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提醒:一天中,4個時間測量血糖最準確,你選對了嗎?

2024-06-21     醫學原創故事會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測血糖,很多糖尿病患者,按時吃藥,按時打皮下胰島素,但唯獨不按時測血糖,這樣做其實是非常危險的,的確,你使用了藥物控制血糖,但是血糖到底控制的怎麼樣了。

舉個例子,有的糖尿病患者,用藥前血糖很高,用藥後血糖不降反升,這個時候又不去測血糖,天真認為自己的血糖已經控制很好了,想想看,隨著時間的推移,糖尿病勢必會導致一系列嚴重的併發症。

所以,你要牢記,用藥的目的是控制好血糖,是讓血糖達標,不是為了用藥而用藥。

不過,也有的人,雖然每天都測了血糖,但是血糖測的卻並不對,比如有的人,僅僅只是晨起空腹的時候測了一下血糖,然後血糖是達標的,就認為一天的時間裡,自己的血糖肯定都是達標的,這樣的理解顯然是錯誤的,原因很簡單,我們的血糖和血壓一樣,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波動,進食與血糖的關係最為密切,進食後血糖會很快升高。

很多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覺得血糖難以控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控制不了自己的飲食,如果不改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血糖肯定是控制不好的。

所以,空腹血糖正常,不代表一天的血糖都正常。

作為醫生,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天的時間裡,4個時間測血糖是最準確的,希望你在這4個時間點都要監測一下自己的血糖,而不是想什麼時候測就什麼時候測,想測幾次就測幾次。

第一,空腹血糖,一定要監測

空腹血糖,顧名思義,就是在晨起的時候,空腹不吃東西時測出來的血糖數值。

對於空腹血糖比較準確的定義是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時未進任何食物,飲水除外)後,早餐前采的血漿檢測出的血糖值,能反映胰島B細胞功能,一般表示基礎胰島素的分泌功能。

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空腹血糖最好控制在7 mmol/L。很多糖尿病患者不重視空腹血糖,覺得自己即便空腹血糖高點,吃飯的時候多打點胰島素就是了,其實這樣的理解是不對的。

如果空腹血糖很高,意味著在餐前你的血糖就已經處在了一個高水平階段,這個時候吃東西,血糖會更高,即便你拚命增加胰島素劑量,很多時候也無濟於事。

第二,早餐後、中餐後、晚餐後2小時血糖,一定要監測

餐後血糖,顧名思義,就是進餐後的血糖,餐後血糖水平有助於了解患者的胰島功能和胰島素抵抗的程度。

問題來了,為什麼一定要測餐後2小時血糖呢?

進餐後血糖會上升,一般在餐後半小時的時候血糖就會開始升高,到了一小時左右,血糖值達到高峰,1小時到2小時,血糖開始下降,餐後3小時的時候,血糖就會回到正常空腹水平。

所以,選擇在餐後2小時測血糖是比較合適的,餐後1個小時馬上去測血糖,此時由於達到血糖的高峰,測出來的血糖肯定是高的,你也無法判斷體內的胰島素到底能發揮一個怎樣的水平,到了3個小時,基本接近空腹水平了,所以2個小時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節點。

一般來說,餐後2小時的正常血糖,要低於7.8 mmol/L。

所以,對於一個糖尿病患者而言,最標準的就是在這四個時間段測血糖,在這四個時間段測出來的血糖也往往是最準的,更能反應一天時間裡血糖動態變化的曲線,從而能為用藥做出很好的指導。

換句話說,糖尿病患者如果能把這四個時間點的血糖控制好,那麼恭喜你,你的血糖控制的很好,越是達標,產生併發症的風險越低。

另外,如果你空腹血糖高,或是三餐後2小時血糖控制不佳,都意味著你的血糖控制不佳,這個時候,你必須要高度重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7aba7f646261db884b60e1295c6c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