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賽博汽車
文 | 賽博汽車
圖森未來在美國的最後一點痕跡,最終還是沒留住。
美東時間1月17日,圖森未來發布公告稱,決定自願將公司普通股從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有限公司退市,並終止公司普通股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以下簡稱 "證交會")的註冊。
理由是圖森未來2021年上市後,資本市場發生了重大轉變,利率上升、量化緊縮,這影響到投資者,同時公司估值和股票流通性下降,股價波動明顯加大。
從「自動駕駛第一股」到自願退市,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結果,現在我們再回頭去看圖森未來的那幾年,幸與不幸持於一身,我們能想到這個行業能碰到的所有故事無論好壞,都能在圖森未來身上找到影子。
比如一個天才少年的開頭,或是創始團隊的是是非非……
前塵往事後,圖森未來已不是當初的面目,更像是一個經歷了輪迴之後的全新自動駕駛創業公司,股票退市不失為一件好事,至少可以卸下包袱,輕裝遠行。
正如公告最後收尾的一句話:「公司正在經歷一場轉型,公司相信作為一家私營公司比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更能駕馭這場轉型。」
不過轉型之路,圖森未來還在摸索。
儘管此前,圖森未來有意向將重點從L4級自動駕駛轉移向L2級輔助駕駛,特別是在中國會圍繞TS-BOX等硬體領域進行探索,收入結構主要為向OEM廠商提供硬體服務。但從其後續發布的技術冗餘方案,以及有投資者告訴《賽博汽車》,目前圖森未來也確實更傾向於L4級的高階自動駕駛。
01 圖森前世:伴隨天才少年的始和終
2015年9月,在加州理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的侯曉迪與陳默聯手創立圖森未來,專注於研發L4級卡車自動駕駛。
圖森未來創始人侯曉迪
在正式踏上創業之路前,侯曉迪身上更顯眼的標籤是,中學時代黑掉學校網絡的「校園黑客」、大三就發表頂會論文的技術大牛、憑藉《上海交大自救指南》一文而天下知的「破圈」神人……
各種標籤總結到一起,叫做「天才少年」。
另一位關鍵人物陳默,是一位連續創業者,曾成功創立多家公司,包括國內最早的樓宇廣告平台蒼穹廣告、國內第二大頁游棋牌平台深藍兄弟,以及國內最早的汽車O2O汽車交易平台車國網。
多次成功的創業經歷,也讓陳默本人十分善於與投資人打交道。
技術天才+經營管理能手,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看作創業公司的天作之合,至少在投資人眼裡,這樣的預期是成立的。
圖森未來部分融資(圖源:企查查)
公開信息顯示,在納斯達克IPO之前,圖森未來已經經過10輪融資,累計披露融資金額超過6.4億美元,上市之前估值超過80億美元。
這其中的融資,有一半發生在自動駕駛行業上一個低潮期的2019-2020年,圖森未來對資本的吸引力可見一斑。
隨後不久,到2021年4月,圖森未來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募集資金13.5億美元,市值最高時曾達到120億美元以上。
也是在2021年,圖森未來的業務進展迅速,當年2月份,圖森未來與大眾旗下斯堪尼亞卡車合作的自動駕駛卡車獲得瑞典運輸署的授權許可,在瑞典南泰利耶和延雪平之間的E4高速公路上測試自動駕駛卡車。
此後又在2021年12月晚間,完成從美國亞利桑那州Tucson到鳳凰城約120公里的自動駕駛實測,全程沒有任何人干預,這也是全球第一例全無人的自動駕駛測試。
