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韓綜,許多觀眾腦海中一定會浮現出他的名字——
羅PD,即羅䁐錫,韓國最家喻戶曉的節目導演。
開創「慢綜藝」概念,先後養活了KBS和TVN兩大台的綜藝部。
打造了「花樣系列」、「三時三餐系列」、「新西遊記系列」、「食堂系列」等一眾均分過9的爆款。
出自他手的《兩天一夜》,更是被譽為「連一隻狗都能捧紅」。
最近,老羅又出新作。
節目組請來了導演的老搭檔——
曾經的「尹食堂」老闆、現年74歲的韓國「國民奶奶」尹汝貞。
在去年,她憑藉電影《米納里》摘得奧斯卡最佳女配,在北美打開知名度。
這檔新綜藝的內容,就主要圍繞尹汝貞作為第94屆奧斯卡頒獎嘉賓前往洛杉磯出差時的日常工作及生活展開。
跟隨尹奶奶,觀眾不僅可以領略當地風光,還能沉浸式體驗「史上最狗血」奧斯卡頒獎典禮。
在此次行程中擔任尹奶奶「經紀人」的,則是號稱「TVN公務員」的李瑞鎮。
這也是三位繼《尹食堂》之後的再次合體。
節目品質依然沒讓人失望,播出兩期,豆瓣評分已經飆到了9.5——
《意外的旅程》
對於靈感不斷的羅PD來說,生活中的萬事皆可為節目,只要它有創新點,又足夠有趣。
《意外的旅程》的點子就來自一場飯局。
某天他與尹奶奶一起吃飯,閒聊中聽說對方今年要去奧斯卡頒獎,隨口問了句頒獎典禮在什麼時候。
得知了具體時間後,又順便問了下老搭檔瑞鎮有沒有空。
對方回答沒工作,閒著。
「那剛好一起去吧。
跟著去看看,參加奧斯卡都做些什麼。」
一檔節目就這樣隨性地誕生了。
對於許多創作者來說,靈光一現其實並不難得,能讓偶然得之的點子落地才是真本事。
如何將一檔聽起來無趣的慢綜藝做得有趣?關鍵往往在於嘉賓形象的塑造。
而這恰是羅PD最擅長的。
首先,真實打底。
在他的鏡頭中,嘉賓只需要自然地出現就好。
作為早年婚姻不幸、星途波折、73歲高齡又拿下奧斯卡女配的女演員,圍繞尹汝貞的基本都是「勵志」、「苦難」一類的關鍵詞。
而《意外的旅程》中的尹汝貞,卻是個通透可愛的小老太太。
帶著煙火氣,擁有幾段超過四十年的友誼。
時而睿智幽默,時而少女心未泯。
她會突然湊近鏡頭,好奇攝像裝備。
得知濾鏡能把人調成白白嫩嫩的效果後,她滿臉寫著開心:
「我最喜歡拍出來白白嫩嫩的,最喜歡沒對上焦的。」
「最近的攝像機都拍的太高清了啊!」
年輕人苦惱地向她抱怨:「我已經單身很久了。」
她卻攀比上了:「單身很久了這種話,非要在我面前說嗎?」
說完露出勝利者的圍笑。
相比於各大媒體通稿,
屢屢渲染她的苦難,
聚焦她在鎂光燈下的光鮮,
再用各種花哨的獎項定義她,
給她安插各種title,「擅長翻譯」、「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語」……
將她打造成「神」。
《意外的旅程》難得地通過生活里的細枝末節還原她作為「人」的一面。
餐桌上,幾人邊吃邊聊。
聊天過程中,尹汝貞會下意識地反應一句話里某個單詞用英文如何表達。
她解釋說這是因為自己「對英語壓力很大」,儘管她的英文水平已經非常流利。
節目還將鏡頭對準了桌子上一沓稿紙。
那是尹汝貞在接受《柏青哥》相關採訪前準備的英語手稿。
上面密密麻麻,各種批註。
因為《柏青哥》講述的是日本殖民統治時代的故事,尹汝貞擔心會在關於歷史事實的回答中出現失誤,於是用英文整理了滿滿當當的預設問題和答案。
反覆斟酌,反覆練習。
