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 紫
編輯/劉珞琦
責編/杜思夢
《長安三萬里》上映首日,票房破億。這部展現大唐風貌的國產動畫電影,創下追光動畫十年來首映日最好成績。此前,這一紀錄的保持者是《白蛇2:青蛇劫起》。
在導演謝君偉、鄒靖的敘述里,《長安三萬里》是一部受到先賢指引的作品。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二人再次沉入與大唐詩人相伴的日日夜夜。交談間脫口吟誦唐詩名句,已經嵌入了他們的語言模式,而每每提到李白、杜甫、王維、高適等唐代群賢,二人又會不自覺提高聲調、加快語速,生怕採訪時間有限,無法講完那些激盪靈魂的故人往事,「站在潼關城牆上,哥舒翰仿佛就在我們旁邊,我能感受到他的痛苦,他的掙扎」,「我最愛青年李白和高適策馬奔騰的一幕,那是一種自信,大唐的自信」,「有困難襲來時,我會閉上眼睛,只想一件事——我在做李白、我在做高適啊」……
謝君偉
鄒靖
電影開場,唐代大家逐一登場,48首詩歌迴蕩全片,唐代詩人與現代導演之間,通過一部動畫,形成了一種奇妙互文。《人民日報》評價「它是一記來自歷史深處的迴響」。謝君偉說, 「這是我們的詩詞,寫給大唐詩人的詩篇」。
01
大唐無比恢宏
不想單純拍一部《李白傳》
在動畫電影行業里,這家成立於2013年的動畫公司,早年已顯露出「志向遠大」。在追光動畫官網的主頁上,它的「志向」被具象化描述:「以匠人精神,創作具有中國文化特色和國際一流水準的動畫電影。」
追光動畫成立的十年間,的確從未離開「中國文化」,即便與美國華納合拍,也是要講「白蛇」的故事。2016年,追光啟動加速帶,以每年一部的速度推出新作,從《白蛇》系列為主的「新傳說」系列,到兩部《新神榜》組成的「新神話」系列,追光構建的「中國神話宇宙」長久風靡著國產動畫粉絲圈。
今年7月8日上映的《長安三萬里》,是追光動畫「新文化」系列的開篇之作。映前,業內對影片始終保持著「謹慎態度」,原因是不再向中國古典神話傳說取材的「新文化」系列,走了一步「險棋」——聚焦中國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沒有國動做過類似嘗試。 開畫首日,影片票房破億,這一速度比上一部《新神榜:楊戩》快了6天。
《長安三萬里》講述了安史之亂爆發後數年,困守孤城的大唐節度使高適向監軍太監回憶自己與李白的一生往事。在高適的回憶中,王維、杜甫、李龜年、常建、孟浩然、賀知章、張旭、崔宗之、哥舒翰、郭子儀等唐代群賢,以及潼關之戰、安史之亂等歷史事件一一出場, 在48首唐詩的映襯下,一幅唐代歷史畫卷,就此展開。
按照影片最初的規劃,這部以大唐歷史背景的影片會從李白的視角切入,描寫他傳奇的一生,重現大唐盛景。但導演鄒靖與謝君偉最終還是放棄了,「我們並不想單純拍部《李白傳》」,在二人的討論中,貼近普通人的視角講故事更為重要,而李白,「他是『謫仙人』,他是仙人一般的存在,他的視角,普通人很難代入,我們需要找到一個普通人的視角」,謝君偉說。
大量翻閱史料的過程中,高適的名字跳進了謝君偉和鄒靖的視野。那個寫出「天下誰人不識君」的邊塞詩人高適,在歷史記錄中的另一個身份,是李白的朋友。
