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卷三十四《經籍志》子部小說類著錄「《世說》十卷」,注云:「劉孝標註。梁有《俗說》一卷,亡。」
《劉戶曹集》
劉峻(462—521年),字孝標,本名法武,平原郡平原縣(今屬山東)人。宋武帝大明六年(462年)生,期月而父卒,母攜之與兄法鳳還鄉里。宋泰始初,青州陷魏,峻年八歲,為人所略至中山,中山富人劉實(一作寶)憫峻,以束帛贖之,教以書學。
峻好學,家貧,寄人廡下,自課讀書,常燎麻炬,從夕達旦。齊武帝永明中,與兄法鳳俱奔江南,改名峻,字孝標。自謂所見不博,故更求異書,聞京師有者,必往祈借。峻自以少時未開晤,晚更厲精,明慧過人,博極群書,文藻秀出。
天監七年(508年),安成王秀遷為荊州刺史,引為戶曹參軍,給其書籍,使抄錄事類,名為《類苑》,未及成,復以疾去。後游東陽紫岩山,築室居之,時吳、會人士多從其學。初,梁武帝招文學之士,擢以不次。峻率性而動,不能隨眾浮沉,帝頗嫌之,故不任用,著《辨命論》以寄其懷。
普通二年(521年)卒,時年六十,門人私諡玄靖先生。
《劉孝標集校注》
著有《類苑》一百二十卷、《俗說》一卷,《劉孝標集》六卷。《梁書》《南史》有傳。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輯錄其作品啟、書、論、志、序十三篇。
《隋書·經籍志》子部小說類著錄:「《世說》八卷,宋臨川王劉義慶撰。《世說》十卷,劉孝標註。」《舊唐書·經籍志》子部小說類著錄:「《續世說》十卷,劉孝標撰。」《新唐書·藝文志》小說家類、《通志·藝文略》小說類著錄皆與《舊唐志》同。
今人程毅中《古小說簡目》,袁行霈、侯忠義《中國文言小說書目》皆疑兩《唐志》所錄《續世說》為峻注《世說》之誤。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謂:「《唐書·藝文志》云:劉義慶《世說》八卷,劉孝標續十卷。而《崇文總目》止載十卷,當是孝標續義慶元本八卷,通成十卷耳。」其說可從。
《續世說》十卷是在注釋《世說》八卷後從新分卷形成的《世說》新本,各志著錄不誤。《郡齋讀書志》《文獻通考》皆有《世說新語》十卷,《重編世說》十卷,《重編世說》實即《續世說》之異名,非另有《重編世說》之書。
《劉孝標世說新語注引書研究:經部和子部》
高似孫《緯略》云:「宋臨川王義慶採擷漢、晉以來佳事佳話,為《世說新語》,極為精絕,而猶未為奇也。梁劉孝標註此書,引援詳確,有不言之妙。如引漢、魏、吳諸史,及子、傳、地理之書,皆不必言,只如晉氏一朝史,及晉諸公列傳、譜錄、文章,皆出於正史之外,紀載特詳,聞見未接,實為注書之法。」強調了劉注的價值並不下於《世說新語》。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云:「義慶所述,劉知幾《史通》深以為譏,然義慶本小說家言,而知幾繩之以史法,擬不於倫,未為通論。孝標所注,特為典贍,高似孫《緯略》亟推之。其糾正義慶之紕繆,尤為精核。所引諸書,今已佚其十之九,惟賴是注以傳。故與裴松之《三國志注》、酈道元《水經注》、李善《文選注》同為考證家所引據焉。」所論允當。
《世說新語箋疏》
劉義慶《世說新語》與劉孝標註一直相伴而行,今本《世說新語》都保留了劉孝標註。
王齊洲等:《燕丹子》提要(隋書經籍志著錄小說總目提要之一)
王齊洲等:邯鄲淳《笑林》提要(隋書經籍志著錄小說總目提要之二)
王齊洲等:殷芸《小說》提要(隋書經籍志著錄小說總目提要之三)
王齊洲等:《世說》(《世說新語》)提要(隋書經籍志著錄小說總目提要之四)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發,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