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你不如直接回去拍XX片

2023-05-24     電影派

原標題:王晶,你不如直接回去拍XX片

只能說不愧是王晶。

一出手就是年度炸裂之作。

這場面你不說,以為點開的是XX片...

而且這種橋段在劇中還不少。

具體有多誇張呢?

就是誇張到已經有人看不下去,向電視台舉報的程度。

所以到底拍的是啥?這麼離譜?

其實還是王晶最拿手的那一套: 紅燈區的故事。

在宣傳時,打的旗號就是 港版《華燈初上》。

陣容有兩大看點:

第一當然是王晶回巢tvb,擔當此劇的編劇和製作人。

第二則是主角請來了許久不見的陳法蓉。

她將在劇里聯手一眾大小花,演繹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萬國城」中。

上演的一幕幕明爭暗鬥與愛恨情仇。

這個介紹聽起來是不是很有老港劇的風味?

確實。

派爺追了7集下來,那tvb質感確實夠味。

可問題也在於此。

好像他們真的拍了一部,應該出現在上個世紀的作品——

作為一部時代劇,首先當然是要交代故事的時代背景:

話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經濟騰飛。

讓尖東成為了一個紙醉金迷的地方。

而「萬國城」,就是這裡最有名的夜總會。

裡面有超過一千名的舞小姐。

在當時,一般白領的月薪只有五千到兩萬。

而最紅的舞小姐,一個月能從客人身上賺到幾十萬。

單看這個背景,確實是一個有趣的切口。

夜場的行業暴利,再加上形形色色來此享樂的人。

很容易成為一個老香港的縮影,以此為出發點進行一些更大的思考與討論。

可《一舞傾城》並沒有在此 大做文章。

它只是把這當作一個舞台。

老故事,換了個新瓶子裝而已。

要問派爺看這部時的第一感受。

絕對還是 tvb的「老練」。

他們真的太會操弄自己擅長的元素,讓觀眾看下去。

就比如開頭幾集。

其實就是在展現舞小姐的日常生活。

但硬是拍出了一種職業劇的感覺。

沙拉姐 (陳法蓉飾)是萬國城大名鼎鼎的38組的媽媽桑。

Monica (蔡潔飾)是她手下的王牌。

那麼既然是王牌,肯定很搶手,而搶手就會有衝突。

於是第一集就出現了黑幫通過折磨其他舞小姐,來要挾Monica陪酒的情節。

這時候就輪到沙拉姐展現專業性了。

作為媽媽桑,她得八面玲瓏,要把客人安排好,也不能讓自己的小姐吃虧。

怎麼做?

先示弱,服軟,能救一個是一個。

然後花錢平事。

能用錢解決的事,就不叫事。

如果對方軟的不吃呢?

那就來硬的。

由於沙拉姐的男朋友曾是當地團體的幹部。

講義氣替人頂罪,坐了十幾年的牢,十分有威信。

所以在這片混的,是人是鬼都得喊她一聲「青龍嫂」, 都得敬她三分。

這時常能在工作中幫她暫時爭取幾分鐘的時間。

但她也知道尊敬不能當飯吃,只能唬住一時。

所以她又馬不停蹄跑到了所謂的「文明人」客人那裡。

拆東牆補西牆先解燃眉之急。

一頓撒嬌好言好語,借來Monica的十分鐘,換去安撫混混。

誰想這混混出爾反爾,得寸進尺。

直接鎖門強行霸占Monica。

怎麼辦?

敬酒不吃吃罰酒。

那就叫看場子的來咯, 用拳頭說話。

最後的最後,再順手賣個人情。

不讓事鬧的更難看, 完美收場。

一次矛盾,拍的一波三折。

立住沙拉姐圓滑處事形象的同時,也讓她與男友這條暗線的劇情登場。

這是一種很有效率的敘事節奏。

但你回頭想想,其實這個情節不算高明,也不算多合理。

可你在看的當下其實很難馬上反應過來。

而這就是所謂的,tvb的「老練」。

一種對於敘述技巧以及「吸睛點」的爛熟於心。

甚至稱得上是一種詭計。

細數剛剛出場的元素,除了大標題夜總會。

是不是還出現了黑幫元素,然後是兄弟情。

你再往後看,還會出現一位姚子羚飾演的臥底警察。

她來萬國城臥底當實習媽媽桑的原因,是有人舉報這裡販毒。

而販毒這條線,又和沙拉姐男友頂罪那件事有聯繫。

你看,熟悉的警匪臥底也來了。

這些都是港劇慣用的類型,簡直是齊活了。

所以你說能從這部劇中看出老港劇的味道。

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因為它拍的就是那些東西。

然後問題也隨之而來: 為什麼2023年,會拍出質感這麼「舊」的一部劇?

