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這個職業自古以來就很受尊重,因為這個職業背負著教書育人,培養國家棟樑的責任,因此在人們的眼裡也十分神聖。
然而這些年隨著網絡的發達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師與家長之間卻形成了微妙的關係。
有的敵對,有的阿諛奉承,而這些都可以通過一個小小的班級群來窺見一二。
小陳是初三年級的班主任,為了方便布置作業以及通知班級消息,他也建立了一個班級群,專門用來和家長溝通交流。
由於平時課程比較忙,他很少管理班級群,只有需要發通知的時候才打開班級群,平時也隨家長們自由聊天。
眼看著中考馬上就結束了,小陳也開始張羅著畢業典禮的各種相關事宜。
原本打算在群里和家長交流是否需要召開晚會或者畢業旅行,但他發現孩子考完試之後,很多家長卻秒退群。
也有的家長直接表示,有些家長很不自覺,總是在群里吹牛聊天,平時看著就鬧心,不退群難道還留著添堵?
聽到家長們的反饋之後,小陳也感到很不好意思,連忙表示是自己平時管理不到位。
但是家長也很通情達理,他們認為老師工作已經很忙了,家長們應該自我約束,都是成年人了,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不需要別人指導。
每個人的性格脾氣都不一樣,為人處世的方式自然也就不同。別看班級群里只不過是幾十個人,有時候卻能體現出一個人的素質和教養。
作為孩子的家長,在群里說的每一句話也都關係到孩子在老師和其他同學眼中的印象,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謹言慎行。
那麼,進入了班級群後的家長們應該如何自處呢?
現在的網絡社交媒體發達了,很多家長都會利用社交軟體接一些副業,比如賣產品等等。
2、攀比炫耀孩子
現在的很多家長都有強烈的攀比心,經常在家長群里曬自家的條件或者孩子的學習成果等等。
但是這樣的行為會引發他人的不滿。家長帶頭攀比炫富,這對孩子的影響可大可小。
如果大家都跟風這麼做,班級群就變味了。而且老師礙於面子,往往也不好意思出面制止,有時候甚至還要假意恭維。
3、奉承討好老師
如今的班級群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不良風氣,那就是公然在群里討好老師,說一些比較誇張的讚美之詞。
重點是一個家長若是開了頭,其他家長就必須附和,因為每個家長都在思考如果不跟風,老師是否會認為自己有意見。
這種不良風氣讓有些家長十分鄙視,平時看著就覺得堵得慌,但是又不好意思說出口。等到有機會能退群,他們自然是一馬當先了。
其實很多家長都不明白,班級群對於老師來說只不過是一個工作的工具,但很多家長卻把這個群想的太過於複雜。
總是做一些無謂的舉動,給老師和其他家長帶來了困擾卻不自知。
不知道各位家長,你們是否在孩子的班級群里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