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達科沃斯通過大量的研究和調查發現:
「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不是智商、不是情商、不是人脈、不是天賦,而是一個人堅韌不拔的能力。」
是的,人生如同馬拉松,前半程靠天賦,後半程靠的是強韌性。
所謂強韌性,就是面對逆境、矛盾、挫折和失敗等各種壓力的挑戰下,依然能積極復原,回歸到正常的狀態。
因此,強韌性是每個普通人逆風翻盤的隱形槓桿。
人生在世,向來都是泥沙俱下,鮮花與荊棘並存,唯有活出生命的韌性,才能積極與生活周旋,最終成為這個時代夢想和奇蹟的創造者。
有兩個人在沙漠中迷路了,他們都只剩下半瓶水。
一個人開始焦躁,悲切地說:「慘了,只剩半瓶水了。」
另一個人說:「太好了,在這大沙漠中,還能有半瓶水飲。」
兩個人對事情的心態不同,結果也截然不同。
前者倒在離水源僅有幾百米的地方;後者卻憑藉半瓶水走出了沙漠。
其實,這兩個人,就如我們生活的縮影。
消極心態,看到是困境;積極心態,看到是坦途。
提起演藝界的黃渤,人人皆知。
他有極高的天賦,一直也渴望在演藝這條路上發光。
初中畢業不久,他簽約了太平洋唱片公司,與他一起簽約的還有毛寧和楊鈺瑩。
可是,他的顏值和身材,讓他淪為了楊鈺瑩的伴舞。
他想:
「要想走得遠,走得穩,不該局限於眼前,要嘗試尋找突破。」
不久後,他離開了太平洋唱片公司,孤身闖蕩北京,做起了酒吧的駐唱歌手。
在這裡,他認識了周迅、滿文軍、沙寶亮這些朋友。
然而,朋友們一個個都成為萬人追捧的歌手,還是只有他,被冷落,被嘲笑沒天賦。
他沒有被流言蜚語所擊退,依然默默無聞地堅持在酒吧里駐唱。
他堅信:
「沒有人能把自己變得越來越好,唯有自己堅強的心力。」
終於,他積極樂觀的態度和那百折不撓的精神打動了導演寧浩。
從此,他的人生大放光彩,拍的戲越來越多。
2009年,他憑藉電影《鬥牛》的精彩表演,贏得影帝的桂冠。
村上春樹說:
「每個人的天賦和際遇不同,當你選擇開始做一件喜歡的事情的時候,並非都是坦途,有鼓勵,也有打擊,但既然喜歡,並且享受著,就一定要堅持下去。」
既然是生活,就少不了酸甜苦辣;既然是人生,也少不了人情冷暖。
有時,困擾我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的態度。
正所謂: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其實,萬事萬物皆有裂痕,那是陽光透進來的地方。
水再渾濁,長久沉澱,依然會清澈;人再愚鈍,擁有積極心態,一樣能改寫命運。
一個人的心態,決定他所看到的世界,心之所向,便是陽光,無所畏懼,便是遠方。
人生就是一場自己與自己的較量,唯有接受世間的變化無常,持有積極的態度,讓積極擊敗消極,讓勤奮擊敗懶惰,讓韌性擊敗脆弱,方能把不忙不閒的工作乾得出色,把不咸不淡的日子過得精彩。
巴頓將軍曾說過:
「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行走世間,我們無法支配自己的命運,但可以支配自己對命運的態度。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深處低谷與逆境中,你有復原能力,就能抵禦生活中的暴風雨。
有這麼一位成功女士,她叫雪莉.桑德伯格,被媒體稱為Facebook的第一夫人。
同時,她還是福布斯上榜的前50名最有力量的商業女精英之一。
這樣出色的女中豪傑,她也有著一段倍受煎熬的低谷期。
她在《另一種選擇》一書中,講述了自己最難熬的那些日子。
那一年春末,她和丈夫為朋友慶生時,丈夫突發疾病,不幸逝世。
這個意外給她帶來了致命的打擊。
因為這已經是她第二段婚姻了,而且丈夫與她三觀完全契合,彼此相互欣賞、相互成就。
每當她沮喪時,丈夫能保持冷靜;每當她焦慮時,丈夫也能給她提供最好的情緒價值,當她在工作中不知所措時,丈夫還會幫她理清思緒。
