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耗電型家長,還是充電型家長?教育的差距一目了然

2023-06-22   陪寶寶寫日記

原標題:你是耗電型家長,還是充電型家長?教育的差距一目了然

人們常說小孩子的眼睛很漂亮,總是黑白分明,所有的喜怒哀樂都能一目了然,眼睛裡總是充滿了光亮,給人的感覺也是神采奕奕的。

可有些孩子長大後,眼裡的光卻消失了,對什麼都提不起精神了,無精打采,似乎激情一下就褪去了,看見父母,也沒有了往日的笑容和喜愛,甚至變得厭惡和父母抗爭。

還有一部分孩子卻依然活得很精神,每天都充滿著力量,渾身都有使不完的勁。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精神頭十足,有夢想,有衝勁,可為什麼有些孩子,不管家長怎麼勸說,慢慢地就會變得頹廢?到底什麼樣的家長能讓孩子每天都充滿能量,活力滿滿?

從孩子的角度,我們可以將家長分為兩大類:耗電型家長和充電型家長,兩者之間教育的差距一目了解,家長們可以對照看看自己屬於哪一種。

第一種:耗電型家長。

顧名思義,這類家長不僅沒有辦法讓孩子充電,更會消耗掉孩子原有的電量,讓孩子變得愈加頹廢。

主要表現為:

1、讓孩子感覺自己很差勁。

這樣的家長很少對孩子進行表揚和鼓勵,不管孩子怎麼努力,在他們嘴裡都變成「你應該做的,你明明可以做得更好,驕傲什麼,你應該再努力一點。」

這種方式只會讓孩子的努力付諸東流,長時間得不到認可,孩子就會開始自我否定和懷疑,也就出現了越長大就越沒活力,眼裡沒光了。

相當於電池的電量越來越少,又怎麼可能發亮呢?

2、成績下滑。

生長在這樣家庭的孩子,在小學三年級之前,成績還算可以,但一旦進入四年級,成績就會出現一些卡點,甚至有明顯下滑的現象。

一旦進入初中電量就開始告急,就算勉強通過了中考,也很難應付高中階段大幅提升的學業難度和強度。

因為這類家長不僅不鼓勵孩子,更無法對孩子的學習進行正向的指導,幫助孩子在學習上充電,從學習方法及精神上給孩子造成雙重壓力,成績下滑也就成了必然現象。

3、人生灰暗。

當孩子成績持續下滑,得不到肯定,慢慢地很多孩子就會覺得學習乃至整個人生都沒有價值,更沒有任何意義,出現自暴自棄,變得激進逆反,甚至會走上歪路。

第二種:充電型家長

和前面剛好相反,充電型家長不僅每天自己能量滿滿,更能給孩子不斷地輸送電量,讓孩子越長大越覺得自己更有自信,勇氣,感到自在且安全。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面對學習和生活的困難,更勇於挑戰,努力把握生活中的每一個機會,樂于思考和創新,讓孩子越學越輕鬆,越學越帶勁。

由此可見,耗電型家長只會消磨掉孩子的激情和動力,甚至誤導孩子走上歧途。希望每個家長都能成為充電型的家長,正確引領孩子。

成為充電型家長的三個方法

要想成為充電型的家長,大家可以試試這三個方法。

1、自我救贖

原生家庭對人的一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很多父母從小就成長在重男輕女的家庭,或者從小他自己就不是一個被期待的孩子,更沒有得到足夠的愛護,這樣的家長長大後,本身的能量就非常地欠缺,又哪來的多餘能量給予孩子呢?

再加上,當下生活工作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尤其是很多媽媽在職場被差異化對待,喪偶式的育兒,獨自面對教育的壓力,這些都會讓他們內心變得壓抑,憤怒,缺少動力。

要想成為充電型家長,首先家長們要學會自我救贖,擺脫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疏導工作的壓力,讓家庭教育變得輕鬆簡單。

要想做到這一點,持續的學習,不斷地自我充電,做好情緒管理,幫助自己及時疏導壞情緒,都非常有必要,光靠自我摸索,這種程度是遠遠不夠的。

2、找回自己

有時我們很容易將自己的情緒帶給孩子,卻往往忽略了,這些本不應該是孩子承受的。

試著找回自己,想想面對孩子時自己的角色是什麼?家長應該怎麼做?

對孩子多一些期待,關愛和陪伴,這些都會讓孩子內心感到溫暖,充盈和被愛,更能增加他的安全感,幫助他持續提供動力。

如果這個孩子從一生下來就能被很好地充電,並且相信這個世界上父母能夠成為一直為他充電的電源,在他的內心深處,就會相信這個世界是充滿正能量,安全感爆棚,也更容易獲得正面影響,快速地成長。

3、給自己充電

每個人都要不斷給自己充電,一旦發現電量不夠了,就要及時補助。

(1)靠近正能量,高能量的人,遠離負能量,低能量之人。

對自己周圍的朋友做一個區分,多靠近那些渾身充滿正能量,總能引導自己的人,不做怨婦,不要靠近那些渾身充滿負能量,愛嚼舌根的人。

這樣的人只會不斷消耗自己的情緒,讓自己的電量驟減。

(2)學會愛自己。才能愛別人。

有些家長為了孩子,為了家庭,付出了全部,卻忽略了自己。

這種無償的付出,從另一個程度上也是在傷害自己,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只有學會好好愛自己,照顧好自己,才有更多的精力去愛家人,也能夠讓自己充滿自信和滿足。

(3)找到滿足感,存在感,認同感。

人都需要被肯定,只有這樣才能幫助自己恢復自信和動力,家長也是如此。

試著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從中找到樂趣的同時,更能獲得自我價值,讓自己時刻處於樂觀且滿足的心態,源源不斷地從不斷地從內心深處獲得能量。

4、不斷警醒

人的惰性是與生俱來的,要想讓自己時刻保持電量滿滿,就要不斷自省,時刻提醒自己。

一旦發現有頹廢或偷懶的情況,就要下意識地做出自我調整,千萬不要讓負面能量持續太久,降低自己的動力,無法持續給孩子輸電。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的困難,也會因為對外界的了解越深,內心出現各種不好的想法。

作為家長,千萬不要在孩子本就不足的電量上持續消耗,讓孩子壓力更大。無法成長。

試著讓自己每天保持活力滿滿,持續為孩子輸送電量,多關愛,陪伴,正確地引導,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每天都充滿能量和激情。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嚮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乾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