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3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更是以高質量發展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湘鄉建設的破題之年。湘鄉市委、市政府緊緊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打好打贏「發展六仗」、加快建設「四區一地一圈一強」和全力推進「三大進位」目標任務,團結帶領全市廣大幹部群眾,迎難而上、克難求成,「拼」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0億元、增長5%(預計數、下同);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34億元、總量與去年持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數據的背後,還有更加振奮人心的成績值得關注。
成功上榜中郡全國縣域經濟和社會綜合發展百強縣,居第63位;上榜賽迪中部百強縣,居第44位;成功獲評全國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範縣、「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以及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範縣、全省城鄉客運一體化創建縣、全省優質糧油工程升級版特色縣、全省首批水稻農機社會化服務典型縣。此外,騰地節地新模式獲全國推介,還獲批國家財政部隱性債務化解試點縣和以縣城為主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省級試點縣……
回望這極不平凡的一年,湘鄉幹部群眾揮灑汗水實幹苦幹的每一個場景、每一個瞬間都值得銘記。
這一年,黨建引領更加有力
堅持「第一議題」學習制度,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學習28次、中心組學習12次、專題研討12次。舉辦黨的二十大精神培訓班5期,開展理論宣講600餘場,覆蓋黨員4.5萬餘名。打造「為理而來·漣水之聲」「東山大講堂」宣講平台,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一起學」系列行動,開展各類宣講報告會近200場次、微宣講1100餘場次,宣講成果惠及12萬人。
實施「龍城先鋒·黨建強基」攻堅行動,開展基層黨建品牌「8511」計劃,打造24個黨建品牌。豐富「一月一課一片一實踐」活動內容,推出5條主題線路。全域推進「三長制」,推行「支部建在網格上」模式,打通基層治理「最後一米」。龍洞鎮楠香村獲批全國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泉塘鎮泉塘村成功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
位於湘鄉經開區的湖南創普開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這一年,產業發展提速增效
產業項目快馬加鞭。湘鄉市緊緊圍繞「狠抓項目年、全力拚經濟」主題,成立「四個十大」項目專班,全力以赴搶抓工期、攻堅克難狠抓推進。截至11月底,220個本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54.75億元,投資完成率達98.59%。其中,今年簽約引進的緯量新材料、鎂基新材料、裕能新能源三個戰略性、標誌性的項目將陸續點火投產;埃普特醫療器械智能製造基地及檢測中心、湖南電器檢測所中高壓試驗室加快建設。
產業實力穩步提升。城西綠色化工片區(湘鄉綠色化工園)獲批後,在長沙成功舉行新聞發布會暨招商推介會,現場簽約4個項目,總金額達78.2億元。該專業園區嵌入長株潭戰略新興優勢產業鏈,重點打造動力電池和儲能材料生產基地,發展以新能源材料為主導、氟鹽化工和精細化工融合的產業組團,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化工新材料產業基地。
湘鄉經開區完成全口徑稅收11.5億元、增長7%。電力產業完成稅收2.6億元,同比增長8.5%;電子信息產業完成稅收5746萬元,同比增長106.5%;醫療器械產業完成稅收1.8億元,同比增長37.1%。維泰科技、振添光學、雙富新材料、巨強科技入選省級上市後備資源庫名單。以新能源新材料為主導,電工電力和電子信息、醫療器械為特色的「一主兩特」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形成。其中,創普開業躋身行業頭部,埃普特微導管獲省級單項冠軍產品,該公司主要產品遠銷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獲得產品註冊證274個、CE註冊證10個。
產業發展後勁強勁。把招商引資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出台招商引資激勵政策十八條、「湘商回歸」暖心政策十條,建立市級領導帶頭招商機制,積極開展駐點招商、產業鏈招商、小分隊招商等行動。共引進「三類500強」項目3個、億元以上項目18個、「湘商回歸」項目16個。項目履約率、開工率、資金到位率分別達94.4%、94.4%、52.1%。中化學、中廣核、中能建、中鐵建和省建投、輕工鹽業和裕能等一批央企、省屬國企和優秀民營企業進駐湘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湘鄉市承辦了中國(湘潭·湘鄉)——非洲電力勞務合作對接會,是中非經貿博覽會自2019年舉辦以來,首個以縣(市)區名義承辦的活動。
