來就心思不單純,要彩禮的理由很簡單,就是為了在女兒出嫁成為別人家的人以前,讓女兒為娘家多做一些貢獻。
但不管理由是什麼,無疑高彩禮都是不對的。
用不合理的要求考驗真心誠意,要知道真心從來就不是用來考驗的,也許到最後,真心也會被考驗傷害,變成假意。
為面子要高彩禮,那更是無中生有,面子從來都是自己爭取的,從來靠要求就能得到面子,所謂的面子,不過是有些人心裡的自卑感作祟,做出的事情不考慮後果,最後不僅得不到面子,還會喪失做人的原則和底線。
「賣女兒」的心理就更加不能有了,嫁出去的女兒如今可不是潑出去的水,把女兒當成一件物品去叫價喊價,未免過於吃相難看,傷害了感情不說,也讓自己背上臭名。
最重要的是,高額彩禮這件事情,對女人的傷害才是最深的。不管是抱著什麼樣的想法,我想大多數的父母總是想為孩子好的,可你以為是為了女兒好,為了女兒的幸福著想,然而卻是讓女兒打從進入婚姻開始便喪失了家庭的話語權和地位,會害了女兒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