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風暴眼的俄羅斯花滑女孩

2022-02-14     世界說

原標題:成為風暴眼的俄羅斯花滑女孩

直到今年2月9日之前,卡米拉·瓦利耶娃是以她的藝術感染力而出名的。這是事實,但略帶諷刺意味:今天的花樣滑冰並不特別重視藝術感染力,跳躍的周數和次數、節目編排里的技術難度,這些客觀指標才是決定分數的核心。

而瓦利耶娃是如今全世界將技術和藝術平衡得最好的那個人——在高難度的技術動作的堆積之上,她依然實現了輕盈、優美和深刻的完美表達,她的動作不止來自花滑,也來自芭蕾,戲劇、詩歌和繪畫,而她直到今天也只有十五歲。

相信她是一個奇蹟、一個「被上帝吻過的孩子」,在很多意義上並不為過。

但這一切在2月9日戛然而止。隨著「藥檢陽性」的消息從傳聞變成現實,關於瓦利耶娃的一切急轉直下,她成了全球矚目的風暴中心——儘管沒有幾個人真的認為為這一切負責的那個人應該是她,但反思也好,捍衛也好,無論高舉的是政治陰謀論抑或人道主義聲援,都已經無法將她從如今所在的風暴眼內解救出來。

2月11日,瓦利耶娃在重重法律爭議中恢復訓練,隨後獨自離開冰場,穿過採訪區時甚至用衣服蓋住了自己整張臉。如果要評選本屆冬奧會上最殘酷的時刻,這一幕一定榜上有名。

站在球上的女孩

2018-2019賽季,瓦利耶娃以一段短節目一戰成名:它的靈感來源於西班牙畫家畢卡索的同名畫作《站在球上的女孩》,與這幅名畫中流暢輕盈的少女動態相應,瓦利耶娃在冰面上的表現迅速震動了整個花滑界。那時她年僅12歲,甚至沒有參加青少年國際錦標賽的資格。

左為畢卡索《站在球上的女孩》,右為瓦利耶娃的同名節目 / 網絡

《站在球上的女孩》來自畢卡索創作歷程中的「粉紅時期」,但仍帶有此前「藍色時期」的迴響。畫面描繪了雜技團中年輕女孩踩在球上的練習過程,前景中魁梧的男性雜技演員構成畫面中「靜」的一極,襯托著球上少女婀娜而靈活的姿態。冰面上的瓦利耶娃幾乎完美地復刻了這種動感,同時結合了後內點冰三周跳+阿克塞爾兩周跳,以及勾手三周跳+後外點冰三周跳等一系列技術得分點。它所造成的轟動讓一年後終於獲得青少年比賽參賽資格的瓦利耶娃繼續將這段節目帶到了比賽現場,並贏得了青年國際錦標賽冠軍。

畢卡索孫女黛安娜·畢卡索在看到她的表演之後毫不吝惜自己的讚美,稱這是對《站在球上的女孩》「最美麗的致敬」。這也開啟了瓦利耶娃征服世界觀眾的旅程,在技術難度日新月異的花滑時代,她收穫的是高分之外的更多:從芭蕾到戲劇,藝術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她,她被稱為「完美小姐」、「奇蹟女孩」、「冰上的芭蕾演員」……

而她仍舊只是個孩子,這讓她顯得尤為珍貴和傳奇。

2019-2020賽季,瓦利耶娃在自由滑節目中使用了法國作曲家拉威爾的經典作品《波萊羅》,與《站在球上的女孩》不同,這在最初引起了不小爭議,年僅13歲的她被質疑根本沒有理解作品。但隨後的兩個賽季,瓦利耶娃用越來越嫻熟和深入的表達,證明了仍在不斷臻於成熟的她對《波萊羅》的不斷增加的駕馭能力。她最終也將《波萊羅》帶到了奧運賽場。

瓦利耶娃在《波萊羅》表演中 / 網絡

2021年3月8日,俄羅斯《人物》雜誌將瓦利耶娃定為女性專題La Personne Inspiration的封面人物,面對專訪中有關藝術性出自本心還是訓練的問題,她回答說:「當你日復一日地重複同樣的事情時,學到的動作逐漸成為你的本質,你開始感覺到它們。」

她並不吝於承認,「所有的動作都是提前安排過的,沒有隨意而來的動作,就像鳥兒不會隨意揮動翅膀。」

而她的技術仍在不斷精進,後內點冰三周跳換成了後外點冰四周跳,又開始向終極難度——三個四周跳加阿克塞爾三周跳的組合——發起衝擊。2022年1月,瓦利耶娃在歐洲錦標賽上創下90.45分的最新世界紀錄,2月,在奧運團體賽女單短節目階段又從七個裁判手中獲得了藝術分的一致滿分,在團體賽中一人拿下20分滿分,為俄羅斯隊(俄羅斯奧委會隊)以74分總分奪冠貢獻了最關鍵的一環。

