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圈社&道哥說車 麻建宇】「新官上任三把火」古來有之,但如邱現東這般燒的快且準的,不多!
8月31日,邱現東走馬升任一汽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至今僅月余,但一汽集團的組織、人事調整已經大幅度拉開。繼9月19日一汽紅旗官宣營銷管理體系調整後,10月8日,中國一汽再度宣布以紅旗為核心的一系列人事調整。
此次人事調整涉及非常廣,包括一汽紅旗、一汽奔騰、一汽奧迪等多個子公司的多個關鍵崗位。這其中,一汽紅旗毫無疑問被當成了重點對待,除了營銷管理體系的重塑之外,還出現了一個聚集了「天花板」級管理層的紅旗品牌運營委員會。
至於一汽奔騰、一汽奧迪也出現了明顯的調整。從調整對象來看,一汽紅旗經過了幾年的發展已經進入了瓶頸期,一汽奔騰則缺乏起色,一汽奧迪面臨著新能源弱勢的困境。邱現東升任後的這一輪人事調整似乎有著極大的針對性。
當然,由此也不難看出,邱現東不愧是經歷了一汽集團發展的人物,對集團足夠熟悉,燒起火來就是快。而按照這種快節奏的調整方式,邱現東的火會不會快速燒到包括一汽-大眾、一汽豐田等板塊,讓一汽集團全體步入新節奏呢?
滿配紅旗 極速能否爆表
作為一汽集團乃至中國汽車產業最具象徵性的品牌,一汽紅旗毫無意外的成為此次一汽集團調整的重點。前不久,一汽集團對紅旗品牌營銷管理體系進行了調整,架構上,此前的中國一汽營銷創新院、紅旗營銷中心、紅旗新能源營銷中心已經實現"三合一"的整合,整合為紅旗新營銷中心。
新營銷中心的負責人由一汽紅旗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王勝利擔任,紅旗旗下「紅旗金葵花」、「紅旗新能源」、「紅旗節能車」三大子品牌的負責人分別由胡紹航(原一汽集團辦公廳副主任)、肖肖(原紅旗新能源營銷中心常務副總經理)和王浩(原捷達品牌事業部總監)擔任,原任中國一汽營銷創新院副院長楊海嵐負責整合後的用戶運營中心,作為大中台為上述三個子品牌賦能。
緊接著,10月8日的新一輪調整中,一汽集團又給一汽紅旗帶來了一個極盡奢華的天團,現任中國一汽黨委常委兼副總經理的劉亦功,將額外擔任新成立的紅旗品牌運營委員會總裁,另外兩位集團副總級別的周治平、梁貴友則兼任執行副總裁,甚至這一團隊中還有柳長慶、張永訓、高璞、門欣四位副總裁。
「一個品牌這麼多集團高管管著,會不會造成政出多門,下面執行人員無所適從呢?」中歐協會智能網聯汽車分會秘書長林示顯得有點擔憂。
《財圈社&道哥說車》編輯認為,如此高規格的高管團隊陣容,一汽集團對一汽紅旗的重視簡直不要太明顯。而年輕能幹的營銷幹將與相對持重的紅旗品牌運營委員會成員的配比也不可謂不科學,在此背景下,一汽紅旗會不會以此為基點展開一場深入的變革,將前幾年的快速奔跑變成極速奔跑,不由令人期待。而事實上,現在的一汽紅旗也的確到了作出相應調整的時刻。
2018至2021年,一汽紅旗銷量從3.3萬輛跳躍至超過30萬輛,發展增速堪稱行業奇蹟,不過,隨著這兩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一汽紅旗明顯進入了銷量增長的瓶頸,且就今年前八個月純電動車型銷售3.45萬輛的狀態看,一汽紅旗亟待做出新一輪的改變。
但需要提到的是,一汽紅旗前幾年的快速增長與一汽集團集中資源的投入不無關係,而再來一輪,對一汽集團來說難度或許不會小。此外,今年年初,紅旗品牌宣布將推動旗下所有車型電動化,目標2025年實現總銷量達到100萬輛級,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50萬輛。完全複製此前的路徑,效果未必理想。
自東風與一汽換防就參與一汽紅旗「復興」的邱現東想必也知道其中道理,由此或許才有了上述堪稱科學的架構和管理層配比,而他們也需要為一汽紅旗找到一條更有效的發展路徑,以達到日後的銷量目標。
一汽奔騰/奧迪相繼調整 後續的火會繼續燒嗎?