這是圖森的幸,有天才少年坐鎮,業務進展順利,當然還有有自動駕駛行業經歷低潮後又重新湧起風浪的大勢,圖森未來的聲勢在這個時候達到了頂峰。
但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的不穩定因素,受到大環境影響,上市後的圖森未來進入到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視線,後者對圖森未來展開了為期一年左右的調查。
此後,最直觀的變化是,頻繁的人事變動。
2022年2月,因為自動駕駛相關的技術和數據安全,圖森未來與美國政府機構達成了一系列協議,以解決圍繞其自動駕駛卡車業務以及該公司與中國關係的安全問題,其中就包括限制圖森中國對自動駕駛數據的訪問以及對中資股東董事會資格的限制等等。
圖森未來與美國監管機構達成的要求內容
不久之後,圖森未來迅速推進高級管理層人事調整。3月初,圖森未來正式宣布,自2018年以來便擔任圖森未來公司總裁、CEO和董事會成員的呂程卸任,原首席技術官的侯曉迪成為新的執行長兼總裁,原董事會主席陳默的職位也由侯曉迪接任。
至此,圖森未來的大權(至少是圖森未來美國團隊),落入侯曉迪一人之手。
時至6月,圖森未來宣布,公司財務長Patrick Dillon將離職。公司全球財務總監兼首席會計官埃里克·塔皮亞(Eric Tapia)被任命為臨時財務長。
人事的變動是一方面,業務進展上也有一些「不大不小的意外」。
比如2022年4月在美國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儘管圖森未來對外稱是人為錯誤,但分析師認為這是因為技術問題。
業務不順、人事動盪,種種風浪第一個拍到的人就是侯曉迪。
2022年10月,在圖森未來發布第三季度財報的同時,侯曉迪被解除了包括CEO、CTO、總裁在內的所有職務,同時被董事會除名,理由是圖森未來一些員工在2021年期間為陳默所創的Hydron(該公司在中國有重要業務)進行了一些工作,同時,在2022年,還在評估Hydron是否可以作為潛在OEM合作夥伴期間,公司就已與其共享了機密信息。
侯曉迪對此公開表示質疑,同時開展反擊,幾天之後,原五人董事會當中的四人Brad Buss、Karen C. Francis、Michelle Sterling和Reed Werner,只留下侯曉迪一人。
圖森未來聯創陳默
隨後,唯一董事侯曉迪任命公司原高管、聯合創始人陳默、呂程二人擔任董事。三人董事會又立即解除了臨時CEO Ersin Yumer的職位,並且任命呂程為CEO,陳默擔任公司董事會執行主席。
初創團隊上演王者歸來的戲碼,被邊緣化的陳、呂二人重回核心,圖森未來還是原來的圖森未來,表面上看確實如此,但隨後發生的故事卻更像是侯曉迪無奈退讓的結果。
在圖森未來上市之時,採用A/B股架構(兩者面額相同,但1股A類股投票權為1,B類為10),至少在2022年第二季度前,創始人陳默和侯曉迪是公司B類普通股的唯一持有人,二者合計投票權為59%。
但等到陳默歸來時,59%的投票權盡數歸了陳默。
是不是無奈讓步我們不得而知,最終的結果是,侯曉迪在幾個月後辭去了圖森未來董事一職,與圖森不太體面的說了再見。同時對辭職的原因進行說明,其中之一是對於圖森未來在業務轉型上發生了根本分歧:圖森未來當前管理層決定將重點從L4級自動駕駛轉移向L2級輔助駕駛,這顯然不是天才做事的初衷。
侯曉迪公開說明辭職原因
到這裡,圖森未來的前世,伴隨著侯曉迪的淡出宣告結束。這個結局顯然是不盡人意,甚至可以說是失敗的。總結原因,一方面有外部,如中美兩國圍繞自動駕駛的博弈;另一方面也有內部,人事尤其是高層動盪。
但歸根結底,有投資人告訴我們,人事的頻繁變動,最根基的問題還是在於技術引申出來的業務進展不順,包括當初與斯堪尼亞的合作,也並不順利。
圖森未來面對的一個根本事實是,高階自動駕駛,即便是相對Robotaxi場景更為簡單的幹線物流自動駕駛,在公開道路上大規模鋪開的技術還未成熟,落地遙遙無期。
02 圖森今生:走吧回國