瓦利耶娃在北京冬奧花滑團體賽短節目階段 / 網絡

幾乎沒有人懷疑她已經提前鎖定了本屆冬奧花滑女單冠軍,然而這一切,在2月8日以後已經被徹底改變。

藥檢陰雲

沒有人能夠說清在瓦利耶娃那次藥檢前後究竟發生了一些什麼——她是如何在她本應嚴格閉環的生活系統內接觸到曲美他嗪的?這種用於保護心臟的藥物甚至沒有青少年用藥的臨床實驗數據,在正常情況下沒有任何人會把這種藥開給一個尚未成年的女孩。與之同時,為何12月賽前的藥檢結果花了足足六周時間才被檢出問題,為何在沒有確定藥檢結果的情況下俄羅斯奧委會依然同意了瓦利耶娃參賽,為何恰恰是在團體賽奪金之後,這一檢驗結果才精準地「恰好」出現?

國際奧委會委託的反興奮劑檢測機構(ITA)在2月11日發布的唯一一份新聞稿沒有回答以上任何一個問題,只是簡述了截至11日當天的事件時間線:俄羅斯反興奮劑機構(RUSADA)在2月8日收到了來自斯德哥爾摩WADA授權實驗室的檢測陽性報告,當天做出了要求瓦利耶娃暫時停賽的決定,但這一決定又在2月9日舉行了由瓦利耶娃發起的上訴聽證後被宣告取消。

在俄羅斯,興奮劑問題與陰謀論相伴相生,從未遠離,2017年索契冬奧醜聞發酵以後更是如此。相信瓦利耶娃僅僅是因為成績太過突出才成了美國陰謀獵物的俄羅斯網友大有人在,類似的觀點甚至蔓延到了國家杜馬。2月11日消息被正式確認以後,俄羅斯廣受歡迎的體育媒體Sport Express網站相關新聞下的數百條評論幾乎異口同聲:「如果美國最終得逞,我不會感到驚訝。」

另一家主流體育媒體eurosport.ru網站做的在線調查:44%的人認為針對瓦利耶娃的藥檢陽性指控是「對俄羅斯的挑釁」 / 網頁截圖

而在另一邊,輿論怒火則轉向了一個更加具體的目標:同樣是2月11日,標籤#羞恥 圖特貝里澤(#позорТутберидзе) 被刷上了俄語推特趨勢榜首位。埃特里·圖特貝里澤是瓦利耶娃的教練,也是在她之前俄羅斯幾代女單冠軍選手的教練,以擅長培養掌握超高技術難度的低齡選手著稱。

將圖特貝里澤視為罪魁禍首的看法至少比「美國陰謀」具體得多,職業生涯有用藥污點的隊醫菲利普·施威特斯基被發現仍在為圖特貝里澤的團隊擔任醫療顧問——2007年,這名醫生在六位俄羅斯賽艇運動員捲入興奮劑醜聞後承認是他開出了那些藥物,但這似乎並未影響他最近幾年在花滑女隊的工作。另一個指控更加直接:為什麼2月11日的訓練結束以後,很明顯情緒崩潰的瓦利耶娃會一個人走出訓練場,並被迫獨自面對媒體鏡頭?無論如何,這是她身邊成年人的典型失職。

2月12日,俄羅斯反興奮劑組織(RUSADA)宣布對瓦利耶娃團隊成員展開全面調查,2月14日,體育仲裁法庭(CAS)的聽證會通稿確認瓦利耶娃將不受影響地繼續參加女單比賽,其中將陽性結果的「不及時通知」和瓦利耶娃因未成年而獲得的「受保護人身份」共同引為支持取消臨時禁賽令的原因。

瓦利耶娃暫時保住了自己的參賽資格,但問題是,如今風暴眼內的她,還能繼續拿下冠軍嗎?

