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夏中華 通訊員 李婷婷 舒志強 吳豐
快速形成一條初具規模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鏈,需要多久?
5年!咸寧市咸安區給出答案。
「現已聚集汽車零部件及相關企業18家,年產值約30億元,均占全市半壁江山。」咸安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濤說。
引龍頭
敏實集團:3個廠年產值逾10億元
8月9日,室外氣溫超過36攝氏度。咸安經濟開發區,湖北精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內,3.6萬平方米的大廠房,電池盒、電池盒上蓋、新能源塑件三大生產線火力全開,一派「熱辣滾燙」的場景。
「我們訂單飽滿,生產已經排到了11月份。下周還將大量招人。」湖北精確公司人力資源主管李嬌介紹,雖然天氣炎熱,但仍然有百來人現場上班趕工。
湖北精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多家頭部汽車主機廠和知名動力電池品牌的一、二級供應商,主要提供汽車鋁電池盒、塑件、復合材料上蓋、鋁壓鑄貿易件等產品。去年實現產值1.38億元,今年計劃突破2億元。預計到2030年,年產值將達50億元。
據介紹,目前,產業園一期120畝已於今年3月投產,布設新能源汽車電池盒箱體生產線9條,塑件生產線2條、電池盒上蓋復合材料產線1條及雷射焊機、機器人等設備120台套。今年6月,他們又接到一筆長安汽車大訂單,總訂單量110萬台電池盒,總價值12億元,預計將持續7年。為此,企業計劃再投資2000萬元,新建電池盒生產線。
「咸安的支持很給力,營商環境很好。」李嬌介紹,企業2021年8月簽約落戶,2022年1月,咸安區就裝修好超15000平方米過渡廠房,給予2年免租金優惠,同時提供50套公寓,解決了400餘名員工的住宿問題。
事實上,湖北精確公司是敏實集團在咸寧布局的子公司之一。敏實集團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汽車外飾件和車身結構件供應商,近年已躍升為全球最大的電池盒供應商。
2019年下半年,敏實集團與咸寧市咸安區簽約,投資20億元建設未來工廠和現代智慧產業園區,主要生產汽車鋁電池盒、鋁門框、常規門框、天窗等配件。此後,原位於武漢東西湖區的湖北敏實零部件公司逐步整體搬遷到咸寧,並根據業務板塊成立湖北敏實、湖北敏能兩家公司。2021年,又調整產業結構,在咸寧新落戶成立湖北精確公司,完成「一拖三」產業布局,搶占國際和國內、傳統和新能源汽車市場。
「敏實集團在咸寧3個廠,目前一年的產值就超過了10億元,算得上是真正的產業龍頭。」陳濤說。
補短板
華勁鋁業:填補輕量材料本地配套斷點
自咸安區持續聚焦汽車零部件產業以來,吸引洪盛模具、雄志模具等國內外汽車零部件相關企業相繼落戶。然而,缺少上游材料配套企業,逐漸成為咸安汽車零部件產業鏈發展一大短板。
據介紹,鋁具有良好的加工成型性以及較高的回收再生性。近年來,日益普及的新能源汽車,在電池減重上提出更高要求,鋁製品成為最佳的輕量化材料。
「公司每年需要近萬噸鋁製品耗材,近則從武漢、南昌購置,遠則要到四川、甘肅等地,大大消耗了時間和財力。」雄志模具負責人的煩惱,在2021年得到了圓滿解決:鋁液生產行業龍頭華勁鋁業落戶咸安,實現就近配套。
湖北華勁鋁業為鴻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鴻勁新材始建於1996年,是專業從事再生鋁保級還原、鋁液配送直供、鋁基新材料研發的集團化企業。
當年,咸安經濟開發區利用閒置廠房為華勁鋁業騰地。2022年8月投產後,僅用半年時間,企業產值達1.5億元,稅收突破1400萬元。去年,公司產值4.6億元。
