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有約·學習面對面⑦丨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載體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

2024-08-15     大河網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統籌部署經濟體制改革和其他各領域改革,專門就「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作出了系統部署。本期「總編有約·學習面對面」邀請省人大常委會秘書長、機關黨組書記吉炳偉,與河南日報社黨委委員、副總編輯李錚一起,圍繞這一話題交流討論。

李錚:我們應該怎樣認識《決定》提出「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的背景,如何理解把握這一部署?

吉炳偉: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以爭取和實現人民民主為己任,在各個歷史時期都進行了艱辛探索和不懈奮鬥。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帶領全黨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實踐中,創造性提出了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十個明確」的重要內容,確定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

在長期的探索奮鬥中,我們黨帶領人民建立並不斷鞏固完善了一整套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包括三個層次:一是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二是基本政治制度,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三是重要政治制度,即由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派生而來,在國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領域、重點環節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制度,如選舉制度、立法制度、國家機構組織制度等。在新征程上,必須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完善這套制度體系,不斷提高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水平,為凝聚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合力提供堅強制度保障。

李錚:《決定》第八部分的首條提出「加強人民當家作主制度建設」,首先要求「堅持好、完善好、運行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兩者之間有什麼邏輯關係?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如何保障全過程人民民主的?

吉炳偉: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加強人民當家作主制度建設,就必須堅持好、完善好、運行好這一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這種重要制度載體作用,主要體現為:

一是建章立制、體現人民意志。制定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環境等各領域法規,依法討論、決定區域重大事項,切實保障人民參與管理國家各方面事務的權利,依法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比如,近年來省人大常委會以「小切口」形式分別開展了省科學院、中原農谷、省醫學科學院立法,及時把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上升為法規規範,為全省打造「三足鼎立」科技創新大格局提供了重要法治支撐。

二是推動執行、保障人民權益。通過開展執法檢查、聽取審議工作報告等形式,督促有關國家機關正確執行法律、有效行使職權;有關國家機關對人大負責、接受人大監督,認真解決人民群眾所需所急所盼,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比如,今年省人大常委會開展養老服務聯動監督,堅持邊監督、邊反饋、邊整改、邊提高,及時梳理並向有關部門交辦問題清單90條,推動養老領域問題解決,取得很好效果。

三是聯繫群眾、激發人民創造活力。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通過代表工作保持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讓人民的意見呼聲得到傳遞,讓群眾的智慧創造進入決策。比如,今年省市縣鄉四級人大共同開展「為人民履職、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動」主題活動,組織動員人大代表在全省發展大局中充分發揮優勢、積極擔當作為、有效帶動群眾。

李錚:下一步,在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方面,省人大常委會將開展哪些具體工作?

吉炳偉:今年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70周年,我們將以此為契機,認真落實《決定》和我省實施意見,進一步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

一是加強立法工作。對照中央、省委最新改革部署要求,審視現有法規結構和立法規劃,加強對立法方向、立法選題的研究謀劃和論證修改,儘快出台完善地方性法規制度體系的實施意見,力爭在本屆內基本構建起與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要相適應的、更加配套完備的地方性法規體系。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積極開展立法創新、切實提高立法質量,特別是要落實《關於健全改革和法治協同推進機制的意見》,進一步強化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以良法支撐改革、促進發展、服務民生、保障善治。

二是提升監督實效。聚焦黨委部署、人民期盼,選好監督議題,打好法定監督方式「組合拳」,用好「審議意見+問題清單+落實清單」制度,不斷提升對「一府一委兩院」的監督實效。認真總結監督工作中的經驗做法,結合全國人大對監督法的修改,適時修訂我省實施監督法辦法。把預算決算審查監督和國有資產管理監督、政府債務管理監督工作擺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強工作研究和力量整合,探索監督形式,推進聯網建設,強化跟蹤問效,推動同監察監督、審計監督等貫通協調,不斷完善相關機制、彰顯人大權威。

三是深化代表聯繫。加強代表工作能力建設,健全完善代表「雙聯繫」、列席常委會會議等制度機制,不斷拓展代表參與人大履職的頻度、廣度和深度。完善代表議案建議辦理機制,形成提出、交辦、承辦、督辦、反饋的閉環,促進各級國家機關加強同代表和群眾的聯繫。根據全國人大修改代表法情況,適時對我省實施代表法辦法進行修改。

四是完善自身建設。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完善有關人大組織體系、工作機制、議事規則方面的法規制度,完善論證、評估、評議、聽證制度,健全適合國家權力機關特點、更好體現民主集中制原則、充滿活力的組織制度和運行機制。加強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研究闡釋,做好人大宣傳、講好全過程人民民主故事,持續開展公民旁聽人大常委會會議、「走進人大」等探索,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優勢深入人心。

李錚: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明確要求「健全吸納民意、彙集民智工作機制」,應當如何具體落實?

