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江浙滬靠海不看海的?

2023-08-02     中國國家地理

原標題:誰說江浙滬靠海不看海的?

誰說江浙滬靠海不看海的?

近期因為颱風影響,

各地都出現暴雨天氣。

一些地區降雨量甚至達多年最高,

紛紛開啟「看海」模式。

殊不知有這樣一個地區,緊靠大海,

卻常常被人們說「去這裡,看不了啥海」。

這個地區就是: 江浙滬

為什麼說江浙滬不看海?

打開中國地圖,沿著海岸線從北到南看一遍,你會發現國內看海的熱門大省有 山東、福建、廣東、海南,他們的海岸線長且海水湛藍,可玩的城市選擇也非常多。這些省份的沿海城市旅遊攻略,在網際網路上一搜就會冒出大量的信息。

而靠海的江浙滬地區顯得十分突兀,雖坐擁中國向海的東大門,這裡的網友們卻幾乎不怎麼曬海景。對於他們來說,極致繁華的黃浦江岸、江南水鄉的誘惑遠比大海更加吸引人。

上海北外灘全景

而且在他們印象里,海也從來就不是藍色的,而是 黃色的!

打開衛星地圖可以明顯看到: 這種黃並不是個例。江浙滬地區沿海海水含泥沙量大,尤其是 南通、上海、寧波、舟山、台州等地,這與青島、大連、廈門、三亞、煙台等地湛藍海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圖源:中國國家地理 2020年10期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定期會組織對全國22個城市 32個海水浴場開展水質監測,通過下面這張圖表也不難發現,江浙滬地區擁有 接近1/5的大陸海岸線,重點監測的海水浴場 僅有3個,兩個在蘇北連雲港,一個在浙江舟山。

圖源:2022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這或許就是他們最大的遺憾之一。雖然是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但是卻很難有閒情雅致在這裡看到碧海藍天。想要看美麗的海景要麼需要往南走,要麼往北走,屬實有點尷尬。

為什麼江浙滬地區的海大多偏黃色呢?

如果拋開天氣、海水折射率等因素不談,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大江大河帶來的泥沙多、大陸架地區海水淺、潮汐及洋流作用的攪拌使泥沙揚起久久不能沉下去

江浙滬地區是 長江、淮河、錢塘江等河流的入海口所在地,這裡成為了各條江河肆意吞吐泥沙的場所。

據以往數據統計,長江每年的泥沙攜帶量平均在3.5億噸左右,而隨著國家加大了生態環境保護的力度,最近幾年長江的輸沙量有明顯降低,2022年長江年輸沙量只有6650萬噸,但仍然是中國含沙量第二的河流。此外,淮河和錢塘江年輸沙量也有著百萬噸左右的量級。

圖源:2022中國河流泥沙公報

其實黃河也曾參與江蘇的輸沙工程。在1128—1855年,長達700多年間,全世界含沙量最高的 黃河奪淮河下遊河道在江蘇入海,源源不斷地把泥沙注入黃海,使江蘇新增土地15700多平方公里,江蘇有近六分之一的土地就是黃河奪淮入海造成的。

雖說現在黃河已改從山東東營入渤海,但長達700年的注沙史,讓原本平靜的江蘇沿海,充分感受到了「黃土泥香」。

黃河改道路徑圖

圖源:中國國家地理 2014年11期

如今的江蘇發育成了中國最大的灘涂,仍不斷地向大海淤長。數據顯示,江蘇沿海海堤外灘涂面積達750萬畝,占全國灘涂面積1/4以上,想在這裡看到湛藍的大海基本不太可能。

江蘇省鹽城台東黃海灘途日落風光

此外江浙滬一帶面對的海都是邊緣海,與大洋之間為島鏈所分割。再有, 沿海的海底都是緩慢延伸至海中的大陸架,海水不深,黃海平均水深不到100米,東海平均水深349米,這還主要靠中國台灣省、日本沖繩以東的遠海海域拉高的。

海底地形示意圖

圖源:中國國家地理 2013年07期

繪圖/譚希光

水淺意味著若有水流的擾動,底部的泥沙很容易被攪動起來,懸浮於水中。特別以浙江沿岸為主的 潮汐作用最為顯著,著名的錢塘江大潮,觀其水大多都是泥黃色。

這就是為什麼上海、江蘇和浙江都是沿海省,沿海卻看不到清澈蔚藍的海水,也就自然沒有非常出名的海灘了。

江浙滬觀海的另類選擇

雖然江浙滬地區沿海海洋大多呈黃色,卻並不妨礙有著潮汐森林、錢塘江大潮等壯闊景觀供人觀賞,這是他處很難複製的景觀!

