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孟子·盡心》。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是儒家思想所推崇做人方法,從字面的意思來講,君子要遠離危險的地方,從深層的角度看是要防範未然,預先觀察潛在的危險,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出手,因此儒家也推崇捨生取義。
池越忠,1968年出生在山西太原一戶十分普通的家庭,從小她努力讀書,父母也是教導她樂於助人,1982年考入了太原市第十五中學,在老師眼中,她是一位成績優秀的好學生。
在同學眼中,她心地善良,積極完成老師的作業,還輔導同學,是一名優秀的班幹部,雖然年紀小,但他也是立下了一個非常遠大的目標,她要考大學,賺大錢,改變貧困的家庭,還要給父母修房子。
這個夢想對池越忠來說是多麼的遙不可及,她的生命在1983年12月9日就永遠止步了,這一天,雪停了,路上的人都開始堆起雪人,池越忠跟往常一樣,到自己最喜歡的迎澤公園去遊玩。
這時兩個熊孩子朝著她丟雪球,丟完了就跑,他們拿著雪球四處砸人,也不管別人到底在幹什麼,池越忠倒也不是特別生氣,清理了一些頭髮上的雪,繼續散步,路過湖畔時,她又看到了那兩個熊孩子。
湖邊都豎了「注意冰裂,危險」的牌子,不過兩個熊孩子根本不管,他們踩著湖面,用力的踩,突然之間一個孩子的摔倒了,池越忠只看到兩個孩子周邊的冰塊在一瞬間崩裂,他們雙雙落水。
周邊的大人也都圍了過來,有人試圖踩著湖面的去救人,但大人的體重似乎太重了,剛一上去冰塊就有些裂開了,這種情況下沒人敢去救人,他們只能等專業的救援人員,不過80年代,我國交通條件還不是特別的發達,等專業人員趕到這兩個孩子說不定有生命危險。
池越忠,眼看著兩個人孩子在不斷下沉,她等不下去了,她身體瘦小,冰面可以承受住她的體重,池越忠慢慢的走了過去,好在裂開的湖面不是很大,她本可以慢慢的將兩個孩子拉上來。
然而這兩個小鬼將她當作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生拉硬拽將她拖下了水,冰冷的湖水透過衣服刺激著皮膚,池越忠用力將兩個小孩托著水面,等救援人員趕到的時候,池越忠已經沒了力氣,她沉沒到水底。
三人被救上來時,池越忠身體已經被嚴重凍傷,送到醫院時已經晚了,兩個小孩因為她的見義勇為活了下來,她離開之後,太原市為她在迎澤公園建造了一座雕像,並題有:紅燭雖小,精神永存。
池越忠將自己的生命交託給了這兩個孩子,他們兩個也應當好好活著,其中一個叫余斌的人在面對採訪時說: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成為像池越忠姐姐這樣的人。
但他食言了,余斌在父母的溺愛下長大,他多次參與黑惡勢力的活動,危害了人民安全,社會安定,短短20年的光陰,他成了死刑犯。有句話說得好,英雄能夠拯救一個人的生命,卻拯救不了一個人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