2023年7月底,圖森未來在上海舉辦了第一次AI DAY,向外界展示了自己面向L4級自動駕駛的全冗餘架構。這次AI DAY的主角,是擔任圖森CTO的王乃岩。王乃岩,是圖森未來中國團隊的核心算法負責人,也是陳默帶領的圖森中國核心大將之一。
圖森未來現CTO王乃岩
就在AI DAY之前,圖森未來傳來消息,準備賣掉美國的相關業務,業務重心全面倒向國內。
2023年6月底,圖森未來發布公告稱,正在探索美國業務的戰略替代方案,包括可能的出售;如果美國業務出售,圖森未來仍是一家L4級全球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接下來的重點是在亞太地區及其他主要全球市場運營。
這件事對於圖森來說,至少在業務和人事結構上不存在太大的問題和阻力。
眾所周知的是,圖森未來在創業初期,就在美國與中國設立團隊,其中侯曉迪坐鎮美國,國內主要由陳默領頭。2018年5月,圖森未來中國總部就正式落戶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5個月後,圖森未來就獲得了全國第一張針對無人駕駛重卡的道路測試牌照,允許圖森未來在上海臨港地區公開道路進行測試。
從公開出來的消息來看,兩個團隊在疫情之初,就已經處於相對獨立的狀態,這其中有距離、疫情的原因,再加上圖森上市之後美國政府部門的監管,兩地團隊實際
已經相當於隔離狀態。
而且早在2022年3月份,正值圖森未來人事地震的關鍵階段,有內部人士向賽博汽車透露,圖森未來創始人陳默正計劃通過資本運作將圖森未來中國團隊回購,有包括中信資本在內至少兩家公司提交了方案。
彼時消息稱,一旦實現圖森中國團隊獨立後,陳默還計劃將其與圖靈智卡合併,並在港股上市。但顯然受限於資本市場遇冷、技術落地不達預期,數據安全監管增嚴等因素影響,上述方案遲遲未能落地。
此後,隨著圖森未來人事不斷變動,陳默拿下更多話語權後,中國市場也越發受到重視。
最初,陳默可能並不甘心放棄美國業務。2023年上海車展期間,陳默對於圖森未來發展方向給出的是:中美業務差異化部署。
陳默在當時表示,圖森未來在TS-BOX等硬體領域的探索主要圍繞圖森中國展開,後者目前收入結構主要是為向OEM廠商提供硬體服務;而圖森未來海外公司則仍繼續圍繞商用車拓展。
但這顯然短期內不足以解決持續緊張的資金狀況,以及交出納斯達克催促的財報。
於是,陳默決定:斷臂求生,回國。
業務重心回到中國,接下來的路應該怎麼走?具體來說,擺在圖森面前的有兩條路,為斗米折腰,以量產和營收為第一大要事,還是說奔著高階自動駕駛而去。
現在來看,似乎有一些拉扯。
圖森未來TS-Box域集中式大感知盒子
儘管圖森未來已經拿出了TS-Box域集中式大感知盒子,稱其適配乘用/商用的L2到L4級別自動駕駛,但這款產品至今也沒有公開量產的消息,而從動作來看,圖森未來在將業務重心轉向國內之後,已經開始考慮量產、獲客、掙錢相關的議題了。
不過讓人迷惑的是,圖森未來AI DAY上所發布的技術,以及王乃岩的說法,這仍然是為高階自動駕駛所設計的一套全冗餘架構。
有投資人告訴《賽博汽車》,目前圖森未來也確實更傾向於L4級的高階自動駕駛。
03 尾聲
與大洋彼岸做切割,重新做回初創公司的姿態,如今要討論的是,前景如何?
有投資人認為,並不看好,原因很簡單,不管是L2還是L4,圖森未來所面對的場景仍然是公開道路。
從商用車的角度看,借鑑乘用車的經驗,從L2開始向上並不很成立,一個最核心的原因是商用車所具有的工具屬性,用戶對成本的敏感度遠比乘用車更高;而L4所面對的則是侯曉迪時代並未解決的問題,即高階自動駕駛面對公開道路還未成熟的技術難題。
有解決方案嗎?
或許有,收縮自己的ODD,把場景放在圍欄內,港口、礦山、短途運輸……這類相對簡單的場景已有商業化的落地案例。
對了,圖森中國團隊早年在上海的項目,也正是從港口出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