吉炳偉:健全吸納民意、彙集民智工作機制,是新征程上各級人大常委會十分關注的重大課題。今年5月,趙樂際委員長來河南調研,專門就這一題目舉行座談交流、提出明確要求。除了前面提到的一些工作,還要重點抓好這幾項:

一是拓展9583個代表聯絡站功能,促進首批建成的214個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示範點建設規範化、管理制度化、使用常態化、運行數字化,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由「事」到「制」的提升。

二是大興調查研究,建設好基層立法聯繫點,完善法規草案公開徵求意見、公民參加調研座談等做法,不斷豐富人民群眾參與立法、監督等工作的制度機制。

三是認真研究處理公民、組織對規範性文件提出的審查建議,提高人大信訪工作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暢通線上線下民主民意表達渠道。

四是落實省委文件精神,在全省推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鼓勵、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各類基層實踐探索。

五是結合相關理論和實踐成果,研究制定健全吸納民意、彙集民智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本報記者陳小平整理)

省人大常委會深入開展「走進人大」系列活動,邀請社會公民、在校師生、港澳青年等來機關實地觀摩,沉浸式體驗全過程人民民主。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小平/攝

案例

身邊的民主生動的實踐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小平

「水錶應該裝牆上,裝地下容易受潮。」「還是裝地下好,俺門口巷子就半米寬,裝牆上碰到人怎麼辦?」……上個月,自來水公司計劃給商城縣赤城街道北街社區羅巷更換水管和智能水錶,為了水錶裝哪兒,小巷裡有了分歧。

「居民將問題反映到『紅色小院』,我們立即召集居民代表、轄區人大代表、議政代表召開『板凳議事會』共同協商解決。」8月12日,北街社區黨總支書記韓華告訴記者,最後,經居民申請,社區協調自來水公司和城管部門,對水錶進行了分類安裝,既圓滿完成了改造任務,又得到了群眾認可。

作為一條有著百年歷史的老巷子,羅巷居民多、棄管家屬院多、老舊街巷改造事項多等問題,時時考驗著基層治理能力。

為及時收集民意、化解矛盾、推動工作,北街社區在建立「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樓院黨小組」三級組織體系基礎上,以羅巷為示範點,選取3戶黨員中心戶的住宅打造了3個「紅色小院」。

「『紅色小院』為大家提供了固定的議事場所,讓『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多了個平台。」居民黃大媽對此讚不絕口。

從調解鄰里糾紛到垃圾清運,從飛線治理到人居環境整治……如今的羅巷,群眾遇事共商共議、群策群力,將人民當家作主具體、現實體現到生活的各方面。

而羅巷的故事,只是我省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的一個縮影。

在商丘,虞城縣人大常委會在城關鎮開展人大代表「逢六擺攤」聽民聲活動,做到「大政方針我宣傳,民生實事我幫辦,意見建議我收集,為民服務我當先」;在開封,龍亭區人大常委會探索「好事商量屋,代表來協商」工作機制,讓群眾帶著問題來,揣著滿意走;在焦作,博愛縣人大常委會開展「站點『吹哨』,部門報到」工作,讓群眾訴求第一時間得到回應……

全省各地,「站點問政」「板凳議事」「廣場夜聊」等一個個接地氣、聚人氣的民主實踐,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在中原大地落地生根,激發出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貢獻力量。

短評

堅定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丁新偉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就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確要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就要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加強人民當家作主制度建設,健全協商民主機制,健全基層民主制度,健全統一戰線工作體制機制,豐富各層級民主形式,把人民當家作主具體、現實體現到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各方面。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的旗幟。實踐證明,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追求民主、發展民主、實現民主的偉大創造,是黨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實踐創新的經驗結晶。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全面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全面推進,人民依法享有和行使民主權利的內容更加豐富、渠道更加便捷、形式更加多樣,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得到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得到更好發揮,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氣象萬千。

深入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示範點「規範化、制度化、常態化、數字化」建設,打造河南人大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特色品牌;創新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方式,完善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機制;深化和拓展「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完善基層民主制度體系和工作體系……河南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服務改革發展大局作為首要任務,把推進民主法治建設作為重要使命,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根本追求,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提供強力支撐。

中國式現代化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必須彙集全體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新時代新征程上,堅定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廣泛凝聚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我們定能開創河南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做出中原貢獻!

數說

著力提高立法質量

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成立以來,共審議省本級法規35件,通過其中的27件,審查批准設區的市法規53件。省科學院發展促進條例、省中原農谷發展促進條例、省醫學科學院發展促進條例……一系列創製性法規,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法治保障

著力增強監督實效

省人大常委會圍繞開發區改革發展、「三個一批」項目建設、省科學院重建重振、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發展養老服務」等重點工作,打好監督「組合拳」,持續強化跟蹤問效,讓人大監督更具剛性、更有實效

著力加強代表工作

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直接聯繫286名基層省人大代表,每月定期接待代表、到基層必訪代表。全省18萬餘名五級人大代表深度參與「為人民履職、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動」主題活動

著力拓展民主實踐

全省40個省級基層立法聯繫點、641個市級基層立法聯繫點充分發揮立法「直通車」作用

9583個代表聯絡站和214個省級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示範點已成為立法普法、監督議事、服務群眾、創新基層治理的重要陣地平台

9個設區的市、85個縣(市、區)、949個鄉鎮已開展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

去年以來已邀請1300餘人次參加「走進人大」系列活動,近距離感受全過程人民民主

(文字整理/陳小平 製圖/周鴻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4c6ff2bcccd5ecc059cd6c2d7f47b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