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 | 損耗——飼企利潤的隱形殺手!

2022-03-03   愛養殖的樂樂

原標題:降本增效 | 損耗——飼企利潤的隱形殺手!

2022年虎年春節一過,豆粕一個漲停版,給飼料行業來了一個開門紅。面對不斷高漲的原料價格,飼料企業也壓力山大。隨後各大集團、飼料企業紛紛發布飼料漲價通知,50-200元一噸上漲給養殖端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對於飼料企業來說,降本增效是一個永不過時的話題,面對如此暴漲的原料行情更顯的尤為重要。諸多企業在原料替代、非常規原料選用、優化原料結構及配方指標上花費了很大的精力,然而面對原料的不斷上漲,略顯力不從心。

今天和大家交流的是降本增效的另一個方向——損耗的管理。對於飼料企業來說,損耗發生在方方面面,是實實在在的卻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是飼料企業利潤的隱形殺手!

對於飼料加工企業,損耗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原料成品損耗

1、原料的直接損失:儲存過程異常、退換貨造成的直接損失,儲存及生產過程中原料跑冒滴漏造成的直接損失,裝卸、粉碎、冷卻、除塵工序以粉塵形式造成的直接損失;

2、原料水分損失:裝卸、儲存、粉碎、制粒、冷卻等工序過程;

3、成品水分與原料水分差值:季節性成品水分低於原料水分的損失部分;

4、計量管理不當造成的損失:地磅、配料秤、打包秤等計量設備因管理不當造成計量不準等不可估量的隱形損失;

5、人為或失誤導致的實際倉存與帳面倉存的差異。

二、生產管理損耗

1、生產及管理不當造成的損耗:計劃安排不合理、設備空轉、品種更換過於頻繁、中控調度不合理等等引起的損耗。水、電,煤(燃氣)損耗,回機料等人工的浪費。

2、生產設備易損配件損耗:軸承、錘片、篩片、環模、壓輥等。

單純說損耗,或許不夠直觀,給大家舉幾個例子,用數據說話:

例1. 卸車損耗,風吹日曬造成水分丟失,卸車過程原料污染無法使用,以每30噸一車貨物損耗20kg計算,損耗在0.66‰。月五千噸生產企業,年6萬噸,損失近40噸原料。

例2. 袋裝原料投料,包裝袋抖不幹凈,假設原料平均50kg一包,每條裝包殘留15g,損耗0.3‰。

例3. 易損件損耗,一條環模以8000元計算,使用不合理七八千噸報廢,每噸成本1元。如果合理使用能生產至一萬五千噸,每噸成本只需0.5元。

對於飼企來說,一般情況下,將損耗控制在5-8‰已經很理想,隨著精細化管理的推進,一些集團企業已經能將損耗控制在3‰左右,管理一般的企業在8-10‰左右,管理相對粗放、對損耗不夠重視甚至忽視損耗管理的企業則高達15-20‰甚至更高,至於那些管理鬆散甚至存在管理漏洞的企業,其損耗率甚至可以用百分比來計算。由此可見,由於管理和重視程度的不同,企業間損耗懸殊,如果能將損耗率提高10‰,以月銷5000噸、噸成本3000元計,年產6萬噸的飼料廠,可提高利潤大約180萬元!

那麼,在原料價格暴漲成本壓力巨大的當下,如何做好損耗管理,抓住這些隱形的損失,提高公司盈利呢?其實,從以上分析也不難看出,損耗管理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不僅需要企業主加強重視,還需要全面系統的數據報表及管控機制,需要通過記錄、評估、分析、整改、提升等一整套完善的作業方案來系統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