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耗資2000多億,買下26國不要的「廢地」,如今成為寶地

2022-03-08     李藝南

原標題:我國耗資2000多億,買下26國不要的「廢地」,如今成為寶地

商鞅在《商君書·更法》中曾寫道,「愚者暗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

我國講究的是未雨綢繆,所謂智者,就是在成功之前,就已經有所預見,他們不會對成功帶有僥倖的心理,而是深謀遠慮,在事情發生之前,就已經有了判斷,隨後制定出可行的方案,這樣才能更容易獲得成功。

我國是十分有先見的國家,做好了相應的規劃才去行動。當年,我國耗資兩千多億,買下了二十六個國家不要的廢地,如今這裡已經成為一塊寶地。

目前,各個國家都十分重視石油,石油作為重要的戰略物資,各國都十分注重其開採權。我國也出現了很多油田,但我國的人口很多,因此即便石油儲量很多,也無法滿足國內的需求。如此一來,我們每年都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的石油,來保持國內石油的運行,而長時間將石油資源掌握在別國手中,勢必會使自己處於被動,因此我們開始在世界範圍內,尋求石油地,以保證我們石油來源的穩定性。

當然,世界其他的國家也都深知石油的重要性。據悉,在哈薩克的沿岸,有一個油田叫卡莎甘油田,這個油田在剛被發現之時,引來不少國家的重視。然而各國最後慢慢地放棄了開採,眼見這裡無人爭搶,我國順理成章地拿下這一油田,而這一油田起初並不被各國看好,後來,卻讓美國和日本等國家都感到後悔。

原來,這個油田的地理位置不好,該國的重工業非常落後,由於外部環境,讓很多國家並不看好它,最終我國看到這裡有長遠的利益,並且順利的從哈薩克中拿下了這個油田,該油田對我國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和作用。

如今卡莎甘油田被稱為世界第二油田,現在該石油的儲存量已經達到350億桶。專家估計,這裡的石油儲存數量大約達到40,000億左右。當時,我國在拿下這塊油田的時候,也遇到不少波折。2000年的時候,這一油田就已經被發現,然而該地環境很複雜,並且壓力巨大,加之附近的海岸線原因,導致天氣時好時壞,並不穩定,誰也無法保證這個天氣可以順利地開採,因此美國、日本等國家見狀紛紛放棄,不想開採。

隨後,各國都以開採成本太高等緣故,放棄對該油田的關注。據悉,當時美國已擁有這座油田的8.4%股票,可得知這裡的地形複雜,氣候惡劣之後,便不想再競爭這一油田。各國也和美國一樣,紛紛選擇退出。面對這種情況,我國就順利拿下了這座油田,並且用2000多億元成功地獲得該油田的開採權。如今,我國已經憑藉先進的技術,在開採這裡的石油,並且達到了量產。

目前,我國在這裡每天都可以出產4萬噸的石油,未來我國的技術還將越發地成熟,預計每天能采出150萬噸的油田,這些石油數量龐大,而我們更是為哈薩克建立起了石油運輸管道。如此一來,每年這裡都可以為我國輸送2,000萬噸石油。此外,該地石油也富含天然氣資源,可以彌補我們其他方面的不足。如今,各個國家看到我國對該石油的開採以及這裡的天然氣資源等,都悔不當初,奈何他們已經選擇了放棄,只能無奈地看著這一現狀。

卡莎甘油田的開採難度確實很大,當年各國的技術並不先進,很多國家都選擇了放棄,然而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機遇和風險應成正比,如若,不願意迎接挑戰,那就無法得到機遇。目前,我國急需解解決石油問題,而卡莎甘油田的開採,也為我們解決了石油的困境。如若未來局勢發生變動,我們也不會受制於人。

「明者遠見於未萌,智者避危於未形。」——《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深謀遠慮,有遠見的人,往往會比別人獲得更好的機會。老祖宗早就告訴我們,做事情要有長遠的眼光,擁有廣闊的格局,才能使自己得到更大的發展。在各項技術都不發達的情況下,我們能夠逆流而上,彰顯出中國人不畏艱辛、吃苦耐勞的勇猛精神。當然,這也彰顯出中國人高瞻遠矚的大智慧,正是因為這份智慧,才讓我們擁有了這座石油的開採權,並讓我們的各項事業都蒸蒸日上,使得今天的中國,不同於往日。

參考資料:

商鞅《商君書·更法》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45846d7c98214143729646f3ee0cd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