在此輪一汽集團人事調整中,一汽奔騰、一汽奧迪也是相對明顯的板塊,而它們與一汽紅旗一般都需要立竿見影的成績。
就一汽奔騰而言,一汽奔騰轎車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楊虓出任一汽奔騰轎車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中國一汽主持供應採購部工作的孔德軍升任一汽奔騰轎車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這樣的調整雖不及一汽紅旗的轟動,但結合一汽奔騰年內的動向,卻也是一汽奔騰做出改變或者要更爭氣的信號。
年內,一汽奔騰引入了除一汽體系之外的另一家投資者——江蘇悅達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由此也產生了來自股東各方的共計51.6632億元增資(其中悅達1.6632億元對應1.9741%股權)。據官方消息,此次增資所募集到的全部資金,將主要用於新能源產品的研發、生產以及市場推廣,加速一汽奔騰的新能源轉型。
回顧一汽奔騰的過往,其似乎一直沒有得到集團的資源「傾斜」,發展也不溫不火。在新能源轉型的大趨勢下找尋機會,對於此時的一汽奔騰來說極為重要。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一汽集團打算改變一汽紅旗過去的發展模式,那麼一汽奔騰得到更多資源支持的機會也會更大。只是對於一汽奔騰來說,明確自己的定位或許也很重要,畢竟如果一汽集團需要平民品牌,那麼一汽的平民品牌必不會是紅旗。
至於一汽奧迪,涉及崗位雖不多,但一汽奧迪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副總經理職位的輪換卻較為格外引人關注。孫惠斌任期已滿,在中國市場發展最複雜、新能源車轉型最快的四年中穩住一汽奧迪局勢並為一汽奧迪電動化轉型做出了一定的基礎布局。不過一汽奧迪的壓力並不會因此而減少太多,奧迪銷量平平的新能源產品矩陣以及薄弱的本土化能力不足以讓一汽奧迪擁有一個好的基礎。
李鳳剛作為繼任者,手裡的牌是一汽奧迪現階段並不景氣的電動車型矩陣,面臨的是維持燃油車基本盤、進行新能源領域突破的難題,甚至還要思考一汽奧迪和上汽奧迪角力的問題,挑戰不可謂不大。需要提到的是,作為80後當打之年的汽車人才,李鳳剛在技術、營銷甚區域銷售方面都有著豐富的經驗,若隊友升升級,打怪或許會簡單很多。
目前來看,無論是一汽紅旗、一汽奔騰還是一汽奧迪都處於需要做出進一步成績的階段,而一汽集團將此輪調整重點先放到上述三家子公司也說明了此輪調整具有一定針對性。當然,結合邱現東升任僅月余就能搞出這麼「准」的調整,也不得不嘆服一句:到底是熟,上手就是又快又准。
此次變革之前,一汽集團已經多次召開戰略研討會,邱現東強調,中國一汽要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堅持合作共贏,加快電動化轉型,突出效益效率,做到全力以赴。並提出了中國一汽未來的發展目標——把中國一汽建成用創新的產品和服務不斷創造價值的移動出行科技公司。
接近70後的邱現東正值年富力強的時候,有的是精力和時間甩開膀子干,後續的一汽-大眾、一汽豐田、一汽解放等會不會也出現相應的調整,以呼應一汽集團的發展目標呢?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