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作者 | 祥燎
消失了3年的馬拉松,歸來仍是頂流。
入秋後,你會發現周末總有少則數千人多則幾萬人,公然在市裡「橫行霸道」。
拿昨天來說,全國各地共舉辦了20多場馬拉松,超30萬人踏上各大城市主幹道,把一些被迫繞行的人氣到罵娘。
下周日也有20多場馬拉松,包括北京馬拉松、西安馬拉松。
這樣的火爆情形,今年屢見不鮮。
五一黃金周,普通人忙著吃喝玩樂,全國跑者則趕赴了26場馬拉松。
憋壞的跑者重新開始馬拉松之旅,撞見了不少驚喜。
以前的馬拉松,到5公里或許才有水站,幾乎不可能有吃的。
今年的瀋陽馬拉松,剛2.5公里就開始上菜了,包括雞架這類當地硬菜。
昨天的煙台馬拉松更豪橫,大媽現包巴掌大的鮁魚餃子、海參包子,還能吃到海鮮自助,跑者們原地開飯。
最枯燥的運動,終於也要捲起來了。
最枯燥的運動,
被玩成了流水席、音樂節……
在伺候跑者方面,最卷的向來不是那些知名馬拉松。
畢竟它們從來不缺人報名。
比如今年的北京馬拉松,僅提前不到一個月才確定報名時間、比賽時間,對很多跑者來說十分倉促,但依舊有13萬人報名,中籤率只有約23%。
那些沒被抽中的跑者,有的為了搶贊助商發放的北馬名額,紛紛跑去官方公眾號下留言,並疑似刷了上萬贊。
名氣沒那麼大的馬拉松賽事,才最需要卷一卷特色。
一些城市馬拉松,會提供讓跑者免費旅遊景區的福利,比如參加今年的黃山馬拉松,跑者能免費旅遊包括黃山在內的10家景區,全是4A級、5A級,光省下的門票就價值千元。
不過最讓人感興趣的特色,是堪比流水席的當地美食。
在外人看來,花一二百的報名費參加馬拉松,簡直是花錢買罪受。
但在許多跑者看來,有時只靠吃就能回本。
賽前和賽後,跑者領到的物資,經常會多到讓不明所以的人好奇:你們是來比賽,還是來進貨呢?
昨天舉行的臨沂馬拉松,還往參賽包里放了兩瓶白酒。
而比賽時的沿途美食,更是會輕鬆讓意志不堅定的跑者挪不動腿。
今年青島海上馬拉鬆開始前,青島市體育局副局長就在拿美食誘惑:「跑友們可以左手握著豬蹄,右手掐著饅頭,嘴裡吃著肉脂渣,口袋裡裝著大蝦……體驗一回舌尖上的馬拉松。」
據介紹,這次青島海上馬拉松準備了500斤脫骨青島流亭豬蹄,6萬隻鐵板燒青島大蝦,直徑超60厘米的大饅頭,等等。
面對美食誘惑,有的跑者選擇吃不了兜著走。
下周日開跑的濟南(泉城)馬拉松,也預告了要在部分賽道旁設置流水宴,讓跑友品嘗魯菜名菜,為此還徵集魯菜大師、名廚參與製作,要求有廚師等級證書,以及三年以上從業經歷。
山東人厚道實在,比他們更誇張的或許只有東北人了。
去量大管飽的東北跑馬拉松,如同開啟了長達42公里的自助餐,比如哈爾濱馬拉松,紅腸、餃子、鍋包肉等一應俱全。
因為美食,有人反映跑10公里就退賽了,實在是吃不下了;也有人居然往回跑——上一個攤位太好吃了。
在美食麵前,比賽成績不值一提。
往後的馬拉松賽道上,跑不動的人可能不是體力不支,而是需要健胃消食片。
當然,比起美食,有些人看重的是能不能感受到特色風景、文化或地標建築。
今年天津馬拉松,時隔多年重新回到市區,天津特意設置了一條串聯城市地標的馬拉松路線,涵蓋了五大道、民園廣場、世紀鐘、意式風情街、天津之眼,異常火爆。
此外還有囊括西湖和錢塘江美景的杭州馬拉松,沿著海岸線的廈門馬拉松,在古城牆上舉行的西安城牆馬拉松……
洛陽還從美國引入搖滾馬拉松,來一個古今中外文化結合的特色。
今年旅遊、音樂節、演唱會同時爆火,都在明示人們需要一場場釋放。
讓人眼花繚亂的馬拉松,同樣抓住了人性。
全國都「瘋」了,
連中緬邊境都在辦馬拉松
各大城市賣力地吸引跑者,最終跑者也沒讓它們失望。
今年的馬拉松,總能聽見三個字:破紀錄。
廣州馬拉松吸引了140846名跑友報名,刷新了歷屆廣馬報名人數紀錄。
西安馬拉松共有143712名選手報名,同樣破紀錄。
天津馬拉松有近10萬人報名,組委會表示大大超出預期。
除了報名人數飆升,今年的馬拉松還有個現象:多了很多個「首屆」。
出圈後的淄博,趁熱打鐵舉辦了首屆淄博馬拉松。第一天的報名人數,就突破了1萬人。
