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初心擔使命 踔厲奮發勇作為
——二〇二三年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高質量發展紀實
文/楊陽 徐海峰 胡贊 李芸
奮力實幹者必有所進,勇於創新者必有所成。2023年,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發揚「三牛」精神,落實「四敢」要求,著力強改革、促創新、優服務,在服務市場主體、保障經濟發展等方面實現了新跨越。
服務大廳。
這一年,公共資源交易數字化、智能化建設一體推進,信息化平台「六統一」建設順利通過省級考核驗收。
這一年,率先全省實現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掛牌交易,敲響了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第一槌」。
這一年,與省聯交所簽署合作協議,探索打造提高國有資產交易效率效益「湘潭模式」,是省內首個省級產權交易機構和市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聯動合作的案例。目前,已成交產權類項目1宗,金額5000萬元。省聯交所官網開設了湘潭專版,推介湘潭國有資產招商項目20宗,涉及資產金額39億元。
這一年,跨市(州)異地評標協作從省內走向省外。
這一年,交易服務實現「三個常態化」和「兩個零」(「不見面開標」、遠程異地評標、評標夜班服務常態化,交易服務「零投訴」、專家信息「零泄密」)。
這一年,全市公共資源配置更加公平、合理、高效,交易主體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持續增強。1—11月,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共受理項目1936次,進場交易1789場,成交1467宗,交易金額136.12億元;節約金額4.60億元,同比增長8.49%。
榮譽牆。
強改革,賦能業務流程「高質效」
「如今,公共資源交易全程電子化、服務標準化、辦公無紙化,招投標辦理流程更簡、時間更短、速度更快。」很多招投標代理機構工作人員深有感觸地說,以前參加招投標,都要經歷繁瑣的流程和各項準備工作。現在隨著招投標領域改革的不斷深化,降低了交易「門檻」,減少了流程和交易成本,提高了服務效率。
交易主體的好評是對湘潭市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改革成效的充分肯定。今年,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圍繞「流程最優」,以推動「六統一」工作落地見效為著力點,通過推行減環節、優流程、交易服務「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等方式,高質量推進招投標領域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按照省公共資源交易平台統一部署,推動頂層設計、主幹系統部署、平台運行及規程、數據接口標準及路徑、安全管控機制、實施管理要求「六統一」,完成12個信息系統的承接部署;建成10個遠程異地評標「席位」,其中建設工程招投標遠程異地評標項目的數量位於全省前列,實現「席位制」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三大核心業務系統全部接入省CA共享平台,服務投標採購企業線上交易「不出門」。
在鞏固工程建設領域全流程電子化的基礎上,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積極主動支持服務湘潭市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交易試點工作。今年8月,湘潭縣錦石鄉碧泉村一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使用權,以網上掛牌方式通過市公共資源交易平台進行交易,敲響了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第一錘」。這也標誌著湘潭市在全省率先實現了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掛牌交易。
目前,湘潭市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已實現統一納入公共資源平台交易,實行公告、交易、成交、公示等環節一體化管理,已完成總掛牌宗數6宗,成交5宗。
隨著長株潭一體化的加快推進,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動融入長株潭三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區域協同發展,聯合長沙、株洲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舉辦主任聯席會並簽署合作協議,全力打造區域公共資源交易市場一體化示範區,推動三市國土資源和國有資產交易平台一體化建設,積極探索「飛地」交易模式(九華土地在長沙掛牌),及時推送湘潭市重大項目到長沙交易中心發布公告。
促規範,護航公共交易「好風氣」
嚴明評標紀律。
4月1日,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正式啟用評標專家費用線上支付系統。評標專家勞務費線上支付標準清晰明了,操作簡單流暢,評標費用發放標準可核查、流程可追溯、數據可監督。
評標專家勞務報酬線上支付從流程上切斷代理機構與評標專家的直接接觸,有效規避了對評標費「討價還價」「費用拖欠」等問題。同時,所有操作都會在系統內留痕,便於事後溯源及審計查詢,進一步防範評標勞務報酬發放過程中存在的廉政風險。
這是湘潭市推出的公共資源交易不見面服務的新舉措。今年,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多措並舉推動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的規範化、透明化、便利化,打造公開、公平、公正的陽光交易。
推進遠程異地評標,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了招標人、投標人和評標專家「區域隔離」,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有力地破解了區域性「熟面孔」「老關係」等問題,有效遏制圍標串標等違法行為。完成省內遠程異地評標項目124宗,其中與長沙交易中心完成33宗,與省交易中心及岳陽、婁底等12個市州共同完成91宗,限額以上完成率達到100%,實現了「應異盡異」。完成2宗跨省遠程異地評標。