電影中,高適褪去邊塞大詩人的光環,很多時候,他與普通人一樣,不過是個平凡的存在。他大器晚成,50歲之前,一事無成。但他性格堅毅,一生堅定,無法親自征戰沙場,就用一筆一畫馳騁疆場,他是李白的摯友,也是一團不滅的火焰。年輕時,初見李白,高適仰慕於李白的才華,20年後,李白望著高適吟出「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他說,這首詩正是照著高適20年前的模樣寫的。
「他們是性格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卻又是彼此的知己,這份情誼珍貴而浪漫」,謝君偉和鄒靖決定,通過「普通」的高適視角,呈現「才華橫溢」的李白,以及那個自信、包容、無比恢弘的大唐和它的詩人們。
02
「許多人愛李白,
因為沒有辦法像李白」
「李白的形象做了十幾個版本」,謝君偉回憶,研究了陝西歷史博物館唐畫唐傭館藏後,創作團隊決定採用「上身較長」的唐朝人審美塑造片中角色的造型和身材比例。最快確定的是中年李白的形象,謝君偉透露,中年李白的外貌,來自兒時課本插圖,「大家都很明確,那就是中年李白」,身體衰敗,精神強大。
青年李白什麼樣?「風一吹,蘆葦在飄蕩,李白的長髮與鳥共舞。」在謝君偉細緻的描述中,青年李白家境優渥,衣著富貴,初遇高適時,他充滿朝氣,策馬逐風,志向宏偉。片末,老年李白身著素衣,乘著小舟向月亮駛去。從青年到老年,李白的內心未曾改變,純真依舊。謝君偉感嘆,「這是李白最浪漫的地方」。
在謝君偉和鄒靖的筆下,數十年間,李白糾纏於出世與入世的挫折磨難。他才華橫溢,甚至恃才傲物,卻在追求功名的路上,歷經悲愁沮喪,不願「摧眉折腰事權貴」,也曾為獲得入仕資格接受聯姻入贅。好在他浪漫瀟洒、桀驁不馴,千帆過後,依舊自由如初。鄒靖說,他們試圖在電影中,去呈現一個複雜而立體的李白。
鄒靖最愛李白的「一體兩面性」。傳統認知中,李白瀟洒自由,但在追尋理想的過程中,他的單純令他不斷受挫,李白將悲愁轉化成詩篇,正是他孩童般的純真,將這些詩作推向了偉大。
「許多人愛李白,是因為沒有辦法像李白。他做到了很多我們想做,但沒有做的事。」鄒靖總結道,「大家被現實的問題牽絆,邁不開步伐,但李白可以。他想到一個事情,他就會去做,他想去一個地方,他就去了,他想愛一個人,就愛了,他想討厭一個人,就討厭了。也許,他會遇到挫折倒下,但起來以後,他喝個酒,做個詩,又繼續向前走了。」
電影結尾,鄒靖給了李白一個返璞歸真的結局,大赦後的李白,乘著一葉小舟,駛向遠方,駛向月亮,也駛向了自己。
03
呈現大唐風貌,進入詩中世界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相思不惜夢,日夜向陽台」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
在168分鐘的電影中,謝君偉和鄒靖一共植入了48首唐詩,李白、高適、王維、杜甫、李龜年、常建、孟浩然、賀知章、張旭、崔宗之、哥舒翰、郭子儀等唐代名家輪番出鏡。在復現唐朝盛景的同時,《長安三萬里》還原了唐代的禮儀、服飾、建築、社會風俗等種種細節。謝君偉、鄒靖希望,製作一部「配得上唐代先賢們的電影」。
為儘可能的還原大唐風貌,二人請來社科院歷史專家請教,跑去西安學習古代長安布局,研究坊間結構。在潼關,謝君偉站上城牆,他感覺哥舒翰就在身旁,他因長安而生的掙扎與痛苦清晰可感,謝君偉把這種情愫搬進電影,讓老年的哥舒翰拖著殘軀出關迎敵,他的心裡只有「守潼關,保長安」。在松州,謝君偉看到依山而建的城牆疊連山巒,慨嘆古人所謂「天險」,「很多東西要親自到過才能理解它地理環境的特殊性。」