和淄博僅有百公里之隔的濰坊,昨天也迎來首屆馬拉松,並成為濰坊有史以來舉辦的規模最大、參賽人員最多的體育賽事。
還有首屆蘇州城市級馬拉松、首屆寶雞馬拉松、首屆寧德馬拉松……
馬拉松的熱潮,甚至刮到了邊境。
上個月,一則「2023中國鎮康·緬甸果敢半程馬拉松報名開啟」的消息登上熱搜,引來網友質疑:「緬甸果敢電詐園區如此囂張猖獗,跑過去是否安全」、「馬拉松可直達電詐園區」。
負責人連忙澄清,舉辦地在中國境內,來參加的緬甸運動員也都會有相關的合法手續和資格審核,沒有犯罪記錄才能參賽。
從一線到十八線城市,誰都不想錯過馬拉松的風口。
尤其是人們對馬拉松越來越誇張的熱情,早就經過了驗證。
尼爾森發布《中國馬拉松人群與消費洞察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跑者平均花費為11418元。
不過最先出動的不是城市,而是各大品牌。
前不久,當今最具影響力的馬拉松運動員基普喬格,開始中國行。在這背後,就有著耐克、怡寶等贊助商的身影。
10 月 13 日,安踏官宣長跑名將貝克勒成為安踏跑步代言人。此前安踏簽約的谷愛凌,比起滑雪裝備,更多是在宣傳跑鞋。
聚焦跑步的特步更是下血本,一邊簽約一眾精英運動員,一邊贊助各地馬拉松,去年還宣稱「未來10年將投入50億助力中國路跑事業」。
不光是運動品牌,白酒、汽車、零食等品牌,都想從跑者身上賺一筆。
今年天津馬拉松,特意安排了冠亞季軍,緊靠著比亞迪汽車合影。
跑者的消費力加上品牌商的贊助,讓馬拉松對城市的誘惑力十足。
2019年,上海國際馬拉松賽帶來直接經濟效益3.28億元,間接經濟效益達11.45億元。
就算非一線城市,如果能辦好馬拉松,效益也非常可觀。比如據重慶市體育局的統計數據顯示,重慶馬拉松每年拉動體育旅遊消費約3億元;還有今年的無錫馬拉松,帶動周邊產業效益達1.95億元。
有著一本萬利潛力的生意,誰都會忍不住一擁而上。
總被吐槽的馬拉松,不需要太多驚喜
越來越多的馬拉松,多的卻不只有狂歡,還有怨言。
普通市民出行受阻,罵一句「吃飽了沒事幹」算是嘴上留情了。
與此同時,看似沉浸其中的跑者,有時也有滿腹牢騷要發泄。
僅就今年舉辦的馬拉松,已經出現了不少「翻車」事件。
瀋陽馬拉松發給跑者的物資里,被發現有過期的露露飲料。事情曝出後,瀋陽人被氣得夠嗆。
青島海上馬拉松,在發放完賽包時,現場無組織無秩序,導致許多跑者沒能領到,氣憤地高喊「退錢」。
淄博馬拉松,則只有完賽物資,沒有包,跑者只能抱著物資回家。
最離譜的是昨天的大連馬拉松。
在最後衝刺階段,一輛皮卡開進賽道里,恰好阻擋了中國選手的前進道路,導致其與黑人選手的差距越來越大。
一些馬拉松賽事專注給跑者驚喜,卻忘了基本功才是核心武器。
賽道的路線和舒適度,交通的便利程度,現場秩序如何,比賽時的補給是否充足,賽前和賽後的流程是否順暢……
這些看似沒什麼吸引力,卻是決定能否成功的基本功。
基本功不到位,再多的美食和特色都是不務正業。
那些知名馬拉松之所以受追捧,比起它們與生俱來的優勢,更重要的向來是口碑。
比如今年的北京馬拉松,設置了100台人臉識別智能設備,提高各環節效率。
同時還投入了巨大的醫療力量,包括100台AED(除顫儀)、30輛救護車、300名醫護人員、600名醫療及賽事安全觀察員、12家定點保障醫院……
昨天的天津馬拉松,補給站長達幾百米,避免了擁擠,也大受好評。
還有今年的深圳馬拉松,集結了騰訊、榮耀、大疆無人機、普渡機器人等各方巨頭,狠狠秀了一把科技之城的實力。
比如在賽場上,深馬利用特別定製的AI視頻合成技術,通過賽道上布置的多機位高清攝像機與AI識別,捕捉每位選手奔跑時的畫面,並能將其生成為一段跑者跑過城市美景的專屬MV。
馬拉松是一項運動,城市馬拉松則是一樁生意。
這樁越來越火的生意,勢必會越來越卷。
只不過,對於不少急功近利的城市馬拉松來說,比起卷美食等驚喜,更該卷的是基本功。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