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登陸廣州開發區

2024-09-03     南方Plus客戶端

9月3日下午,小鵬匯天「陸地航母」飛行汽車超前品鑑會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舉行。

小鵬匯天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實車首次在廣州亮相,並進行了公開試飛,演繹未來新物種飛行汽車的應用場景。

今年7月,廣州開發區與小鵬匯天簽訂投資合作協議,小鵬匯天飛行汽車研發、智能製造及銷售中心落地廣州開發區,並生產「陸地航母」飛行汽車的飛行體部分。

「陸地航母」將於今年11月在全球四大航展之一的「中國(珠海)航展」進行首次公開載人飛行,並將參加11月的廣州國際車展,計劃於今年年底啟動預售。

全球唯一能裝下「飛機」的汽車

想像一下,一輛輛會飛的汽車,從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出發翱翔天空,這不僅僅是交通行業的一次革命性飛躍,更是搶灘萬億級「低空經濟」的大膽探索。在今天,曾經科幻小說中所描述的飛行汽車走進現實。

小鵬匯天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實車首次亮相廣州。

小鵬匯天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的飛行汽車公司,是小鵬汽車的生態企業。2023年10月,小鵬匯天首次公布了正在研發的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時隔不到一年,在今天的超前品鑑會上進行了該產品的首次實車展示。隨著小鵬匯天創始人趙德力徐徐拉開幕布,「陸地航母」的霸氣外形逐漸顯現出來。

「陸地航母」整體採用極簡、凌厲的賽博機甲設計,整車長約5.5米,寬約2米,高約2米,可停入標準停車位,可駛入地庫,C照即可陸地駕駛。「陸地航母」分為陸行體和飛行體兩部分,陸行體又被稱作陸行「母艦」,採用三軸六輪設計,可實現6×6全輪驅動及後輪轉向,具備較好的承載能力和越野能力。

陸行「母艦」克服前所未有的工程設計難度,打造出全球唯一能裝下「飛機」的汽車後備艙,並且仍然能提供寬敞舒適的車內大四座乘坐空間。飛行體採用六軸六槳雙涵道的創新構型,機身主體結構和槳葉採用碳纖維材料,兼顧高強度和輕量化,270°全景座艙可為用戶提供開闊的飛行視野。

除了實車展示,活動現場還向嘉賓展示了「陸地航母」飛行體的實飛過程。只見該飛行器在草坪上垂直起飛,環湖飛行一周後平穩降落。這向人們描繪了未來「陸地航母」的一個典型使用場景:親朋好友一起出遊,除了戶外露營之外,在風景優美之地還可體驗低空飛行,換個全新視角,從空中看美景。

「陸地航母」飛行體實飛。

實現隨心移動、自由飛行

小鵬匯天通過自研,開發出全球首個車載自動分合機構,一鍵操作便可實現陸行體和飛行體的自動分離、結合。

分離後,展開飛行體的6副機臂和旋翼,即可開啟低空飛行,飛行體落地後,收攏6副機臂和旋翼,通過陸行體的自動駕駛功能和自動分合機構,實現與飛行體的精準對接、結合。

這個突破性的創新,可以解決傳統飛機在使用過程「移動難」「儲存難」兩大痛點問題。陸行體不僅是一個移動平台,也是一個存儲、補能平台,是名副其實的「陸地航空母艦」,讓用戶實現「隨心移動,自由飛行」。

陸行「母艦」搭載全球首個800V碳化矽增程動力平台,綜合續航里程超1000km,能夠輕鬆滿足長途出行需求。

陸行「母艦」還是一個「移動超充站」,行駛中、停車時均可以給飛行器進行超大功率補能,滿油滿電可實現6次飛行。同時,飛行體搭載全域800V碳化矽高壓平台,飛行電池、電驅、電涵道、壓縮機等均為800V,從而實現更低的能耗、更高的充電速度。

不僅如此,用戶還無需考慮學習難度,零基礎用戶也能實現「5分鐘上手,3小時成高手」。「陸地航母」的飛行器支持手動和自動兩種駕駛模式,傳統飛機操作極其複雜,用戶學習綜合成本非常高。

因此,小鵬匯天首創單杆操縱系統,單手即可控制,摒棄傳統飛行器「雙手雙腳」的複雜操縱方式,助力用戶實現自在飛行。

小鵬匯天創始人趙德力表示:「在為用戶打造安全、智能的飛行汽車等低空出行產品的同時,公司也在聯合全國合作夥伴,快速推動『陸地航母』應用場景建設。」

小鵬匯天創始人趙德力介紹「陸地航母」產品亮點。李劍鋒 攝

截至目前,小鵬匯天已經完成超70個飛行營地的合作簽約,並計劃到年底前完成超200個飛行營地的布局。小鵬匯天希望全國核心城市的用戶在30分鐘車程內即可到達就近的飛行營地,個別城市至多兩小時可達,實現「說走就走、想飛就飛」的自由。

搶占未來低空發展制高點

小鵬匯天的融資簽約是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積極培育低空產業生態、釋放投資引力的成果之一。

今年7月4日,在廣東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廣州開發區、黃埔區與小鵬匯天簽訂合作協議,宣告全球首個大規模量產飛行汽車工廠落戶,這也是亞洲飛行汽車領域迄今為止最大的投資合作項目。

隨著今天小鵬匯天「陸地航母」的正式登陸,飛行汽車從概念走向了現實,從實驗室走向了市場。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推動飛行汽車「加速飛」,標誌其正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行動,搶占未來低空經濟發展的制高點。

飛行汽車,作為一項革命性、劃時代的產品,要求在陸地和空中兩種不同環境中運行自如,對研發、生產、應用等各環節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對於地區發展而言,這為產業鏈的延伸和完善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陸地航母」飛行汽車的飛行體部分。李劍鋒 攝

自2023年以來,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就積極搶抓低空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密集創新和高速增長機遇,競逐低空經濟萬億級新賽道,大力培育龍頭企業,推動產業鏈向上下游持續延伸,同時快速實現低空經濟應用場景落地,將低空經濟作為發展區域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隨著小鵬匯天的飛行汽車走進現實,該區在打造「天空之城」的道路上更進一步。

目前,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的低空經濟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集聚低空經濟領域企業超50家,年產值超130億元,產業鏈生態系統完整,從研發設計與原材料、零部件製造和集成到應用與服務等各環節應有盡有。以低空經濟為翼,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即將振翅高飛,打造現代化「天空之城」。

南方+記者 劉珊

通訊員 楊晨 范敏玲

【作者】 劉珊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875960326213f7486071681ccb83d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