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假期,小李帶著自己的妻子兒女到親戚家串門。小李3歲的兒子看著親戚家的牆上掛著精美的瓷板畫,非要拿下來玩。被孩子一折騰,瓷板畫隨即失去平衡,掉在地上碎了。
瓷板畫
瓷板畫
小李覺得,區區一幅瓷板畫,也就值個一張毛爺爺而已。親戚卻說:這件瓷板畫是名家作品,市場上價值幾萬,他頓時就傻眼了。因為這件事情,他還跟親戚大吵了一架,原本關係親密的兩家人,就這麼反目成仇。
王大凡、汪野亭瓷板畫
瓷板畫
一件瓷板畫,真的可以值幾萬?你可別不相信。雖然市場上賣的瓷板畫最低也就一百多,但在拍賣場上,瓷板畫的價值可遠不止於此。2019年蘇富比秋拍上,唐英的一幅瓷板畫就賣到了27.5萬美元,摺合人民幣194萬左右。
清乾隆乙亥年(1755年) 唐英制粉彩煙峽樓台圖瓷板 成交價:275,000 美元
而民國大家王大凡的瓷板畫則派出了1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70萬元,而在2011年某次競拍中,王大凡的瓷板畫作品更是派出了920萬元的天價。這些瓷板畫之所以昂貴,是因為它背後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
民國丁丑年(1937年) 王大凡作粉彩曲院清游圖及竹院逢僧圖瓷板一對 成交價:100,000 美元
瓷板畫這種形式,其實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有了雛形,但直到明朝中期才發展成熟,清朝時期已經十分興盛。在瓷板畫上,我們可以看到青花、五彩、鬥彩、粉彩等多種品類。匠人們利用這類工藝,在瓷板上面繪製出優美的山水、花卉、蟲鳥等一系列畫作。
清康熙 五彩攻城圖長方瓷板 故宮博物院藏
中國山水畫瓷板畫
在古代的文人眼中,瓷板畫可不僅僅是精美的工藝品,更是他們個人品味的體現。書房中放上一件做工精美、品味超然的瓷板畫,不僅可以裝點書房, 還喜歡親自參與瓷板畫的燒制。那件賣出了194萬的清朝瓷板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的主人唐英除了是清朝雍正、乾隆時期的瓷器大師,也是一位文人。他在製作這件瓷板畫時,更是將自己的審美融入其中,因此這幅瓷板畫才會有如此之高的價值吧!
清康熙 五彩麒麟送子圖長方瓷板 故宮博物院藏
汪曉棠四扇屏瓷板畫
而如今,瓷板畫雖然已經不再是文人們的專屬品,但它所代表的那份文人風雅卻絲毫沒有減少。當你將這份精美的瓷板畫放在自家的客廳時,你收穫的不僅僅是一份精美的裝飾,更多的是一份對文化的繼承。當客人來訪之時,還可以向他們展現出自己的文雅氣韻,還可以在飲茶之時多些談資,何樂而不為呢?
汪野亭 青花山水瓷板畫
我們雖然可以利用工業化生產技術,製作出大量瓷板畫,但其價值遠不如手工繪製的精美作品。之前所提到的一百多元和百萬元的價格差距,就是這樣拉開的。來自瓷都景德鎮的瓷器大師,耗費數年心力,將古老的畫卷融入到瓷板畫中。當不朽的陶瓷與八仙過海、雙龍戲珠、國畫山水等元素融為一體,所代表的已經不再是一件陶瓷製品,而是一份凝結著匠人精神的精品之作。
景德鎮陶瓷大師梁文君 四季花鳥粉彩瓷板
當你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迷失,你所需要的已不僅僅是一座簡單的居所和簡單的飲食起居,更需要一份屬於古雅的情懷。而如果你買的是一張普通的紙質繪畫,過兩年或許就會被時間風華,而瓷器則永遠不會腐朽。而在精美的瓷板畫中,我們也能解讀出古人的哲學智慧,若能從中窺見一二,也將使你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