據介紹,華勁鋁業擁有再生鋁前處理、鋁錠鋁液熔鑄、鋁灰渣無害化處理全流程生產線,專業致力於為國內外客戶提供優質的鋁合金錠,以及為咸寧地區周邊壓鑄企業提供優質鋁合金液配送和技術服務支持。企業落戶後,不僅幫助下游企業節約運輸成本,而且省去二次熔鑄時間,眾多企業聞聲而來。
走進華勁鋁業車間,一輛大貨車整裝待發,裡面裝滿了擺放整齊的鋁錠。「今年6月份,新建成一套150噸的熔煉爐,投用後產量較之前提升50%,現每天可生產鋁錠約200噸。」生產班長鄭發濤介紹說,當天外發鋁錠5車,共170噸。不遠處,辦公室負責人尹敏說:今年公司的目標產值是突破6億元。
「這家企業不僅可以就近配套模具公司,今後還可以就近配套湖北精確公司。」陳濤說,受市場影響,湖北精確公司暫緩上馬壓鑄生產線。不然,華勁鋁業的鋁水可以直供,免去了鋁錠熔煉、運輸、環保、人工等成本。
不過,這個斷點打通又迎來希望。陳濤介紹,湖北精確公司製造鋁電池盒需要型材,沒上壓鑄生產線,就沒法自供型材。剛好,北京一家知名型材企業想布局華中市場,近幾個月多次來咸寧洽談。「已洽談多輪,明天又要來。對方希望要地100畝以上,落地希望很大。」吳豐說。
補鏈強鏈,勢在必行。今年以來,咸安區以汽車零配件產業鏈為抓手,重點打造汽車零配件「百億產業集群」。截至目前,已爭取專項債券資金3.5億元,汽車零配件本地配套率達七成以上。
強創新
志研自動化:讓中國標準成為世界標準
輪胎裝上輪轂,需要多久?裝胎,充氣,平衡……在湖北志研自動化有限公司裝配車間,每12秒就下線一個輪胎。
「相對於人工,我們自動生產線效率出奇地高。」志研公司技術部長戴磊磊說,一般來說,傳統的一條滿足主機廠的手動線,需要30人的話,採用志研公司自動產線,則只需要8個人左右。
據介紹,憑藉著強大的研發能力,志研公司已為奇瑞、寶馬等國內外各大汽車廠提供自動車輪裝配線超過100條,市場占有率超過70%。眼下,訂單飽滿。去年,企業產值首次超過2億元。
事實上,輪胎實現自動化裝配,並非易事。早在10多年前,志研公司創始人陳斌武就聯合高校通過自主研究,成功突破了「車輪動平衡檢測」這項一直由西方已開發國家壟斷的技術,在上海自主設計、製造、安裝、調試了第一條自動車輪裝配線。
2015年,陳斌武毅然回到家鄉投資8000萬元建廠。2016年開始,志研和德國霍夫曼達成深度合作。自此,志研掌握的車輪自動裝配設備、輪輞自動檢測設備及物流自動倉庫的核心技術走向世界,中國製造銷往全球。2020年3月,志研公司獲得寶馬瀋陽大東工廠車輪裝配線項目的訂單。
「志——志向、理想,志存高遠;研——深入探究,研在點滴。」這是志研公司名字的含義,充分表達了公司創始人創業初心和對技術的執著。
戴磊磊介紹,公司2022年就申請21項新型專利、5項發明專利,研發的「機械式裝胎機」項目,實現了對設備在輪胎裝配過程中的扭矩的實時監測,可以有效防止裝配過程異常導致設備或零件損壞。今年4月,又與華中科技大學丁漢院士團隊合作,共同推動汽車輪胎/輪轂位姿識別技術產業化研發。
志研公司是咸安區汽車零部件注重創新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目前,全區汽車零部件行業擁有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達1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1家,創新型中小企業8家,專精特新9家,省級智能製造2家。
「要通過補鏈延鏈、強鏈壯鏈,靶向培育、壯腰育龍,不斷壯大優勢產業集群,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培育汽車零部件產業新增長極。」咸安區委書記顧興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