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可以打開漫威第四階段嗎?

2022-06-22     紅顏秀影

原標題:「青春期」,可以打開漫威第四階段嗎?

從2020年伊始,全世界都陷入了一種不確定感與對未來的焦慮中,

大概是這大千世界裡魔幻的現實事件越來越多,我們對自己,對人類逐漸失去了希望。

從近些年來的影視作品、紀錄片、真人秀作品上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當下,全人類都難掩著的焦慮迷茫,以及對各種魔幻現實的黑色幽默。

Netflix出品的各類小眾劇集,

從《魷魚遊戲》到《紙鈔屋》,從《甜蜜家園》到《愛,死亡與機器人》,

不是什麼振奮人心的史詩級大劇,也不是超級英雄拯救世界。

但是每出一部,便成爆款!

無論是為了金錢,還是可以賭上性命的「魷魚遊戲」,

還是頂著各種大城市名字、戴著面具、張揚自由又瘋狂的亡命之徒;

不論是被困在老破小居民樓里的居民們,還是慘遭喪屍怪物的世界末日,

還是人類霍霍地球,更有血腥氣息的《愛,死亡與機器人》,

劇迷越來越偏愛於短小精悍、揭露人性,在崩潰瘋狂的世界徘徊的小人物的故事。

而當世界越來越糟糕時,超級英雄的正義、夢想、友情,也距離我們越來越遙遠,

DC的暗黑風不斷趕超,《黑袍糾察隊》、《和平使者》、《新蝙蝠俠》.......

那種暗黑的風格、無可奈何的現實感、英雄也要面對的糟糕透頂的人生與世界,

更能讓後疫情時代下的觀眾們產生共鳴。

反觀漫威,自從和迪士尼+合作打造漫威劇集世界之後,小爆了幾部佳作,

比如《旺達幻視》、《洛奇》、《月光騎士》..........

其實這些劇集都是依託於超級英雄本身的魅力、故事性,以及演員們的演繹:

旺達的美強慘、遊走在幻想與現實之間的那種奇特性;

洛奇的詭詐,已經極度自負下的自卑;

奧斯卡演繹出了超級英雄與眾不同的一面:屌絲、唯唯諾諾、社恐……

然而,漫威也有許多重金打造,準備延續以及重啟的劇集,均已撲街

比如《鷹眼》中,有天賦又富有的少女鷹眼成長的俗套故事,

《獵鷹與冬兵》政治驚悚帶給觀眾的物料疲憊感…..

還有2022年6月上線的《驚奇少女》,口碑上也是差評多過好評,

想走少數族裔的少年感超級英雄路線,卻沒有激起太大的水花。

作為一部少數族裔少年感題材的超級英雄劇集,

《驚奇少女》其實「超能力不多,但少年感極強「,

本質里還是邊緣少女在美式校園的青春題材混搭家庭喜劇。

其實,這種類型的美劇,真的是一抓一大把,

沒有《旺達幻視》的那種視覺和內容上的創新感,

又沒有《月光騎士》深邃的文化混搭特色;

也難怪《驚奇少女》很難激起水花。

比如《驚奇少女》的設定,先是少女與家庭的關係,

雖然套上了在美國的穆斯林家庭的外殼,

但不被父母理解的夢想,覺得與整個家庭格格不入的青春期,觀感上都不算新鮮。

穆斯林少女,屬於文化、外型的非主流,

特別喜歡和老師說話時開小差、幻想自己進入電影或者超級英雄世界的人設,

這其實本質上和很多白人freak少年在學校的格格不入沒什麼兩樣,

畢竟誰的青春期,不是覺得自己永遠是個異類

永遠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永遠覺得身邊沒人懂得自己......

而情竇初開的少女的感情線,也是那種雷打不動的三角關係,

這對於觀影經驗豐富的觀眾來說,已經很難再激起「怦然心動「的感覺了,

柏拉圖式的異性好友,懂得她對超級英雄的熱愛,還有那種青春期的曖昧

盡心盡力地為她做好參加超級英雄cosplay展覽的服裝……

但是女主不愛暖男,偏偏被帥痞男主吸引走目光的設定,

更是美式校園青春劇編劇們的底層邏輯了。

這難免讓人用漫威宇宙同樣少年感的《蜘蛛俠》去對標《驚奇少女》,

從幾個細節就能看出,後者是沒有前者那種深度的

比如驚奇少女為了參加爸爸媽媽不理解的超英cosplay展覽,和父母吵架,

每天沉浸於幻想,不務正業,決定偷跑出家,追求玩樂;

小蜘蛛當然也是嚮往婦聯和蜘蛛俠的,但他依然熱衷於校園生活,

他會戴上面具拉著絲兒低調的救全車的同學,也懂得「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青春期愛幻想,是創造力和生命力,但只沉迷於幻想,就有些過了。

又或是劇情上,沒什麼新意,

依然是校園邊緣少女的孤獨感、家庭無法理解自己的夢想、以及清新的三角戀關係,

但是《驚奇少女》在畫面和配樂,以及色彩和動畫跳躍上,

還是做到了一種漫威鮮有的讓人耳目一新的青春感手繪動感的舒適。

不再是漫威經典的一幀一幀動畫浮現的開場,

從一個年輕小粉絲的視角,手繪漫畫的可愛與清新去重現了那場史詩級的終局之戰,

小巧的紙片、粉絲手繪的潦草卻用心、水彩筆的靈活顏色,

這些都給了我們一種耳目一新的視覺體驗

原來美漫也不一定就是那種亮麗高飽和度色彩的~

動畫感與青春劇情的結合,也是《驚奇少女》在視覺上的突出改變,

當少女的幻想具象化為街邊的塗鴉時,

而那些塗鴉又靈動地走起來時,真有點真人動畫具象化的意味,

鮮艷的色彩、跳躍的塗鴉,撲面而來的青春氣息可愛幻想,真是擋也不住。

相當絲滑的長鏡頭,也是青春味和幻想感結合得恰到好處,

當黑夜落幕,好像從現實世界進入了幻想的世界,

回家路上不再是無邊的孤獨和黑暗,而是處處實景可以霓虹閃爍的街頭,

當簡訊成為地面塗鴉、路邊的LED燈上有了他回復的具象化:

那些跳躍的霓虹燈、櫥窗里的零食飲料、街頭塗鴉、以及臥室里的床頭燈,

竟然都成為了多彩幻想的霓虹具象化。

絲滑又清新,多彩的幻想感,

《驚奇少女》做到了「賽博朋克街頭青春感」的視覺突破。

而少數族裔少女的身份認知,二代移民少年少女與整個社會的格格不入

既不認同老爸老媽「老土」的觀念,也不被本地的少年少女們認同接受,

他們既融合了兩種文化,又被兩種文化所排斥。

如《瞬息全宇宙》里BOSS少女Zoe,

在無數次的宇宙跳轉、被原生家庭不理解的情況下,產生了無限的虛無,

「驚奇少女」也因為爸媽不理解自己想要的生活與夢想,

校園裡的本地孩子把自己當個怪胎,而把希望與人生寄托在幻想上,

究竟是該回到現實,還是沉浸入幻想。

移民少年少女們的走進這種「瞬息全宇宙」、 「天馬行空」、「校園隱藏人物」的設定,

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可愛又中二,愛幻想不務正業的驚奇少女,

少了驚奇隊長威風凜凜的超能力,多了中二少女的青春感,

在人們對超級英雄越來越不感興趣的今天,

她能打開漫威的第四階段多元宇宙之懵懂青春期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0b750c9e59570eb32bbb1ba1f9026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