除了高、李二人,高適在岐王府認識了杜甫,李白與王維、孟浩然、賀知章把酒言歌,電影中累計出現了十多位唐詩名家。如何在一部戲中,勾勒出眾多名家揮毫潑墨的群像?鄒靖把准了一條原則:「選擇耳熟能詳的詩人,在短暫的出場時間裡,呈現他們的性格特徵。」「岐王宅里尋常見」的李龜年,衣著華麗誇張,自帶藝術家氣質。世稱「張癲」的張旭髮型洒脫,盡顯癲狂。
篩選唐詩的標準同樣如此,「最好一念出來,就能喚醒觀眾對這些詩詞融合在血脈當中的感受。」但如何呈現?鄒靖覺得,「不能為了凸顯詩而念,否則念詩的場景很容易顯得刻意」,詩句應該自然流出。二人商量,以視覺化呈現唐詩,帶領觀眾回到群星閃耀的時代,進入詩中世界。
謝君偉和鄒靖選擇了《黃鶴樓》《將進酒》《燕歌行》三場戲進行視覺化呈現。最難的無疑是《將進酒》,鄒靖透露,從故事板到最終製作完成, 一場《將進酒》的戲,花費了近兩年時間,其中有一個鏡頭就做了半年,而全片的製作周期不過三年時間。
「這首詩情感特別豐富,交織著李白的失意與壯志,悲憤與豪邁,所以我們決定用一種超現實的表現手法呈現『詩中世界』」,鄒靖介紹,《黃鶴樓》《燕歌行》略為克制,展現東方意境點到為止,但《將進酒》不同,「一定要做到很滿,要頂上來,把所有動畫能盡到的能力,都要放進來」,鄒靖感慨,「從情緒到畫面,真的很難」。
04
做這部片子
感覺先賢們在引領我們
頂著「追光動畫十周年鉅獻」的光環,《長安三萬里》帶給謝君偉和鄒靖的,還有反覆出現的興奮、壓力和焦慮。用謝君偉的話說,追光動畫過去7部電影的技術積累,如今都是為了《長安三萬里》。
「我能夠講好這些偉大詩人們的故事嗎?」很長一段時間,忐忑和糾結與謝君偉如影隨形。但他還是想通了,很難說具體是哪一天,也許是正在上二年級的兒子給了他啟發,「有一天,我跟他說,我們有個工作,就是讓小朋友們去背一些唐詩,他很興奮說,我能做這個工作。我說,這很難,因為都不是你們學過的。他說,沒問題,我背。之後,他天天在家背詩。」
那一刻,謝君偉忽然想明白了,做這個項目,即使成不了某一領域的專家,至少可以通過動畫讓更多人對中國文化感興趣,「我覺得,這就是我們傳達的意義。」
鄒靖排解壓力的方式簡單而直接,「當所有困難都襲來,我會一個人,閉上眼,在想一件事就是,我在做李白,我在做高適。這個空間裡,只有我和他們,就很開心,沒有什麼困難的。」
他總感覺,自己拍《長安三萬里》是受到了大唐先賢的引領 , 「我有一個感覺,不是我在做這個片子,而是先賢們在引領我。」剛開始時,他並沒有那麼強烈地感受,只是從更加理性的角度,去架構歷史上的人物與故事。
影片製作到一半,他好似接收到了來自大唐詩人的信號,「你就會理解,他們到了這個階段,為什麼會念出這些詩?為什麼會有那樣的情感?『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為什麼最後一句落在『萬古愁』上?所有那些東西,都不要了,我要銷的是,萬古長愁。」鄒靖說,至此,角色們在電影里走了起來,電影也就拍了出來。
CONTACT US
聯繫我們
投稿郵箱 | zgdybxmt@qq.com
MORE NEWS
中國電影報原創稿件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