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婚育的女人,都怎麼樣了?

2019-09-17   Meshow

最近,有教授提出,要降低法定結婚年齡。

不出所料,該教授被網友一頓猛批。

姑且不去討論降低法定結婚年齡這事到底靠不靠譜,先來說說為什麼以前倡導晚婚晚育,現在卻又說女生18歲就可以結婚。

因為大家都知道,現在的人不僅越來越晚婚,有的甚至都不婚不育了。

結婚率和生育率一年比一年低,隔壁日本的出生率都趕不上死亡率了。

前兩天,我在路上聽到兩個年輕的女孩聊天:

「反正我是不結婚也不會生孩子的。」 「我也是,女人又不是生育機器,自己過得好好的,幹嘛要結婚去伺候一個人,還冒著變老變醜的風險去給別人生孩子啊?」 ……果然,毒雞湯喝多了就會出問題啊!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的文章在痛訴婚育的苦,她們喜歡用各種婚育女性遭遇不幸的例子來洗腦大眾,進而導致越來越多不明真相的女生恐婚恐育。

你看上海生育率低微博下面的高贊回答就可以一切:

以前人們把「婚姻」形容成「愛情的墳墓」,現在被說的,婚姻簡直就是幸福的終結者了。

更有甚者,自己主張不婚不育就嘲笑其他早婚早育的女生是被封建思想荼毒,是可悲可憐的。

她們把婚育當成是犧牲自我的深淵,仿佛一結婚就斷送了一生歡愉。

在這種鋪天蓋地的這些言論下,許多女孩被走上「不婚不育保平安」的路,我路遇的聊天女孩就是其中之二。

我向來是很支持女性獨立自主的,但是為什麼我說那兩個女孩是被走上這條路的呢?

因為,我這幾年,見過太多女人,年輕時堅持不婚不育,年長時後悔莫及。

不婚不育,真的就能幸福一生嗎?

選擇不婚育的女人,她們的一生會怎麼過呢?大多數是這樣的:

28歲時,芳華正茂,到處旅遊,經常聚會轟趴,你認識的一些男性許多都會對你展開追求,但是你不想,你覺得一個人的生活瀟洒逍遙。

35歲時,精力下降,開始養生,學插花學茶藝學樂器,看書健身做Spa,你有錢有能力讓自己過得精緻優雅,你沒有家庭瑣事的煩惱,不用操心孩子的教育,不用費心處理婆媳矛盾。

你看起來最多30,偶爾會有男性對你表示欣賞,但是並無追求意向。你覺得無所謂,一個人的生活歲月靜好。

43歲時,你開始正視父母老去,珍惜所剩不多的團聚光陰,你越來越喜歡和父母聚在一起,一是為了盡孝,二是一個人的家裡有時候真的分外冷清。

你無數次約老朋友相聚,但她們都忙於家庭或者處在中年危機,和小資的你談不到一塊去。

55歲時,你可能要開始面對與父母的永久離別。

你突然發現,曾經覺得很自在很充實的單身生活,隨著父母的離開,變得空洞虛無。

獨生女的你,在這個世上再沒有親近的家人,每逢團聚的節日,空前的孤獨和空虛向你襲來。

你以為你習慣了獨處,卻不知道,原來你之前的「習慣」是因為尚有老家尚有父母的期待。

如今的你,茫然一人,才發現,孤獨是那麼黑,那麼涼。

60歲時,你的朋友都在含飴弄孫了,而你卻一個人在家,天天伴著保姆卻不想多說一句話。

你早就不想去旅遊了,這些年走走停停都是一個人,快樂和經歷都沒人分享,你覺得倦了。

但是每逢過年,你還是會去旅遊,只有旅遊才能避開你看到別人一家團聚時的落寞。

62歲,很多朋友羨慕你不用帶孫子,時間自由,但你卻越來越喜歡叫老友帶著孫子來你家玩。

你也納悶為什麼年輕時那麼煩孩子的你居然覺得孩子越看越可愛。

你需要他們鬧騰的朝氣,你需要家裡迴響一些笑語,哪怕是哭聲呢,也好過一個人的時候,那可怕的安靜。

70歲時,每次去醫院,別人都有家人的陪伴,而你做個手術都只能自己簽字。

你開始害怕,萬一哪天暈倒了簽不了字,醫院找不到簽字的人不肯動手術怎麼辦?你不滿找的護工/保姆不負責任,可你卻無可奈何,你沒力氣罵,也沒人幫你罵。

……

等到那個時候,也許更早,你多半會心裡來來回回的想,自己的堅持是不是錯了?你會問自己為什麼不好好找個伴組織個家庭?

人都是這樣的,絕大部分事情預料不到,絕大部分事情都要等到失去才懂得去珍惜去懊悔。

有些事錯過了可以再來,有些不能!

我在20歲的時候也是個不想婚不想育的人,那時候這種想法還算比較新穎。

一次聊天,我的老師問我,你不想結婚也不想有孩子的話,那你可以一個人好好過完一生嗎?你怎麼度過孤獨呢?

我說:我有家人,有朋友,我可以看書。

老師:你的家人終究會早一步離開你,你的朋友到時候都會有家人,她們能給你的時間越來越少,看書可以支撐你這麼多年的一個人時間嗎?

我沉默了,這種想法也打消了。

因為我知道,我沒辦法一個人獨自走完這一生,沒辦法愉快的與孤獨寂寞相處。

現在嚷著「要不婚不育保平安」的女生們,又有多少是有足夠強大的心理,有多少是做好了一個人孤獨終老,獨自離開世界的準備?

你們說的健身美容、學舞蹈樂器、看書畫畫、插花茶藝,真的是你的熱愛,足夠支撐你度過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的空虛時光嗎?

至於,你們說的單身自由精緻的生活,做好了足夠的金錢準備嗎?

通貨膨脹越來越厲害的環境下,除非家裡有礦,否則你必須要保持工作保持較高的收入才能為你想要的這種生活買單。

2008年的50萬跟現在的50萬有多大差別,這些你考慮過嗎?

如果你什麼都考慮清楚了,那麼樂媽非常支持你按自己想要的方式度過一生。

如果你只是因為拿年輕時單身的優勢與家庭一堆雜事的「不足」去比較而產生不婚不育的想法。

那麼,樂媽真誠的希望,你冷靜下來,好好想想,規划下自己至少30年以後的人生。

別等到年齡一年年長,存款一年年光,又失去了年齡優勢,錯過了最佳生育年齡時,再去後悔不該年少輕狂。

婚姻不易,想清楚了再踏入,也想清楚了再決定不踏入。

生育更不易,但努努力也可以收穫很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