這一年,鄉村振興成效顯著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精準實現返貧致貧風險對象應納盡納、常態監測。扛牢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責任,糧食種植面積101.1萬畝、總產48.2萬噸,糧食生產工作先後2次被央視新聞聯播宣傳報道。建設高標準農田3.97萬畝,落實耕地恢復7836畝。新增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6家、農業企業6家、農民合作社16家、家庭農場552家。
全力促進鄉村產業發展,重點扶持「兩茶兩羊」產業,新(改)建油茶林5.35萬畝、茶園0.53萬畝,壺天石羊上榜中國地理標誌農產品(畜牧)品牌聲譽前100名。東郊鄉躋身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永嘉農業「嘉寶源」菜籽油入選「湖南好糧油」。
加快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建設美麗鄉村16個、美麗屋場22個,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42戶,新(改)建農村戶廁1.02萬戶。龍洞鎮泉湖村村莊規劃成果入選全省「和美湘村」優秀案例。
實施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補短板」三年行動,除險加固小型水庫8座,治理漣水堤防橫洲段、新田段、滸洲段11.46公里,韶山灌區提質、桃林水庫灌區改造進展順利,共完成乾渠清淤掃障283公里、支斗農渠清淤5250公里,實施農田水利配套項目370個。1939戶低電壓問題有效解決,110千伏栗山灣變建成投用。新建農村公路80公里、安防工程95公里、農村旅遊路資源產業路34公里,改造危橋6座,實施連通工程6.6公里。
湘鄉電子信息產業園一角。
這一年,營商環境優化升級
出台《湘鄉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若干措施》,總共涉及10個方面共23條,全方位為當地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保駕護航;召開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進一步提振民營企業信心、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
持續深化「放管服」「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實施重大項目審批「綠色通道」,並成立服務小組,主動對接、靠前服務,全程幫代辦,對碰到的難點、堵點問題,「一事一議」專題研究解決,促進審批提速提效,推動項目早建設、早投產。
政務服務深度優化,推行首問首責制,持續推進「一網通辦」「一窗通辦」「綠色通道辦」「幫辦代辦」,389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30家中介機構入駐網上中介超市。「新湘鄉」App入選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政務商務服務典型事例。
想方設法助企紓困。開展「三送三解三優」行動,全覆蓋幫扶「四上」企業,解決企業訴求347件。兌現工信、科技等領域的政策項目資金近2億元。凈增各類經營主體6639戶,其中企業4358戶。湘鄉經開區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試點經驗全省推介。
這一年,民生福祉持續增進
社會保障堅強有力。湘鄉市民生支出32.9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0.8%。
45項省、市、縣重點民生實事全面完成。東風、壺天巷農貿市場完成提質改造,東山新城首家加油站建成使用。有力推進醴婁高速建設,開通湘鄉至韶山首條跨縣(市)城際公交線路,群眾翹首以盼的G320繞城線城區段、湘韶城際快車道即將建成通車,人民群眾出行更加便利。
新增城鎮就業6156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71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5%、低於4.5%的要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47063元、26831元,增長5%、7%。
社保改革擴面提標,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城鄉低保、殘疾人兩項補貼、散居孤兒基本生活最低保障標準穩步提升。殘疾兒童康復救助110人。困難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599戶、困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165戶,建成村級養老服務互助示範點100個。新建保障性租賃住房330套,園藝場安居小區和長橋、金塘、桑棗安置區即將建成。