在她眼裡,丈夫就是她的左膀右臂、她的精神支柱。
可是,丈夫突然離去,讓她不知所措。
從那以後,她被痛苦侵襲吞噬著,她責怪自己,如果多關注到丈夫的健康情況,及時發現,就不會發生不幸了。
可是,越是責備自己,心裡越難過,她整日以淚洗面,徹夜難眠,整個人看起來萎靡不振。
過了一段時間,她想:「為了孩子,我必須得站起來;為了生存,我要勇敢邁出這一步。」
於是,她漸漸走了出來,也開始了全新的挑戰。最後,成了商業界的女強人。
經濟學上有個著名的拐點理論:
「任何一段上升趨勢的開始,一定都是從位於最低處的某個點延伸開來的。」
世界上有一種厲害的人,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奮力向前。
人這一生,就是相聚與離別,得到與失去的過程。
你會發現,誰也逃不開被生活捶打。
有時,生活會給你當頭一棒,讓你墜入困境,陷入迷茫。
面對生活突如其來射來的利劍,我們會受傷,會留下傷疤;與其躺平任嘲,不如在低谷里蟄伏。
生活的本質不在於永不跌倒,而是跌倒後總有復原力爬起來。
人世間,總有風霜雨雪,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唯有磨練心性,增強復原力,才有機會再次出征。
曼德拉說:
「生命中最大的榮耀不是從來沒有失敗,而是每次失敗後的不斷奮起。」
人生就像一根彈簧,你如果不給它施壓,它就會紋絲不動;但如果你不斷地壓縮它,它就會躍然跳動。
在人生的沉浮里,我們也應該像彈簧一樣,內心保留一股韌性,才能抗住生活的重壓。
想要在生活中井然有序,不妨試試從這兩個方面改變:
第一,提升積極的心態
羅曼.羅蘭說:
「如果一個人能讓自己經常維持像小孩一般純潔的心靈,用樂觀的心態做事,用善良的心做人,光明坦蕩,那她的一生一定比別人快樂得多。」
心態決定命運,擁有好的心態,才能擁有好的人生。
一個心中有光的人,是允許一切發生。
他們深知:不和往事生氣,因為它已過去;不和現實計較,因為生活還要繼續。
成長就是要學會和自己和解,拒絕自我貶低,儲存快樂時刻。
即使前路未知,也要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不斷朝自己的目標努力靠近。
生活中,我們可以把一個大目標,拆分成可以列進日程的小目標,拆分到馬上可以去執行為止。
同時,先完成再完美,別給自己設限,因為行動比什麼都重要。
有了積極的心態,就能為我們生活增添活力,為生命提高韌性。
正應了有句話:在心裡種花,人生才不會荒蕪。
人生路途中,只要你不頹廢,一直悄悄醞釀著積極的好心態,堅持善良,一路向前,就沒有到達不了的遠方。
第二,增強復原力
很喜歡一句話:
「當所有人認為你只有死路一條的時候,而你卻能起死回生,重建光明。」
人生不易,一個人最頂級的能力,莫過於跌入低谷的復原力。
在這個變化無常的世間裡,你有這樣的經歷嗎?
你突然被公司裁員、突然遭到伴侶的背叛、突然遭到朋友的離別。
當我們身陷困境時,不妨直面逆境,磨鍊心性,相信任何變化都是人生的一部分。
花會沿路盛開,我們未來的路亦如此,所有經歷的困境都會是未來驚喜的伏筆。
與其內耗,不如接受。
接受世事無常;接受孤獨挫敗;接受突如其來的無力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從而調整好自己的狀態,用成長型的思維看問題,破除眼前的迷障,找准重新前行的力量。
寫在最後:
達爾文說:
「生存下來的也許不是最強大的生物,也不是最聰明的生物,而是能夠適應環境變化的生物。」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唯有修煉好自己的內心,才能在餘生的歲月里,做個有韌性的人。
就算崩潰過、受傷過,依然積極向上復原,相信前路一片光明。
人生道阻且長,願我們都能做一個高韌性的人,心態積極陽光,生活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