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小的偉大!阿里巴巴10年投入一個億,記錄普通人的「天天正能量」

2023-01-12     貴州都市報

原標題:相信小的偉大!阿里巴巴10年投入一個億,記錄普通人的「天天正能量」

相信小的偉大!阿里巴巴10年投入一個億,記錄普通人的「天天正能量」

網際網路總是日新月異,但有件小事阿里巴巴默默堅持10年:2013年發起「天天正能量」公益項目,每天關注、鼓勵傳播「真善美」的凡人善舉。據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12日發布的「天天正能量」項目十年評估報告披露,項目迄今已投入1億元善款,累計獎勵11570人。

作為一家科技企業,10年花了一個億,只為對平凡好人說聲「謝謝你」,感謝他們為社會帶來了正能量,值嗎?

「我們始終相信,改變世界的不是科技,而是科技背後的愛與責任。」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孫利軍說,這件事不僅「值」,還要堅持做下去。下一個十年,我們將繼續專注尋找那些喚醒善與愛的故事,再小的個體、再小的光芒,凝聚起來都能成為滿天星斗。

世界變好是從一件件小事開始

小而美的善意,在我們身邊從未缺席,他們只是需要被看到的機會。相信小的偉大,讓美好的事情讓更多人知道,讓感動和愛傳遞,正是帶著這樣的公益願景,2013年阿里巴巴公益發起「天天正能量」項目。

2014年3月,「天天正能量」項目組關注了一對年過六旬的北京前外交官夫婦,他們在貴州遵義大山里低調支教9年,疾病纏身也捨不得離開孩子們。媒體夥伴的報道讓他們的故事被更多人看到,有大學生接過老人手中的愛心火把,社會關注也讓這所偏遠村小改變命運,那一年朱敏才、孫麗娜最終成為感動中國人物。

2016年4月,浙江天台縣一輛公交車上,年邁阿婆因為身體不適暈車嘔吐,一個小女孩從書包里拿出包書皮,接住阿婆的嘔吐物,還拿出紙巾將地面擦凈。這位名叫張靜初的「天天正能量」獲獎者當時年僅12歲,她的故事後來登上課本,成為同齡人榜樣。

11570個獲獎者的名字,每一個都生動而具體,每一個都是撒向社會的一粒種子,溫暖著改變著當事人的人生,也喚醒著更多人內心的真誠和善意。

正能量獲獎者人數百強縣

為什麼是阿里巴巴?

2013年,帶著「此時此刻,非我莫屬」的壯志,阿里巴巴在西湖邊發出《天天正能量宣言》。「弘揚凡人善舉,為什麼是阿里?」從第一天上線起,「天天正能量」就面臨著這樣的討論。

12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發布的《「天天正能量」項目十年評估報告》,從十年視角對這個問題做了回答。

「我們常說做好人難,做好事不被理解,有時甚至會遇到種種非難、誤解;『天天正能量』項目讓德者有得、好人好報、有名有實,這是一種公益機制的創新。」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說,從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到讓天下沒有難做的善事,一億善款,十年堅持,特別了不起。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賈西津說:「『天天正能量』提倡的,不是什麼偉岸的事業,就是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不是我們生活之外的事,而是我們生活中的改變。」而這正是公益的本質所在——一種生活方式。

十年前,「天天正能量」宣言中對此有著最浪漫的表述:「你怎樣,世界就怎樣,你的眼睛是光明的,這世界便不黑暗;你的心是快樂的,這世界便不悲傷。」

十年後,公益界專家學者追蹤這十年11570筆獎勵,在項目評估報告中寫下如此評語:「始於對小而美的堅信,終於對人人公益的實踐。當個體善舉的微光,通過社會評價體系的放大,便會激勵更多人效仿;這種個體善舉和社會評價體系的良性互動,有助於建立起善的循環,這也正是天天正能量項目十年來所積累的寶貴社會價值。」

天天正能量獲獎者群像

十年堅持,見證了什麼?

十年探索,如今「天天正能量」這個開放公益平台上已彙集起全國近400家媒體。《「天天正能量」項目十年評估報告》說,項目採用的網際網路+媒體的獨特「媒體公益」模式,成為見證時代公益精神發展的重要窗口。

十年攜手同行,貴州都市報作為「天天正能量」項目推薦媒體,從2013年起,一直在向廣大市民、網友徵集身邊充滿正能量的人和事。目前,貴州有100餘組人物獲得「天天正能量獎勵」。其中,本報報道的風雨無阻護學生的90後鄉村教師彭有興、暴雨中抱學生過水路的王家凱、堅守山村行醫45年的村醫姚福碧、醫生揮出「正義鐵鍬」的袁峰等正能量人物,都獲得過該獎勵。

十年堅持,見證了什麼?從年齡層來看,70、80是各種正能量行為的中堅力量,而以90、00後為代表的新生力量也在迅速增加,青年一代正扛起大旗;從獲獎群體來看,學生、醫護、司機、農民、小店業主,是始終如一的愛心群體,而新時代村官、快遞員、外賣員、網絡主播、社區工作者等也不斷湧現,獲獎者身份的時代特徵日趨明顯。

十年里,獲獎者的地理版圖也不斷擴大。截至2022年底,獲獎者已覆蓋全國300多個地級市、1000多個縣級行政區。獲獎者的身影由大城市日趨向縣域擴展,西藏墨脫、貢嘎等地,都留下了「天天正能量」和媒體夥伴挖掘正能量的足跡。

十年里,女性力量日益顯現。從早期以「孝老愛親」為代表的傳統美德,到疫情中女性「大義擔當」、「救死扶傷」行為占比的急劇增加,一次次挺身而出的她們,撐起的不止半邊天,而從2020年起,「巾幗」一詞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天天正能量」給獲獎者的致敬語裡。

十年來,「善」的內涵也在不斷豐富,「行善」的方式也在與時俱進。網絡助力、科技助力等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型行善方式也陸續出現……

下一個十年已經開始,「天天正能量」再次發出倡議「我們頭頂夢想,一路前行」,就像十年前一樣。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龍運棠

編輯 彭妲

編審 趙宏斌 賀韜

文章推薦

貴州省委書記徐麟回望過去五年4個「最」

五年來3734件提案已全部辦復!「六個首次」做法推動提案工作實現創新發展

看貴州都市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93c146e9e92a2d9c9fe508e019b3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