灘涂美景

在江蘇面積廣闊的灘涂上,生長著茂密的「 潮汐森林」。這是一種在海路交匯處才能看到的景觀,它「生長」在潮間帶上,每當潮水落下,灘涂面上的薄層水會向著低洼處彙集,形成線流。

江蘇鹽城東台條子泥航拍灘涂風景

在灘面上沖刷出溝槽,線流持續匯流,並且加深溝槽,同時匯流水流會向著溝槽末梢溯源侵蝕,以擴大匯流面積,最終形成了樹枝狀的分叉,根據它主幹粗壯、枝葉繁茂的形態,所以叫做「 潮汐樹」。

在江蘇沿海,分布著 我國面積最大、最連續、保存最完好的灘涂,這樣優越的環境,滋養出了我國面積最廣的一片「潮汐森林」。

江蘇面積廣闊的灘涂上,生長著茂密的「潮汐森林」

圖源: 中國國家地理 2022年01期

攝影/孫華金

錢塘江大潮

錢塘江大潮雖不屬於海洋,在這裡人們或許無法領略海的壯觀,但卻能近距離欣賞絕美的潮汐景象,也是一個絕佳的選擇。

喇叭狀的杭州灣,從外向里急劇收縮,由灣口近百公里,向上游急劇收縮至2-3公里。潮汐作用下大量潮水向陸地奔去,突然縮小的河床使潮勢逐漸被放大。錢塘潮成為了世界最壯觀的河流潮水之一,有「 天下第一潮」的稱號。

錢塘江大潮

每年在陰曆八月十八前後,壯麗的「 齊頭潮」如同海嘯般席捲而來,巍然翻滾,高達數米之巨,這成為全球最引人注目的河流潮水景觀。其中八堡、鹽官、老鹽倉、美女山壩都是著名的觀潮地點。

圍觀錢塘江漲潮的人群

江浙滬看海地圖

蘇北連雲港,或跨越海洋遠離大陸,實際上隱藏著許多寶藏般的 海島,非常值得一去!

連雲港·連島

在江蘇近千公里的大陸海岸線上,大部分為淤泥質平原海岸,而在最北部的 海州灣局部岸段是沙質海岸,讓這裡有了優質的海灣條件。也在這裡利用雲台山基岩海岸建起了5萬噸級碼頭與航道的 連雲港港

自海上雲台山眺望,近處的連雲港港和遠處的連島,共同組成一幅山海連雲圖

連雲港港隔海相望的島嶼,是江蘇省最大的海島—— 連島,因東、西兩個島嶼相連而得名,西連島是漁民居住區,通過6.7公里的中國最長攔海大堤與連雲港市東部城區相連,是一個擁有162公里海岸線的大島。

西連島海灣夕照

環繞整個島的是湛藍的大海、陽光、沙灘、礁石,這裡還有一個大約2000米長的大沙灣浴場,面朝大海、陽光沙灘。自古連雲港美景就有「雲台三十六景」之說,而 連島晚霞就是其中一個勝境,日落之時漁船悠悠駛過海面,是一幅「紅霞映照、海天一色」的景色。

江蘇連雲港連島海濱浴場

舟山·嵊泗列島

浙江是我國海島最多的省份,浙江的列島也是數目眾多,各具特點。與渤海和黃海比,浙江所在的東海海水透明度要高一些,但 在浙江近海仍有一條北寬南窄的渾水帶,所以想在近海看到藍色的大海還是比較困難。

但在舟山群島的 嵊泗列島,特別是 枸杞島、嵊山等幾個小島卻擁有近海少有的清水海區。

枸杞島被稱為東方的「小希臘」。位於嵊泗列島東部,是列島中僅次於泗礁的第二大島。

這個海島離舟山和上海都比較近,

島東端有枸杞沙灘,

且有小西天、山海奇觀碑、虎石、

蛟龍出水、島沙碑等勝景。

嵊泗列島是由大小400多個島嶼組成,包括西部的崎嶇列島、中部的泗礁山諸島和東部的馬鞍列島三個島群,浙江最美的海島風光聚集於此。

舟山市枸杞島漁民村落和海灘上的漁船

在嵊泗列島的主島泗礁山島上,從大悲山靈音寺俯瞰,只見兩大沙灘相背而依,似彩蝶雙飛,這就是 基湖沙灘南長塗沙灘

它們的長度都超過2000米,屬於我國少見的大型優質沙灘。特別是基湖沙灘,有著「 南方北戴河」的美譽,這裡沙質細膩,每年夏季,來此休閒度假的旅遊者絡繹不絕。

浙江舟山,嵊泗基湖沙灘

在白天你可以欣賞沙灘奇石,而夜間的嵊泗列島也有著別樣的美麗。

在嵊泗列島東部的馬鞍列島,一座小島的山巔上每晚都會發出璀璨的光芒,護衛著由東海進出長江口的主要航道,這座小島就是 花鳥山,而光芒則來自島上的 花鳥燈塔。這座黑白相間的圓柱形燈塔,外表上有著英式的優雅和簡潔,矗立在海天之間靜默而安詳。

