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一座城市的足球回憶,不僅是那支球隊,還有我們戰鬥過的主場

2023-01-11     攝影肖鵬

原標題:承載一座城市的足球回憶,不僅是那支球隊,還有我們戰鬥過的主場

本文為硬腿子聊個球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如果你向稍微上點年紀的廣州球迷問一個問題,他心中最難忘的主場是哪一座球場,恐怕很多人都不會選擇如今廣州恆大的主場天河體育場。那麼在老一輩廣州球迷心中,最讓他們魂牽夢縈的球場是哪裡呢?答案恐怕多數會選擇越秀山或者東較場(廣東省人民體育場)。

究其原因,其實答案也非常簡單,就是陪伴!

新中國成立後,飽經戰火摧殘的廣東省公共體育場被省政府重新修建並與1950年正式更名為廣東省人民體育場。1953年,越秀山人民體育場(含標準足球場和400米跑道,可容3萬觀眾)也正式建成。從此,這兩座體育場開始伴隨著廣東足球,不管是高峰還是低谷都一起成長,同時成長的還有一代又一代的廣州球迷。

上世紀五十到八十年代,國內的物質生活並不是非常富足,大家的業餘活動也遠不如現在這樣豐富多彩,足球成為了不少人工作之餘,最大的興趣愛好。

廣東隊、廣州隊、广部隊、廣州工人隊,這些球隊中的球員一批接著一批進隊、成熟、退役,一代一代的球迷也成長、老去,曾經的青蔥少年,如今甚至已經成為兒孫滿堂、白髮蒼蒼的老人。

在越秀山和東較場,他們見證了廣東隊1-0擊敗來訪的西德奧運隊,見證了吳群立以一己之力掀翻不可一世的巴西桑托斯,也同樣見證職業化之後廣東足球的急速墜落。

1994年,中國足球正式進入職業化的道路,廣州隊成為廣州太陽神坐擁主場越秀山,廣東隊成為廣東宏遠坐鎮主場東較場。

那一年的胡志軍和彭偉國成為多少球迷的偶像!

2000年9月23日,已經在甲B中沉淪數年的廣州太陽神,憑藉曾慶高的那一腳世界波絕殺北京波導,成功保級。比賽尚未結束,東較場(此時越秀山正在翻新)的廣州球迷就已經沸騰起來,近千名觀眾跳入場內和球員進行瘋狂的慶祝。哪怕不在現場,隔著電視螢幕,你都能感受到他們的激動與興奮之情,同時又有一絲無奈。

曾經的甲A亞軍淪落至甲B驚險保級,何等的辛酸。可不管如何,自家球隊總算是抱住了甲級的資格,抱住了這座城市足球的火種。

因為此時,曾經廣東足壇的老大哥廣東宏遠已經兜兜轉轉,經歷韶關、柳州,又搬至南寧。一年後,廣東宏遠將球隊拆分,一二隊和甲B資格打包賣給青島海利豐,而後者與2010年因為賭球被取消聯賽註冊資格。

剩下的廣東宏遠隊三、四線隊伍組建成東莞南城,幾經轉手梅縣客家、梅縣鐵漢到最後的廣東華南虎,最終與2020年2月宣布解散。

廣東宏遠足球隊就此煙消雲散。

看到這裡,恐怕你才會明白為什麼廣州恆大淘寶更名為廣州隊,對於不少廣州球迷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因為在廣州球迷心目中,什麼恆大、什麼淘寶,都不是。

他一直都是那支承載了幾代廣州人青春的廣州隊。

除了東較場和越秀山,洪德、寶崗、西村、荔灣這些體育場,哪一座不是滿滿地記載著老一輩廣州球迷的回憶。

同樣的道理,放在天津,老一輩的津門球迷恐怕更惦記著民園體育場,北京球迷除了工體,還有那歷史更為悠久的先農壇體育場。

新科中超冠軍江蘇蘇寧的主場在南京奧體,但是老一輩江蘇球迷揮灑汗水更多的恐怕還是五台山。

什麼是足球文化,不是要為球隊取一個多麼好聽的,多麼響亮,多麼有意境的名字,重要的是陪伴!球迷陪伴著球隊一起成長,一起勝利,一起失敗,贏了一起狂,輸了一起狂。

承載一座城市的足球回憶,不僅僅是那支球隊,還有我們戰鬥過的主場。

在那裡,我們敲鑼打鼓,吶喊助威,唱跳歡笑,謾罵痛哭。

可如果自己城市的球隊一夜之間突然搬走了,這種陪伴的紐帶,文化的傳承也就隨之斷裂,不復存在。

所以,我特別能理解河南建業和石家莊永昌這兩支球隊球迷的心情。尤其是河南建業,二十多年的陪伴,一夜之間,可能說沒就沒了。

將心比心,如果有一天自己城市的球隊如果突然一天離開這裡,將主場搬到其他城市,即便是在省內,換誰恐怕都會罵街。

可罵完之後,又能怎麼樣,誰讓咱們攤上這麼個足協。

打造百年俱樂部?

人家好不容易堅持了四分之一個百年,說終結就這麼終結了!

呵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6f5baceba0f56805f7ae2eea24a70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