註定短暫的花期

冬奧賽後,瓦利耶娃仍將因藥檢風波而面臨漫長的法律程序,而與此同時,她的職業生涯並沒有留給她太多時間。即使是對陰謀論最堅信不疑的網友也不能否認另一個事實:哪怕沒有這次興奮劑事件,恐怕瓦利耶娃的輝煌時期也不會持續太久了——她的所有同門師姐們,每一個的花期都註定短暫,懸念僅僅在於她會不會是那個「例外」。

但直到目前,還沒有出現過任何一個「例外」。

2014年,15歲的尤利婭·利普尼茨卡婭在索契冬奧會上抓住了全部人的目光,也由此開啟了花滑女單「圖特貝里澤時代」的序幕,2018年,13歲的亞歷山德拉·特魯索娃成為第一個完成了三種不同四周跳的女選手,15歲的阿麗娜·扎吉托娃和17歲的葉夫根尼婭·梅德韋傑娃分別在平昌贏得了金牌和銀牌,自此之後,四周跳在女單賽場上變得越來越普遍,瓦利耶娃也於同一年開始嶄露頭角。2019-2020年,被統稱為「3A」的三位名字以字母A開頭的女孩統治了整個賽季:亞歷山德拉·特魯索娃、安娜·謝爾巴科娃和阿廖娜·科斯托娜婭,她們當中最大的也不過17歲。

2014年索契冬奧賽場邊的利普尼茨卡婭與圖特貝里澤 / 網絡

一代新人換舊人的自然規律,在這裡仿佛被按下了加速器,在12-14歲甚至更小的選手不斷湧現的同時,依然非常年輕的「前輩」選手則提前開始了謝幕:2017年,尤利婭·利普尼茨卡婭宣布退役,年僅18歲;2022年,曾在四年前的平昌贏得過獎牌的名字沒有一個出現在冬奧參賽名單中,18歲的阿廖娜·科斯托娜婭甚至沒有獲得奧運參賽資格。

問題的真正根源在於,鼓勵技術難度、鼓勵跳躍的新花滑計分規則,已經將高級別難度的技術動作變成了運動員們的必選,而在這一點上,成年人在身體條件上註定無法與發育前的青少年抗衡。圖特貝里澤的訣竅之一也正在於此:選擇更小的女孩,以便在她們青春期發育之前衝擊最高難度,從而在賽場上贏得統治地位。

這樣的策略不是沒有代價,儘管為了賽場表現而進行的節食和減重在花滑運動中極為普遍,圖特貝里澤團隊所執行的要求依然嚴苛到令人側目:利普尼茨卡婭退役後公開表示自己在與厭食症作鬥爭,其他多名選手被拍到疑似吞食代餐粉末。傷病的發生機率同樣驚人,大量選手在踏上賽場之前就因嚴重傷病而被迫放棄,2021年,15歲的達里婭·烏薩切娃在日本大獎賽上帶傷上場,最終因長期壓力和勞累在場上發生應力性骨折,再次引髮針對圖特貝里澤訓練思路的質疑。

瓦利耶娃無疑是其中的倖存者,也是佼佼者,但她在各種意義上都並非「例外」。

在圖特貝里澤的女孩們以13-15歲的年齡,一再衝擊四周跳甚至四周連跳這樣男選手都少有人問津的技術動作的同時,女性運動員進行四周跳的健康風險問題在運動醫學界——以及花滑界自己——仍在激烈辯論當中。直到目前,女單短節目依然禁用四周跳,有觀點認為以女性相對更弱的身體力量和相對更寬的骨盆,強行練習四周跳將造成高到過分的受傷風險,甚至也可能對長期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在推特#羞恥 圖特貝里澤 的話題標籤下,一位名叫@drusje__ 的推特用戶寫道:

「患有厭食症的利普尼茨卡婭,在她人生剛剛開始之際就完全崩潰了的梅德韋傑娃,特魯索娃,在大獎賽上帶著斷腿滑冰,謝爾巴科娃,服用一些粉末作為食物替代品,現在瓦利耶娃有興奮劑醜聞。有人想說女孩子們應該自己為一切負責?埃特里,你真噁心——你和你的團隊躲在數十個破碎的孩子的生活背後。」

尾聲

同樣是在那場與《人物》雜誌的專訪當中,瓦利耶娃曾這樣闡述她對於《站在球上的女孩》的理解:「畢卡索用藍色來表現空虛、貧窮、絕望和悲傷。畫中的雜技少女很高興自己學會了一個高難度的戲法,她還不能理解一個巡迴馬戲表演者的生活有多辛苦……」

「(我的節目)服裝絕對不會出現粉紅色,而是以藍灰色為主,這有助於傳達女孩在美麗世界中度過的短暫時光,她在其中存在的脆弱性,以及她逗留於我們中間的不公正和不可能。」

2月14日北京時間18:00更新:根據奧委會公布的最新決定,瓦利耶娃將如期參加女單比賽,但本屆冬奧會將不會舉行花滑團體賽頒獎儀式,如果瓦利耶娃在接下來的女單比賽中取得獎牌,則也將不會舉行女單比賽頒獎儀式。

點擊 圖片直達往期精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171155a0579a9065802fa227fe624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