最明顯能反應《一舞傾城》中陳舊的地方。

派爺覺得就是整部劇對於「舞小姐」這個職業的態度。

它很奇怪,很曖昧。

它擺出了一副「新」的姿態,卻因為擰巴更暴露了守舊的觀念。

於是編劇就一直在兩種態度里反覆橫跳,前後矛盾。

在觀劇的過程中,你明顯能感覺到它在努力把舞小姐劃分為兩類。

也就是劇中提到的 「金魚」和「木魚」。

她們的區別在於是單純陪酒唱歌,還是會跨過那條線。

而這麼寫的目的就是在不斷強調一件事:

希望不要污名化「舞小姐」一詞。

她們很多人都是因為生活所迫,來這裡討口飯吃,賺的是正當錢。

這是那個「新」的視角,也是有討論價值的。

是觀眾所期望看到的。

通過這樣一個有爭議的職業為引子。

來探討背後的人物經歷、創傷。

再擴充到那個時代下的女性困境。

那《一舞傾城》的故事將會很豐滿。

可問題是, 「去污名化」這一個概念,編劇並沒有徹底執行。

你還是隨處可見充滿偏見的台詞,而且是從舞小姐自己的口中說出來:

「到時候你有三四個房子在手上,誰管你的錢是怎麼賺來的?」

「真希望你男朋友快出來,你就不用做這行了。」

潛台詞還是: 做這一行賺的錢,都是不正常的。

可在另一方面,劇中又極力把「舞小姐」粉飾成一個很積極正向的職業。

甚至工作還很快樂。

以至於出現了媽媽「好心」逼自己女兒為娼的情節。

這個女兒名叫KK,有個爛人繼父。

不但家暴這個媽媽,還試圖性侵KK。

她想帶著一家人逃離,於是好心的同學就把KK介紹給了沙拉姐。

這時魔幻名場面又出現了——

38組的各位圍成一桌,勸KK來萬國城當舞小姐。

而且是發自真心的。

但KK年紀小太青澀,決定回家先問媽媽。

誰想媽媽直接含淚自曝:自己也曾是舞小姐。

一頓訴苦完,畫風一轉。

跟著也開始極力支持自己的女兒去應聘。

還打雞血: 你要去做,就要成為最紅的一姐!

如果真的用心做,你一定能賺到錢!

就是說,你自己也是吃過陪酒苦的人。

怎麼還會這麼積極地把女兒往火坑裡推?

到這裡的重點已經不是「舞小姐」污不污名化的問題了。

是你劇情設定直接開始分裂矛盾了。

並且後面當KK反擊,對媽媽說要不你去和富翁上床的時候。

這個媽又情緒失控到扇KK耳光,不還是雙標嗎?

細數KK這條線的設定:

家暴,繼父性侵未遂,逼良為娼。

多現實主義的元素,可惜都被扁平化處理了。

沒有深挖,也不想深挖。

只是當作情節的推動器。

甚至還在全劇童話化「舞小姐」的氛圍中,增添了魔幻色彩。

真的離譜。

而《一舞傾城》中的「新觀念」輸出。

也就大多停留在以上這種程度了。

表現形式就是讓沙拉姐化身知心大姐姐。

排解心事的同時爆出幾句過時的名言,僅此而已。

總結就是兩個字—— 敷衍。

眾所周知,王晶拍東西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論。

全盛時期不僅是「快」字當頭,還極易出爆款。

如此高性價比,讓他成為了許多投資人的香餑餑。

而這套方法論,你依稀還能從 這部《一舞傾城》中看到。

只不過呈現結果是: 不用心,不在乎。

劇集上線的頭幾天,除了對於「三級」場面的熱烈討論。

剩下的都在吐槽本劇的廉價感。

一個是年代感的穿幫。

比如前一個鏡頭明明拿的還是大哥大。

下一個鏡頭牆上居然有智能觸控?

而且退一萬步說,這個家的裝潢哪裡看得出是八十年代了...

劇中還喜歡用那種dv質感的鏡頭作為轉場。

以此塑造時代感。

但下一秒這個極具影樓風的場景。

又讓人懷疑是不是到了什麼香江風情街。

這還是小事,更出戲的是情節設置。

完全就是在套公式。

什麼火,什麼有用,就寫什麼。

而且還不是現在火,是王晶那個年代火的情節。

不然不能解釋為什麼在2023年。

你還能看到因為看鬼片,而撲到男人懷裡這種幼稚的戲碼。

主角團的各位,人設也是典型中的典型。

沙拉姐和Monica來萬國城的原因,都和男友脫不了關係。

然後Monica作為萬人迷,當然少不了有忠犬暗戀。

結果又遇到天降的臥底女警,陷入三角關係。

這樣的三角關係,當然也不止一組。

總之就是像一個被輸入了幾百部tvb學習的AI,寫出來的劇本一樣。

唯一能稱道的,依舊還是港劇中對那種「有難同當」的義氣塑造。

無論是主角團的沙拉姐。

還是作為競爭對手的魚蛋媽。

在面對裁員時「要走一起走」的硬氣。

才是讓派爺真正回味到老港片風骨的時刻。

說到底,王晶不是沒有能力的導演。

也並不是想讓他拍出多深刻,多文藝的作品。

而是就單論「舞小姐」這個題材,他也應該能拍的更精彩更好看的成品。

只很明顯,他不願意,也不想那麼拍了。

就像《一舞傾城》。

他把80年代所有舞小姐的困境,都粗暴歸結到了「遇人不淑」。

時代,僅僅成為了一個舞台,一個畫布。

來拼貼他用經驗總結的過時的流量密碼。

這不是港味情懷,這只是在擺爛。

而情懷,也總會有消耗殆盡的一天。

不過也許,王晶對這也不在乎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46692417364e15dd6d24093774fa4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