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轉色成熟期至採收前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2023-08-14     天山植保

原標題:葡萄轉色成熟期至採收前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葡萄轉色成熟期至採收前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當前,葡萄已進入果實轉色成熟期,葡萄果實開始上糖、轉色,是提升葡萄果實品質、穩定葡萄產量的關鍵期。受哈密近期持續高溫、高熱和天氣變化的不確定性,易引發葡萄病蟲害發生,加強田間管理、科學防控病蟲害、合理運籌肥水、增強樹勢、提高葡萄抗逆性尤為重要。

肥水管理

果實進入轉色成熟期,科學肥水很關鍵,澆水的總體原則是「避免大水漫灌、忽干忽濕,做到小水勤澆」,可有效預防白粉病和裂果的發生;施肥的總體原則是「高鉀低氮低磷,適時補充鈣肥,綜合追施多種中微量元素肥料」,促進葡萄著色上糖,防止粒軟,提升葡萄品質。

沖施轉色肥。施肥以磷、鉀肥為主,以提高果實轉色和含糖量,促進枝條正常成熟,可畝沖施磷酸二氫鉀和硫酸鉀6-8公斤;

增施葉面肥。可結合病蟲害防治,葉面噴施0.3%以內的磷酸二氫鉀、糖醇鈣、13元素、魚蛋白等葉面肥,有利於葡萄增糖上色、防止粒軟。

病蟲害防治

當前階段,主要發生的病害是葡萄白粉病和生理性病害,如裂果病等,主要發生的蟲害是白星花金龜、葉嬋等,做好針對性重點防治,對葡萄豐產豐收至關重要。

白粉病

症狀診斷。白粉病主要為害葡萄的葉片、果穗及幼嫩枝蔓等,主要症狀特點是在受害部位表面產生一層白粉狀物。葉片受害,在葉片正面初期產生白色粉斑或灰白色斑塊,邊緣不明顯,大小不等,隨病情發展,後期白粉可布滿全葉;有時白粉狀物較少,病組織呈淡紅褐色;嚴重時,病葉逐漸捲縮、枯萎而脫落。

發生特點。白粉病是一種高等真菌性病害,通過風媒和蟲媒傳播,直接侵染為害,高溫、高濕、枝葉茂密、氮肥過多、蔓葉徒長、通風透光不良等易引發白粉病大發生。

防控技術。一是加強栽培管理。及時去副梢,疏通通風帶,促進通風透光,減少病害發生。二是科學用藥。堅持提前預防、綜合防治,針對沒有發生白粉病的果園,重點是加強預防,10-15天預防1次;針對發生白粉病的果園,7-10天噴藥1次,連噴2-3次。點片發生點片重點用藥,大面積發生的要對果園進行全園噴藥,毗鄰地塊要統防統治,到9月上旬依防治效果可停止施藥,以免影響果品銷售。各種藥劑應交替使用,常用有效藥劑有:25%戊唑醇水乳劑2000-2500倍液、40%腈菌唑懸浮劑6000-8000倍液、37%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3000-5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2000-4000倍液等。

裂果病

發生症狀。葡萄裂果主要發生在葡萄上糖轉色期,表現為果皮縱向開裂。

發生原因。一是葡萄果實在較長時間的乾旱條件下突然大量吸水,引起果實含水量急劇增加,使果實皮層細胞的體積大幅度增加,造成果實內外生長失調而形成裂果;二是果穗粒間過於緊湊,造成果實膨大互相擠壓,引起葡萄裂果;三是由於病蟲為害和機械損傷,造成果面木栓化,降低了果皮抗內壓的能力,也會導致裂果;四是藥害造成的果皮傷害,導致果皮韌性減小,導致裂果等;五是忽視有機肥的施用,偏施氮肥,缺少鈣和磷、鉀等營養元素。

預防措施。一是栽培措施中應著重保持果實發育後期水分的供求平衡與水分供應的穩定性,防止土壤水分急劇變化;二是及時補充鈣肥,如沖施胺基酸鈣,葉面噴施糖醇鈣、純鈣等等,提高果實韌性,降低發生裂果幾率;三是在葡萄轉色成熟期,要特別注意農藥品種的科學選擇和使用;四是加強病蟲害防控,減少病蟲為害導致的裂果。

白星花金龜

生活習性。白星花金龜成蟲在葡萄園內可晝夜取食活動,成蟲產卵盛期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成蟲壽命92~135天。幼蟲群生,不能行走,將體翻轉藉助體背體節的蠕動向前行走。成蟲的遷飛能力很強,一般能飛5~30米,最多能飛50米以上。具有假死性、趨化性、趨腐性、群聚性,沒有趨光性。

防治措施。一是生產中使用充分腐熟的糞肥(羊糞等),有效從源頭杜絕花金龜蟲頭數;二是加強誘捕,在田間1米-1.5米處放置糖醋液(配比:糖:醋:酒:水=4:2:3:10),可有效誘殺金龜子成蟲。

水罐子病

發病症狀。葡萄水罐子病一般在果粒著色後表現症狀,紅色品種表現著色不正常,果色暗淡、無光澤,綠色與黃色品種表現水漬狀,受害果實含糖量低,酸度高,含水量多,肉質鬆軟失去彈性,皮肉極易分離,果肉變成一包酸水。

防治措施。水罐子病是由諸多因素綜合作用所致的生理性病害,要加強土壤管理,增強樹勢,合理修剪,合理負載量,勤噴葉面肥,改善果實營養狀況,促進轉色,提高植株抗逆力。在幼果期加強肥水管理的基礎上,膨大期至轉色期連續噴施鈣肥、鉀肥不少於2次。

加強避雨措施的應用

8月,葡萄已上糖並逐漸進入成熟期,遇雨易造成大量裂果、爛果和其它病害發生,給生產造成重大損失。各團場要及時了解掌握天氣變化,積極宣傳引導職工有備無患提早做好覆蓋防雨材料準備工作,一旦遇雨,雨前及時進行防雨材料覆蓋,雨停後及時撤掉防雨材料,以減少葡萄裂果、爛果情況的發生,保障職工收益。

做好「三帶」管理

病蟲害的發生和田間郁蔽、通風不暢、透光不良有很大關係,做好葡萄通風帶、結果帶、營養帶管理尤為重要,可降低病蟲發生風險。「三帶」管理要做到溝底60公分以下不留枝,架下可見均勻光斑(透光率在25%左右),架梢留有1.2米以上高度的通風道。要求既做到通風透光,又不曬葡萄果粒。

施藥注意事項

為保證葡萄果面不受污染,果實成熟期建議避免使用粉劑和乳油農藥,以水劑農藥為最佳,以免影響葡萄的商品性。

避免連續使用同一種藥劑,防止病蟲產生抗藥性。

嚴禁亂混亂配,以免發生藥害。

噴藥時間:上午10:00之前,防止發生藥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55b113c437b811221ec492e8055e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