出台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其他優撫對象優撫內容99項。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成效明顯。公眾安全感測評排名湘潭第二,信訪工作繼續位列全省第一方陣。
這一年,消費動能明顯復甦
成功舉辦湘潭市第二屆旅發大會湘鄉分會場活動,承辦全國象棋男子甲級聯賽、省青少年皮划艇激流迴旋錦標賽,「東山一師毅行」紅色研學「走心、走紅」。水府旅遊區成為省級旅遊度假區。雲門寺廟會、月山米粉節、龍舟表演賽等30場促消費活動精彩紛呈。棋梓鎮水府村躋身省鄉村旅遊重點村,連雲生態農莊獲評省五星級鄉村旅遊點。
出台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措施20條。限額以上批發業、住宿業、餐飲業分別增長38.6%、40.1%、42.8%;接待遊客、旅遊總收入分別達876.03萬人次、93.05億元。
這一年,城市品質大幅提升
紮實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創建,設立人居環境整治日、創文創衛聯點共建日。創新推行路(街)長、樓(棟)長、點位長等網格化管理機制。38個老舊小區和48條臨街立面煥發新顏,加裝既有多層住宅電梯30台。新湘路、大正街美好社區實現蝶變。
東風北路、大將南路等6條主次幹道「白改黑」。文塔通景公路通車。改造背街小巷8.6公里,修補城區道路1萬餘平方米、人行道板7070平方米。城區10處零碎空地、邊角空間「變身」口袋公園和小微綠地。新增綠地6萬平方米、停車位260個、隔離護欄6600米。「靜態交通執法」經驗全省推介。
愛國衛生運動深入開展。入選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省級試點,將有力提升湘鄉作為大城市周邊縣城功能品質。
這一年,生態治理取得突破
扛牢生態環境政治責任,省生態環保督察54個反饋問題整改37個,27個信訪件辦結23個。
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空氣品質優良率90.1%,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全部達Ⅲ類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河長制、林長制推深做實,水府廟水庫整治經驗獲國家水利部推介,17個全省首批紅色河長制主題公園建成開放,完成18條樣板河的打造建設,推出湖南首個縣級河長制工作品牌。
飛灰填埋場率先在湘潭市建成投用。原湖鐵及周邊區域重金屬污染綜合治理一期通過驗收、冶煉廢渣綜合整治任務完成,金石錳礦歷史遺留污染治理主體完工,畜禽養殖污染排查整治全面鋪開。城區餐飲單位油煙凈化設施全覆蓋。17家關閉礦山生態修復治理。松材線蟲病防控紮實有效。建成分布式光伏19.4萬平方米。
湘鄉市舉行紅色教育培訓精品課程展演活動。
這一年,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深入實施「135」 教育強市工程。東山學校「徐特立項目」、市一職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啟動建設,市四中綜合樓、塔子幼兒園改(擴)建進展順利,芙蓉學校綜合樓、3所鄉鎮寄宿學校、泉塘鎮三龍灣幼兒園投入使用。規範民辦義務教育發展、教育教學質量經驗全省推介。「北京大學思想政治實踐課教育基地」落戶東山學校。
深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棋梓中心衛生院列入省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試點示範項目,翻江、白田衛生院提質改造,普通門診異地結算定點醫療機構全覆蓋。完成157個行政村公有產權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成功創建省級衛生鎮、村(社區)和單位105個,湘潭市級56個。鄉鎮(街道)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建成中醫館和中醫館信息平台,建成35家村衛生室中醫閣。成功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範縣、全省健康縣。
12月26日,中國科學院王松靈院士湘鄉市人民醫院工作室(湘鄉口腔醫院)正式揭牌,是湘鄉市首家與院士合作建立的平台,為推動醫教融合、產教融合提供了借鑑、打造了樣板,將助力湘鄉市口腔醫療衛生事業邁上新台階、實現新跨越。
免費開放全市公共文化服務場館,完成「送戲曲進萬村、送書畫進萬家」65場、「周末劇場」演出35場,「送書下鄉」1.1萬餘冊。湘鄉市圖書館複評國家一級圖書館,虞唐高蹺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上述成績是在外部環境錯綜複雜、風險挑戰多重疊加情況下取得的,是湘鄉幹部群眾硬碰硬拼出來的,實打實幹出來的。這一年,湘鄉市堅持嚴管厚愛,出台幹部激勵約束十條措施和為基層減負十條措施,政治生態持續凈化,幹部作風持續好轉。該市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更加高漲,迎難而上的信心更加堅定,攻堅克難的能力更加突出,正更加主動地擔當起推動湘鄉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先鋒,更加自信地書寫湘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嶄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