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十周年】世博片區:「秀外慧中」,核心功能全方位躍升
自世博會後續開發利用以來,世博地區成為新興開發熱土,已成長為上海年輕且極具成長潛力的新興商務區。
2015年4月,沿黃浦江核心區域包括世博園浦東部分、耀華地塊、前灘地塊等共約9.93平方公里,納入上海自貿試驗區擴區範圍。在制度改革創新紅利驅動下,世博片區正逐步從「建設區」跨入「建成區」行列,城市形態日漸成熟、功能特徵愈發鮮明、經濟實力穩步提升、特色產業發展迅速。
國際經濟組織紛至沓來
今年5月,全球知名國際經濟組織亞太運輸資產保護協會(TAPA APAC)宣布坐落在世博前灘的上海代表處正式投入運營。上海代表處是運輸資產保護協會(TAPA)在亞太區的最新分支,將致力於為中國的運輸行業提供專業的服務和支持。這是落戶世博片區的第16家國際經濟組織。
國際組織入駐是衡量城市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自2015年開始,世博管理局圍繞落實上海自貿試驗區工作任務,結合片區稟賦特點和工作實際,探索建設國際經濟組織集聚區(GOC計劃)。此後,支持國際經濟組織集聚發展的系列措施多次優化,用辦公用房租金補貼、總部經濟獎勵、首席代表獎勵以及資質認證、便捷涉稅服務等含金量十足的舉措,進一步加大對國際經濟組織的扶持力度,推動政策紅利轉化為區域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同時,鼓勵各類國際經濟組織發揮紐帶連結功能,促進相關行業上下游產業鏈的優質企業落戶浦東。
目前,世博片區已集聚了新開發銀行(NDB)、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英國)上海代表處(WANO)、法國國際商會上海代表處(ICC)等16家國際經濟組織,主要集中在經貿規則、資源配置、國際仲裁三大領域,占浦東國際經濟組織總數50%以上,為浦東提升國際形象和影響力、增強城市軟實力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至2023年底,入駐的國際經濟組織預計有20家。
央企總部集聚效應顯現
有一個詞彙,常被用來描述世博片區——「秀外慧中」。所謂「秀」,即成為全球文化的秀場,「外」即成為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示範區,「慧」即智能科技的交流展示區,「中」即以「中」字頭為特色的綜合型總部高地。
世博片區已成為上海市央企集聚密度最高、集聚數量最多的區域。以世博園B片區央企基地為基礎,帶動中國寶武、中國商飛等29家央企集團在世博片區註冊了111家各類公司,其中包括中鋁國貿、中銅國貿等龍頭企業,逐步發展形成了大宗商品國際貿易、雙碳、產業金融等重點行業集聚態勢。央企在工業總產值、社會服務業營業收入、限額以上商品銷售額等方面,為地區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集聚了近200家大宗商品貿易類企業的世博片區,已成為大宗商品貿易的重要樞紐,為浦東新區大宗商品銷售貢獻了近20%份額。2022年,世博片區大宗商品企業實現限額以上商品銷售額達到5636億元,其中包括1家千億級龍頭企業和8家百億級企業。
預計到2025年,世博片區將初步建成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大宗商品國際貿易生態集成區,貿易規模突破1萬億元,經濟貢獻超過20億元。到2030年,世博片區將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宗商品國際貿易生態集成區,成為有色金屬國際貿易人民幣跨境結算中心和定價中心,貿易規模超過2萬億元。
文化領域開放注入發展動能
金秋十月,總面積超21.5萬平方米的商業文化綜合體項目「前灘31」就將與市民遊客正式見面。前灘31演藝中心的節目單上,羅馬芭蕾舞團《朱麗葉與羅密歐》、芭蕾巨星Alina Cojocaru和朋友們、西班牙弗朗門戈舞劇《卡門》等一系列精彩的涉外劇目,備受劇迷期待。
得益於自貿政策,前灘31演藝中心申請舉辦營業性涉外或者涉港澳台演出,不再受限於需具有2年以上營業性演出經歷,加速了涉外演出和大型節展類活動的落地,讓觀眾提前一飽眼福。
作為上海唯一真正具備沿江演藝帶集聚的地區,世博區位優勢明顯。通過自貿區的制度優勢,世博片區在對外開放增值電信業務、設立外商獨資演出經紀機構、外商獨資娛樂場所、外資文藝表演團體等方面不斷創新,有望成為文化領域對外開放程度最高、投資限制最少的地區之一。目前,外商獨資演出及經紀機構——艾米斯傳媒、玖齊體育文化、屏空體育等文體旅企業,紛紛立足世博展業。
依託13座在建和已建成的一流大型文體設施,憑藉舉辦世界級重大活動的經驗優勢,世博片區加快彙集具有世界水準、具備「首次」屬性的演唱會、音樂節、賽事、新品發布會等,打造國際化、國際級水準活動的「首選之地」。
下階段,世博片區將以國際經濟組織集聚區、跨國公司集聚區、央企總部集聚區、世博文化演藝集聚區「四個集聚區」為抓手,深化改革發展工作,全面建設「商務會展功能凸顯、總部企業機構集聚、文化休閒空間多樣、國際交流豐富多元」的世界級中央公共活動區,實現「秀外慧中」的核心功能全方位大幅躍升。
文字:張詩歡
部分攝影:鄭峰
編輯:朱少昱
* 轉載請註明來自浦東發布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