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秒不差!嫦娥六號返回搜索回收任務怎麼做到的

2024-06-26     環球時報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昨天下午,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著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在返回器回收任務中,各支搜索回收分隊展現出最好的狀態,記者跟隨地面分隊記錄了迎接嫦娥回家的全過程。

總台記者 武小斐: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四子王旗著陸場的「大廟」指揮所。從1999年神舟一號返回時就已經在被使用了。在我身後可以看到地面分隊已經完成了編組,他們要提前三個小時出發前往集結待命點,這裡也是我們出發迎接嫦娥六號回家的始發站。

此次嫦娥六號搜索回收任務依舊採用「空中為主,地面為輔」的方案。記者跟隨的是地面搜索分隊一組,這個編組內共配備了小型搜索車(就是在神舟任務中經常看到的「小搜」)、指揮調度車、通信保障車、返回器吊車、工程運輸車及10輛越野搜索車。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王國梁:這個車基本上就是地面分隊的前進指揮所,保證我們地面分隊圖像電話調度。

指揮調度車就像是一個移動的指揮所,車上除了調度員和操作手之外,還有6個席位,分別對應了指揮中心的6個崗位。在車隊行進過程中,通過前方螢幕彙集到的圖像、調度,實時統籌任務情況。

11時整,車隊完成編組,開始出發前往預選著陸區附近集結點等待。行進途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側隨時可能上道的牛羊以及四子王旗著陸區地形高低起伏的特點,這就要求駕駛員時刻保持低速前進。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聶世超:它的路況也是比較好的,因為還是選擇以公路為主,然後到待命點附近是比較靠近公路的,也有牧民道可以依託行駛,所以整個路況來說還是比較好的。

在行進過程中,記者了解到,雖然公路駕駛路況更好,但也給著陸區現場的安全管控工作帶來一定難度。

四子王旗公安局副局長 李志:按照搜救力量的要求,我們是外圍警戒。外圍封控就是進入場區的所有卡點,全部設置了警力,外圍在180公里左右都設置了遠程封控各個安保組,確保在落區這塊沒有車輛進入,保證是安全的。

總台記者 武小斐:我現在來到了地面搜索分隊一組所在的待命點。在現場我了解到,這個待命點要比載人飛船搜救回收任務地面待命點位置更遠一點,距離理論著陸點大約是60公里乘以40公里區域南邊界,這也是距離嫦娥六號理論落點最近的距離。

總台記者 武小斐:我們現在開展的什麼呀?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鄒衛科:監測現場的電磁環境,主要是避免有一些非法信號干擾我們的參試設備。這是一個接收天線,你可以把它當成一個傳感器,他可以掃描各個頻段的信號,有沒有我們掌握情況之外的信號進入。

剛剛已經通報了第二次預報落點,從對講機里聽到,現在直升機已經起飛,向著預報落點前進。我們也要出發前往本次任務的終點站,阿木古郎草原。

總台記者 武小斐:我現在已經來到了嫦娥六號返回器的周邊,可以看到返回器目前呈一個直立的姿態,現場的工作人員也正在有序地開展各項作業,並且建立了20米乘以20米的這樣一個警戒區。

嫦娥六號任務工程副總設計師 地面應用系統總指揮 李春來:今天的返回任務非常圓滿,而且任務完全是按照原來的計劃分秒不差的執行的。很欣喜呀,整個過程我們經過了十幾年的工作,到現在為止,有個非常圓滿的結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5581137bf8913d679648ee17ff441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