花鳥燈塔,地處中國沿海航線和長江航線的交叉點,東臨公海,始建於1870年,已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寧波·漁山列島

自舟山群島再向南,到 寧波的漁山列島、溫州的南麂列島,也都是浙江少有能看到蔚藍海水的地方。一眾島嶼堪稱仙境,絕美海岸景觀一點不輸三亞。

漁山列島是位於 寧波象山縣最東南的島嶼,由北漁山、南漁山、五虎礁三個島群組成。南漁山是漁山列島中最大的島嶼,雖說是「最大」,面積也 只有1.2平方公里。豐富的島礁資源使漁山列島成為多種海洋生物資源的集居地。

寧波漁山島

聽名字就能知道,這裡擁有豐富的海洋魚類,吸引了眾多的海釣愛好者,這裡也因此被稱為「 亞洲第一釣場」。在這裡不論是在船上進行船釣,還是立在礁石上進行磯釣,你都可能會滿載而歸。

寧波市象山縣漁山列島,這裡可以海釣、露營

溫州·洞頭列島

洞頭列島位處甌江口外東南方向,素有「百島之縣」、「東海明珠」的美稱,共擁有海島302個,其中無居民海島288個,有居民海島14個,它像一串璀燦的珍珠,鑲嵌在碧波萬頃的東海之上。

洞頭紅石灘晚霞

在洞頭列島這邊有個很有趣的現象,這裡絕大多數島民都講 閩南語。街頭巷尾,聽著耳邊閩南語,看著驚濤拍岸,欣賞港灣里桅杆如林的漁船,恍惚置身於閩南的漁村之中。

洞頭三盤島

實際上,隨著歷史上 閩南漁民不斷北遷,來到洞頭列島附近, 閩南語、閩南媽祖信仰乃至閩南文化都在這裡不間斷地傳承了下來。在列島的媽祖廟就有9處之多,分布於霓嶼、東屏等島嶼之上。每年的農曆三月廿三,眾多來自洞頭本島以及其他地方的善男信女,都會來此舉行隆重的媽祖祭典。

圖源:中國國家地理 2012年02期

攝影/劉海鳴

溫州·南麂島

南麂島位於浙江東南部海面,號稱「貝藻王國」、「藍色牧場」,島上風光優美,有連綿的草原,多陡崖峭壁,綿延的貝殼沙灘,環島海域是全球為數不多的海洋生物物種聚集區。

南麂島水上牧場黃昏

來到這裡,首先會被這裡清藍的海水所吸引,在浙江近海,往往看到的是滔滔黃水,而這裡確實水色淺藍,終年清澈,平均透明度大於2米,最大甚至可到7米以上。

溫州南麂島

有人說,「去不了聖托里尼,就去南麂島吧」,一句這樣高度的評價讓南麂島由此成為了中國版的「聖托里尼」,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更是將南麂島評為了中國最美的10大海島之一

浙江溫州:南麂島大沙嶴沙灘

大海雖然給不了優質的藍海資源,

卻給這裡提供了連接世界的港口。

卓越的地理位置,

讓這裡成為了中國的經濟中心之一。

收藏碼住這份江浙滬看海地圖,

等一個晴天,

來一場奔赴大海的旅程吧!

參考文獻

[1]胡春宏,王延貴,陳森美等.浙江沿海海域泥沙變化及其對灘涂變化的影響[J].浙江水利科技,2012(06):1-4.

[2]陶建峰,張長寬,楊婷. 江蘇沿海灘涂圍墾規劃潮流泥沙數值模擬研究[C]//中國海洋工程學會.第十五屆中國海洋(岸)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中).海洋出版社,2011:359-363.

[3]彭建,王仰麟.我國沿海灘涂的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06):832-839.

[4]單之薔,為什麼江蘇「富可敵國」?中國國家地理,2022年01期.

[5]單之薔,為何沒有撥動浙人的心弦? 中國國家地理,2012年02期.

[6]徐海蛟 蔡榆,浙江的列島 海天繪製的畫卷,歷史演繹的傳奇.中國國家地理,2012年02期.

[7]張永戰,江蘇 離世界級海港還有多遠?中國國家地理,2022年02期.

[8]劉毅,泥沙之下、礁岩之間 人們熟悉又陌生的潮間帶底棲生物.中國國家地理,2020年10期.

[9]汪競,鹽城灘涂 在海潮中搖曳的「潮汐森林」.中國國家地理,2020年05期.

因微信近期推送規則改版

未加「星標」就無法展示完整封面

將會錯過我們精挑細選的大圖封面

後續精心編輯內容

也很容易被淹沒

若您喜歡我們的文章

請為我們添加愛的「星標」

中國國家地理視頻號

大美中國,山河錦繡

本文創作團隊

編輯:廣平

設計:巍巍

圖片:視覺中國、圖蟲

話題

江浙滬還有哪些海景值得你的推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8f63a14882c1b4c90999c80a72262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