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貸不良「曬家底」:18家試點銀行不良全景分析

2022-04-22     華道視界

原標題:個貸不良「曬家底」:18家試點銀行不良全景分析

圖片來源:網絡

近期,銀保監會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負責人劉忠瑞在2022年一季度銀行業保險業運行發展情況發布會上透露,未來將擴大單戶公司類不良貸款轉讓和批量個人不良貸款轉讓試點範圍。消息一出,讓原本清冷的市場再度升溫。

2021年1月,個貸不良批轉試點工作正式落地,6家國有控股大型銀行和1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等相繼跑馬入場,萬億藍海就此開啟。試點落地一年再次傳出重磅利好,個貸不良市場引得多方競相追逐。對此,小局統計了2021年18家試點銀行2021年整體及信用卡業務的不良情況,供行業人士參考。

18家試點銀行不良指標一升一降

據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1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法人口徑)不良貸款餘額2.8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35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73%,較上季末下降0.02個百分點。各大商業銀行不良率普遍下降。

在參與個貸不良試點工作的六大國有商業銀行中,不良率維持在了較低的水平,整體不超過1.5%。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是1.42%、1.43%、1.33%、1.42%、1.48%,郵儲銀行以0.82%的成績,位居六大國有行不良率最低。而交通銀行不良率較上年末下降0.19個百分點至1.48%,降幅最大;其餘4家銀行不良率均較上年末有不同程度的優化。

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12家試點銀行截至目前共有9家公布了2021年的財報數據,3家銀行公布了業績快報。從已公布的數據中得知,11家試點銀行僅有2家不良率上升,分別是民生銀行和浙商銀行。根據市場消息,民生銀行此前因內控不嚴積累了大量不良資產,在2020年不良處置情況被認為是「史上最差業績」。2021年,民生銀行的業績仍然難言樂觀,一年新增近50億不良,或仍需要2-3年的時間才能修復過去遺留的問題。

此外,恆豐銀行是12家試點銀行中唯一一家不良率超過2%的銀行,為2.12%。中信銀行不良率降幅最大,較上年末下降0.19個百分點至1.48%,為11年來首次實現量率雙降。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當前17家試點銀行的不良率整體處於下行通道,但以不良貸款總額來看,試點銀行的不良貸款總額卻未有整體的下降,反而略有上升。可見,2022年銀行整體的不良處置壓力仍將處於高位運行。

信用卡不良風險仍在

在轉型零售道路上,各家銀行曾想盡辦法在貼近更多消費場景的信用卡業務上跑馬圈地。信用卡申請的門檻越來越低、授信額度越來越大。不過在信用卡業務迅猛發展的過程中,部分銀行需要面臨更多的風險問題,尤其是不良率居高不下等。

以試點範圍中的18家銀行為例,截至目前已有11家銀行公布了相關信用卡業務的不良數據,信用卡不良率高於銀行整體不良率。其中,有5家銀行的信用卡不良率高於2%,包括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和民生銀行,其中民生銀行的信用卡不良率最高,為2.95%。

其次興業銀行的信用卡不良率較上年末出現了0.13個百分點的小幅上升。在興業銀行2021年業績發布會上,曾對信用卡不良率做了重點的回應,表示2021年未實現信用卡不良的雙降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為了支持新冠疫情防控,保護消費者權益,對受疫情影響的客戶適當放緩處置,鼓勵客戶在疫情緩解之後主動還款。二是考慮到去年信用卡逾期認定標準趨於嚴格,所以也需要給客戶一定的適應期。

不過相比2020年,民生銀行、交通銀行、平安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建設銀行行和農業銀行等9家銀行2021年信用卡不良率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農業銀行信用卡不良低至0.99%,較上年末下降0.56個百分點。

對於信用卡不良率這一數據,招商銀行表示,招商銀行將逾期60天以上的信用卡貸款全面認定至不良,根據監管要求將信用卡貸款逾期認定時點由下一個帳單日提前到本次帳單的還款截止日,導致了逾期和不良的認定更為嚴格。

2020年以來,國內經濟受到新冠疫情衝擊,銀行資產質量承壓,個貸不良率出現抬頭,信用卡類貸款不良率攀升一度成為行業關注的重點。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在近期發布的《2021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2021年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860.39億元,相比於2020年的838.64億元,上升2.59%。儘管相比2019年,信用卡不良率已經開始出現拐點,但整體的不良存量市場依然較大。

個貸不良資產處置前景廣闊

信用卡透支作為個貸不良中規模最大的來源之一,也是個貸不良批轉試點的主要原因之一,承擔了個貸不良資產化解的巨大壓力。

今年以來,已有多家銀行發布公告,要進一步約束信用卡違規行為。要求持卡人不得以任何套現、欺詐、惡意刷單等違法或虛假消費套取銀行信貸資金等。同時,有股份制銀行明確提出,嚴把客戶准入標準,加強催收管理。

而從個貸不良市場的處置情況來看,過去一年時間裡,18家試點銀行共計掛牌轉讓50個個貸不良包,批轉個貸不良金額超50億,試點成效初顯。但與銀保監會2021年銀行業累計處置不良資產達3.13萬億的總額相比,差距較大。而且90%以上個貸不良資產包來自平安銀行,整體個貸不良市場空間仍未得到有效釋放。

此次,銀保監會透露有望進一步拓寬試點範圍,意味著諸如城農商行等均有可能被納入到個貸不良批轉的試點工作範圍內。而據銀保監會披露的最新數據,目前中小銀行的不良率普遍較高。截至去年末,農商行、城商行的不良率分別為3.63%、1.90%,雖較去年初有略微下降,但總體仍處於較高水平。因此,一旦試點範圍得到擴充,將有效壓降銀行業的不良率,並提升個貸不良市場的供給量,打破行業壟斷局面促進公平競爭,迸發市場更大的活力。未來,個貸不良市場的投資將是一片藍海。

文章來源:不良觀察局

作者:小局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銀行業不良資產處置即將加速,投行化、生態化經營能否帶來第二增長曲線?

2021年個貸類不良資產處置市場年終盤點

大家都在看

主要股份制銀行組織架構概覽(2021版)

五大行2021年利潤地圖:工、農、交在長三角最賺錢,郵儲倚重中部,建行總行貢獻最大

空缺一個月後落定!郵儲銀行董事長張金良擬任建行行長

27萬億大行中高層密集調整:56歲孟茜接任CIO;中銀富登王曉明履新北京分行長

郵儲銀行強化「六大能力」謀變!董事長張金良:鑄就差異化競爭優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8eaf5a00f66584abf1c7b3d25438a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