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黃渤的《學爸》才明白,雞娃永遠是普通人的無奈之舉

2023-08-22     迷影生活

原標題:看了黃渤的《學爸》才明白,雞娃永遠是普通人的無奈之舉

由黃渤監製並擔綱主演的電影《學爸》已正式登陸院線,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這部影片集結了閆妮、萬茜、張鈞甯、張子賢等一眾實力派演員,以喜劇的形式講述了以雷大力與雷小米父子二人和其他三組家庭在孩子教育上有笑有淚的生活故事,展示了當下我國家庭在孩子教育問題上所產生的種種現象和喜樂憂愁。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每家每戶關心的重點話題,牽動著每一對父母的神經,為了讓孩子收穫更好的教育有一個更好的前程,都是苦心孤詣絞盡腦汁地想辦法。

而近年來我國教育領域中出現的如「雞娃」現象、針對教育培訓機構的整改、初升高的分流等一系列政策也是每家每戶的熱議話題。可以說在當下這個時間推出這部電影,也體現了製作方在現實意義層面上的考量。

影片中以幾組家庭群像展示了當下不同家庭面對教育問題時的狀態風貌。

黃渤飾演的喪偶的單身爸爸雷大力是一個經營了一家小洗浴中心的小老闆,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一直是隨遇而安,希望孩子快樂成長就行。

脾氣火爆的火嫂(萬茜 飾)和雷大力的朋友、逆來順受的火哥(張子賢 飾)一家則是在火嫂的主導下瘋狂雞娃,甚至在家裡造了一個「學習監獄」。

而閆妮飾演的帶著一個女兒生活,條件尚可的單親媽媽也是通過給孩子報各種特長班,希望孩子能憑藉另一條路得到進入優秀小學的名額;而雷大力生活在上海的小姨子(張鈞甯 飾)家的小孩在她運作之下則是進入了令人稱羨的國際學校。

也正是藉由這四組家庭之間的交織和互動,主創團隊完成了自己的講述與表達。

黃渤飾演的雷大力在托關係讓孩子進名小學失敗受挫後,又遇到亡妻的岳父從上海過來和他說要把小米接回上海接受好的教育,最後老爺子妥協以讓小米進本地的優質小學為條件同意讓孩子留在父親身邊,這也直接促使雷大力下了讓小米進名校的決心,進而捲入了「雞娃」大戰和「學爸」之旅......

找關係排名額失敗後的他,意外之下發現了之前自己從未關注的學區房政策,因為外地戶口沒有購房資格,所以他通過中介牽線選擇了和閆妮飾演的單親媽媽劉真真假結婚得到資格,在經歷和火哥火嫂的一番意料之外的波折衝突之後,父子二人砸鍋賣鐵搬進了老舊的凶宅卻又發現這套房因為政策變動被劃出了原來的學區.......

絕望之際雷大力又在劉真真的帶領下「柳暗花明又一村」,開始鑽研起特長輔助入學的政策,他開始一邊給小米報各種小米自己不喜歡的特長班,一邊開始像他以前最討厭的火嫂那樣瘋狂雞娃督促起小米的學習,雖然發現了「編鐘」這樣的冷門特長,最後的入學考試卻在劉真真一波背刺小米不好的發揮下再次折戟。

而故事進展到這裡,因為岳父的離世,大力帶小米來上海參加葬禮,在上海期間,他看到了亡妻妹妹家孩子國際學校的優越性讓他大受震撼,他不惜把店鋪抵押給之前有過不愉快又言而無信的陸總(王迅 飾)也要拿錢為小米爭取一個機會,最後卻在國際學校針對家長的面試後悲哀地發現,原來自己才是「耽誤」小米前途的人,在經歷一番考驗和鬥爭後,小米還是留在了大力身邊快樂成長,每個家庭都得到了一個完美的結局。

影片所想展示的主題便是高度內嵌於上述的故事進展,藉由四組家庭面對孩子教育問題不同的態度和站在自身立場上的應對,借教育問題展示了當下每個家庭的截面,教育問題遠不止是教育問題,而是牽扯到經濟民生的方方面面。

片中火哥火嫂可能是讓很多普通家庭會共鳴的一組。他們經濟條件不好,火嫂的雞娃是想讓孩子不再重複他們的命運,是希望孩子能打破壁壘過上更好的生活,實現階層躍遷,過得舒舒服服少吃苦受罪,很多父母「雞娃」的原因正是因為他們領先於孩子的這些年紀讓他們知道社會生活上方方面面的不易與艱難,他們心急心焦,卻又受困於各種條件沒有其他辦法只能哪怕是造出「學習監獄」式這樣的逼著也要讓孩子拚命學習。

從四組家庭的比照中,我們也不難看出教育問題背後的經濟問題,經濟條件處於不同層次的家庭,雖然都是在雞娃,可雞娃的層次也有所區別,有隻逼著學習的,余富點兒的就能讓孩子學各種特長,這些孩子之間或許還能有交集,而條件更優越的家庭的孩子則直接把他們遠遠甩在了另一個次元。

同樣是雞娃,每個人背後的動機和「雞」的方式、能力、層次也是千差萬別。

之所以各個家庭瘋狂在教育上雞娃,除了希望孩子能獲得更好的環境學習成長之外,本質上還是希望孩子將來能夠在社會競爭和生存中獲得更好更優的社會位階。

而不得不「雞」的直接原因則是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有限及在各種原因之下產生的分配不均的現象,僧多肉少,為了能夠得到,那自然只能瘋狂地「卷」和「雞」了。

也正因如此,一系列相關的社會問題也隨之產生,而這些問題也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關注。也正如影片後段所提及和強調的那樣,近年來我國不斷調整優化教育資源分配,加強涉教育領域相關社會民生問題的整治整頓,為每一個家庭和孩子創造更加公平的教育環境。

在教育問題上,「雞」還是「不雞」,是或遲或早都會在每一個家長面前,人生的路徑不止一種,有著主觀能動性的人也不完全是環境的產物,所以,「雞」與「不雞」到什麼程度,每個家庭在自身狀況內做出合理而無憾的選擇或許也就足矣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286f65f7c46edb39fccdb166edec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