加強場內管理,規範主體各方行為。加強代理機構場內管理,完善代理機構考評制度,進一步規範招標代理機構的服務行為。做好評標專家抽取和考評工作,共為384宗進場項目抽取評標(審)專家1822人次,實現專家評標「零」泄密。完成省綜合評標專家庫和省財政評審專家庫與門禁的對接建設,專家信息自動推送。增設了門禁和專家等候區,打造全隔離封閉式評標區。
加強平台系統安全及風險防控。強化系統日常安全維護和管理,築牢交易平台防範風險屏障,完成三級等保測評和三星檢測認證,推進交易系統技術安全達到國家標準,進一步提升電子化平台交易的安全性、保密性水平。
優服務,打造便民惠企「新高地」
服務大廳一角。
夜深人靜時,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評標室里經常燈火通明。為適應市場主體需求和交易電子化趨勢,今年,該中心為92個外地項目提供副場服務,夜間加班113次,以「白加黑」超長、優質服務,得到市場主體一致好評。
項目評標不結束,工作人員不退場,這是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務實為民的真實寫照。作為公共資源交易環節的「重要哨卡」「重要防線」,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持續優化服務供給,當好招投標服務的「店小二」,在惠企減負上務求實效。
為了幫助企業節省人力、物力、時間成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大力推廣「不見面」開標。投標人足不出戶即可在線實時參與開標過程、查看開標結果等,實現了參加公共資源交易活動「零跑路」,減輕了投標企業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當前,「不見面」開標已在湘潭市常態化開展,住建、交通、水利和工業四大領域電子招投標交易系統全部採用「不見面開標」,實現了「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也不跑」的轉變。今後,待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下發高標準農田服務類和環保工程電子交易系統後,「不見面開標」有望推廣到農業農村、生態環境領域。
聚焦提交投標保證金存在的企業繳納的資金占用成本高、收取退回手續繁瑣、辦理需要往返跑腿等問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引入電子保函,並積極拓展電子保函應用。在提交投標保證金時,企業通過登錄電子保函服務平台,選擇電子保函方式,不僅操作便捷、出函快速,而且不必凍結資金。以往,投標需繳納數萬元至數十萬元不等的保證金,現在只需繳納幾百至幾千元保費即可。既優化了交易流程,也節省了投標成本,減輕了企業資金占壓的負擔。
數據顯示,今年,湘潭市電子保函使用率增長18.4%,承保率增長29%,共732宗項目、3582家投標單位使用電子保函方式繳納投標保證金,為企業減少占用資金3.8億元,減負金額同比提高29%。且投標電子保函費率在2022年降低千分之一的基礎上再降千分之一,累計助企減負10.24億元。
抓黨建,激活幹事創業「新動能」
到企業走訪調研。
黨建抓實了就是生產力,抓細了就是凝聚力,抓強了就是戰鬥力。
今年,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牢固樹立新時代「黨建業務融合發展」的理念,堅持圍繞中心、建設隊伍、服務群眾,以模範機關創建為抓手統籌推進機關黨的建設各項工作,持續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以高質量黨建推動公共資源交易高質量發展。
理論學習是堅定理想信念的根本途徑。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始終堅持深化理論學習,制訂《黨員學習計劃》,利用「三會一課」、交易大講堂、網站、微信等媒介,持續加大對中央和省委、市委關於抓黨員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重要指示、政策解讀,真正把學習落實到鑄牢理想信念上、落實到錘鍊堅強黨性上、落實到做好本職工作上。
學習的目的就在於運用,在於增強工作本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制定了《湘潭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大調研工作方案》召開了推進會議安排部署,中心黨組領導班子以上率下帶著問題「走找想促」,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聚焦堵點難點,開展一線大調研、解難題、促發展,通過實地考察、重點訪談、上門走訪、電話溝通等方式摸排梳理了30餘條存在的具體問題,逐一「解剖麻雀」,努力形成一批具有前瞻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高質量調研成果,提出一批務實管用的對策建議,破解一批工作上的重點難點問題。
進社區開展文明創建。
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把模範機關創建作為提升黨建質量、破解發展難題、推動事業發展的有效抓手,結合窗口單位特色開展了「三亮三比三創」工作,引導廣大黨員亮出身份,踐行履職承諾。圍繞交易為公、交易為民、交易為效、交易為廉的理念,開展了以「清廉思想、清廉組織、清廉作風、清廉紀律、清廉交易、清廉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清廉機關建設,全力打造政治清明、服務清正、隊伍清廉的模範機關,為公共資源交易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時間鐫刻嶄新的年輪,歲月記錄前行的足印。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將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公共資源陽光交易,著力提高公共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等重要論述精神,緊緊圍繞不斷提高資源配置「質量、效率、公信力」目標,著力優化市場營商環境,不斷增強市場主體獲得感、滿意感,全力打造公開透明、規範高效、服務優質、交易有序、監督有力的交易平台,為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加快建設「四區一地一圈一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湘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