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歲,惹狗嫌」,乖寶寶變得叛逆又自大,家長該怎樣引導?

2022-08-14     糖果媽媽

原標題:「七八歲,惹狗嫌」,乖寶寶變得叛逆又自大,家長該怎樣引導?

糖媽和身邊的家長接觸久了,發現每一個階段他們都有不同的心境,相比之下小學生的家長比較暴躁。

原本很多人將「我的寶貝兒真好」掛在嘴邊,可面對七八歲的孩子時,總是忍不住說「煩死了」。

老一輩人常說孩子七八歲惹狗嫌,這不是在貶低孩子,而是形容孩子在這個年齡段的常見狀況。

孩子變得叛逆又自大,寶媽不知怎樣教訓他

朋友小芙曾堅決反對打孩子這種教育方式,對孩子一直是溫溫柔柔的,許多家長表示做不到。

可當孩子上了小學後,小芙教育孩子的方式發生很大改變,不僅脾氣變得暴躁,甚至有時想對孩子動手。

一次大家在一起聊天,她忍不住吐槽孩子好像變了個人,每天都在惹她升級,在外面經常惹禍,變得叛逆又自大,甚至有些討厭。

一旁的老人笑著勸小芙,七八歲的孩子「惹狗嫌」,跟他們生氣犯不上,得想辦法解決問題。小芙聽到「狗都嫌」這三個字,並沒有生氣,反而覺得特別形象。

為何孩子原本很好管教,到了七、八歲就會變得有些討厭呢?這些常見的表現,看看你家娃有沒有做過?

七八歲的孩子,通常會做哪些讓父母討厭的事?

7歲左右是孩子的第二叛逆期,也被稱為兒童叛逆期,往往出現在小學階段。孩子們認為正常的事,在家長眼中非常討厭。

1)開始頻繁地「頂嘴」

大人說一句孩子能頂十句,這是孩子在兒童叛逆期最常見的一種表現,孩子似乎以頂嘴為樂趣。

小一些的時候不聽話,最多是說「不」然後躺在地上打滾。對七八歲的孩子說一句,他會想各種話術來反駁,甚至故意氣家長。

糖果在兒童叛逆期中,最先出現的就是頂嘴這一行為,糖媽深有感觸。

2)過於自信,有些自大

孩子小時候,家長都希望他可以自信一些,可七八歲的孩子通常是過於自信,有些自大的表現。

他們覺得自己什麼都會,什麼都可以,取得一點小成績就驕傲得不行。不再需要家長幫助,有時還會嫌棄大人做得不好,讓家長覺得自己很沒面子。

面對七八歲的孩子,更難接受親子關係上的變化

作為家長來說,被孩子需要和依賴是幸福的,就算麻煩一些也無所謂,而在孩子第二叛逆期時,最頭疼的事情還是親子關係岌岌可危。

一方面是因為家長不知道怎樣管教,經常發生爭吵,另一方面是孩子不再像從前那樣賴著大人。

當家長還在捨不得,糾結要不要跟孩子分房睡時,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主動提出需要自己的空間。

不希望家長過問太多事情,不喜歡爸爸媽媽進自己的房間之前不敲門,讓家長覺得親子關係變淡了。

其實親子之間是沒有什麼深仇大恨的,這一階段的孩子拒絕和父母親近,主要是因為他們長大了需要另一種相處方式。

處於兒童叛逆期的孩子,並不是像表面上那樣不聽話或自大,他只是想證明自己長大了、變強了。

家長想繼續用大人的身份去壓制他,是沒有效果的,教育方式需要做出改變。

孩子到了「惹狗嫌」的年齡,家長巧用「心理戰」

老一輩人這樣說,孩子並沒有貶低的意思,更多的是一種無奈和恨鐵不成鋼的感受。

其實只要抓住這個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去理解他們的想法,巧用「心理戰」去教育他還是很容易的。

首先,接受孩子的觀點

現在這個孩子的理解能力增強,同時進入小學掌握更多的知識,接觸到更多的人,懂得的事情比小時候多了。

孩子為自己的進步感到開心,覺得掌握了一個小知識點後特別厲害,家長不妨靜下心來聽聽孩子都學會了什麼,也許他說的確實有道理。

如果孩子比從前他進步了,就要認可並誇獎,但同時也要告訴孩子,還有更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其次,大人也要尊重孩子

嬰幼兒之所以特別聽話,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認知不足,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能力弱,比較依賴大人才能生存下去。

等到孩子漸漸長大,思想成熟了能力越來越強,就不會再壓抑自己的想法,選擇和大人講道理。

家長要承認,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大人對孩子錯。批評孩子時論事不論人,不貶低他們的人品和尊嚴,孩子還是樂於接受的。

糖果媽媽心裡話:

培養一個孩子,不是把他操控在自己的手中,而是做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像燈塔一樣的導航。

家長覺得七八歲的孩子不好管教,首先要放平靜心態別覺得煩,而是根據孩子的變化,去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

【今日話題】大家的孩子在七八歲時有什麼表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3b885cac62e3f8a15c57eb949bce1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