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面新聞記者 | 趙曉娟
介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介面新聞記者 | 趙曉娟
介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三元股份開始走產品精簡路線了。
三元股份(600429.SH)總經理唐宏在業績說明會上稱,目前三元股份在發展過程中出現工廠布局不合理、SKU(指一款單一商品,每款單品都有一個SKU)過多、缺乏大單品等問題。而針對這些問題,三元股份已經逐項研究拿出了相應的方案。如總部組織機構優化已經完成,總部職級、薪酬和考核優化方案也已初步完成。
更重要的是,三元股份上半年退市20%的SKU,持續提升高端產品的占比。這一舉措意味著,三元更希望聚焦於經典、高份額占比的大單品。
實際上,這一動作在上半年財報中已有行動。
根據三元股份業績報,今年上半年三元股份營業收入為38.52億元,同比減少9.05%;凈利潤為1.28億元,同比減少40.69%。
營收下滑的原因是,自2023年5月起,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不再納入公司合併範圍。此外,三元股份主營業務(乳製品及冰淇淋業務)收入同比減少約4.08%,市場需求相對疲軟,公司銷售承壓。
之所以剝離首農畜牧,是因為三元股份急於擺脫其帶來的業績拖累。2022年1月,三元股份合併首農畜牧,然而由於飼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2022年,首農畜牧凈虧損1537.98萬元,2023年1-3月又出現了7116.54萬元的虧損。2023年4月,三元股份於以6.58億元的交易價格,轉讓所持首農畜牧27%股權至北京三元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擺脫掉畜牧板塊後,三元股份在半年報中提到,其今年的主要動作包括優化生產布局、提高產能與銷售匹配度,降低運營成本,持續優化產品結構等。它在上半年退市SKU數占比近20%,高端產品占比持續提升,並進一步強化精細管理,通過各種措施有效降低採購成本。
介面新聞注意到,三元在酸奶形態、低溫調製牛奶、常溫兒童奶等品類都有相應探索,例如三元嘭嘭嘭風味爆珠酸奶、咔咔嚼穀物攪拌酸奶、極小智兒童牛奶等都是2023年的新品。不過,例如愛克林包裝的酸奶產品,只剩下簡卡這一系列,以及高端酸奶品牌縵凝也悄然消失。
圖片來源:小紅書帳號@任小蔥的日常
從精簡SKU的策略看,三元更願意抓住產品已有的優勢。例如三元牛奶在北京市場,尤其是線上渠道,它的拳頭產品依舊是9.9元的900毫升規格72度巴氏殺菌奶和19.9元的1.8升巴氏殺菌鮮奶,此外還有低溫簡卡0添加大桶裝酸奶。
三元大包裝鮮牛奶參與價格戰。(圖片拍攝:介面新聞 趙曉娟)
由於品牌和地緣效應,在北方市場三元這些產品的價格與伊利、光明、蒙牛、君樂寶等品牌相比,非常具有優勢。整個2023年,三元山東等重點外埠市場收入同比均實現雙位數增長,公司自營高端產品占比同比提升1.6個百分點,低溫72°C系列產品收入同比增長16%,極致鮮奶系列產品收入同比增長 30%。
此外,三元也在財報中稱,面對消費不振及原奶過剩的行業現狀,積極規劃統籌,減少噴粉損失,整個乳製品行業的低迷一直沒能被扭轉。
凱度消費者指數與貝恩公司今年聯合發布的2024中國購物者報告也印證了上述事實,2024年一季度,牛奶銷售額下降2.9%,酸奶銷售額下滑8.4%。嬰兒配方奶粉在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銷售額分別下降 3.3%和2.6%。此外,酸奶和奶酪在2023年的表現更差,銷售額分別下滑了8%和17%。
乳品高級分析師宋亮向介面新聞分析,最近幾年,中國乳業開始走向從高端化到追求性價比的拐點,整個液態奶(白奶、酸奶)在消費降級大背景下,乳品價格大幅度回歸。尤其是酸奶產品,由於消費的多元化,酸奶兼具快消品和社交商品的屬性,高端化酸奶產品仍會存在,但總體上來說回歸性價比是趨勢。
此外,三元的另一個增長較快的板塊來自特色渠道。
三元股份披露,上半年公司特色渠道收入同比增長27%。此前的幾年,從北京成長起來的奶茶品牌「蘭熊」就標榜使用的是三元鮮牛奶和酸奶為原料。在2024年世界咖啡師大賽中國賽區決賽現場,三元作為官方牛奶供應商,也為咖啡店渠道定製了「品致」3.3鮮牛奶,每100ml含有3.3g乳蛋白,更適宜打發奶泡,且拉花持久度高,此前三元牛奶與瑞幸咖啡、fudi超市均有定製化合作。
根據介面過往的報道,乳製品企業越來越重視餐飲渠道的開發和探索,例如伊利在今年秋天推出了佐餐乳酸菌飲品,試圖藉助具有性價比的乳製品蹭一波餐飲熱潮,最終達到尋求新的增長空間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