她還遺憾自己的英文不夠地道,表達不出應有的情緒。
「『出生之後發現是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用韓語可以表達出句子和情緒,但用英語卻很難表達出這種感覺。」
不過認認真真壓的題,最後的採訪中卻一個都沒有「考」到。
老太太笑著打趣:「搞錯了考試範圍。」
整理衣物時,尹奶奶從行李中拎出今年出席典禮要穿的禮服,隨口講起去年獲得奧斯卡女配時的尷尬時刻——
登台領獎時身上穿的禮服竟是自掏腰包買的。
因為品牌商只贊助「最佳女主角」。
她感嘆著:「世界就是這樣。奧斯卡這個地方就是資本主義的極致啊。」
卻也淡然接受一切。
這些看似平淡的時刻被羅PD細緻地捕捉進鏡頭,再輔以字幕或是花字,人物形象便立時鮮活討喜起來。
可別小看綜藝花字。
短短几秒,寥寥數筆,是為嘉賓貼身定製的一套標籤。
嘉賓在鏡頭前自然展現的一舉一動,都會在他的奇妙「註解」之下,被套上充滿小詩意或是小趣味的濾鏡,產生治癒人心的化學反應。
比如一個發生在車裡的段落。
尹奶奶用手遮著眼睛,抱怨著加州刺眼的陽光:
「都不管我的心情,陽光特別耀眼。」
她回憶起幾十年前在加州的生活。
那時候兒子受傷,每天步行往返醫院,即使戴上最暗的墨鏡也擋不住烈日。
老太太嘴裡念叨著太陽,可了解她過往的人都能聽出來,她指的是那段晦暗的時光——
曾在事業巔峰期急流勇退,與當時的歌壇才子趙英男結婚。
婚後定居美國,褪去影后光環,擔起了家庭主婦之職。
但這段婚姻最終卻因丈夫出軌而破裂。
尹汝貞因此結束了在美13年的生活,帶著兒子回到韓國,想重新拾起事業。
然而彼時的韓國對離異女性充滿偏見,事業重啟之路上障礙重重……
如今故地重遊,難免感慨萬千。
而此時螢幕上的註解是這樣的——
「加利福尼亞的陽光,就像灼熱的拍攝大燈。
有因為陽光太耀眼而委屈的日子。
接受所有陽光的照射,度過一整天。」
舉重若輕地將曾經受過的委屈與辛酸輕描淡寫地歸咎於刺眼的陽光,讓人感到異常溫柔。
如今在人生的第七個十年,尹汝貞再次蛻變,活出了最自在鮮活的模樣。
鏡頭從昏暗的車廂內,一瞬間切至鋪滿陽光的公路。
車子忽然加速行駛,配合BGM《Hey There Delilah》中燥起來的鼓點。
像是穿過了幽暗的人生隧道。
再拿承包了節目一半笑點的「假經紀人」李瑞鎮來說。
熟悉羅PD的觀眾都知道,在節目裡,李瑞鎮是個「懶惰又嘮叨」的存在。
在拍攝《三時三餐》時,一到達目的地就開始各種抱怨,稍微出點力就頻頻喊累。
到了《意外的旅程》里依舊。
作為經紀人,沒有眼力見。
一回到住處,自己先癱倒在沙發上。
央求工作人員幫他搬行李,連倒水這種基操都需要僱主親自提醒。
面對鏡頭,直言自己就是來玩的。
開工三小時後就生出罷工的念頭。
讓德高望重的「僱主」尹汝貞都忍不住毒舌起來:
「為什麼用這種人當經紀人?」
「你們也夠奇怪的,看臉選經紀人嗎?」
可一到外出採購的時間,李瑞鎮忽然精神煥發。
後期字幕是這樣的:
「如飢餓的鬣狗一般走來走去。」
「看看他充滿慾望的眼神!」
「眼珠比任何時候轉得都快。」
「興奮 這種必須得喝啊!」
「心急如焚 哥,你都買了30分鐘了,老師估計都睡了!」
「嘟嘟囔囔 你自己的東西買的更多!」
「+香蕉,+莓果類,+飲料……」
配合遊戲中零錢入帳時的清脆音效。
一連串的生動描述,將瑞鎮「一幹活就無精打采,一見吃的就精神抖擻」的「雞賊」形象完全立住了。
最後瑞鎮滑著推車出現在超市門口,一臉興奮,滿載而歸。
一串字幕再次戳穿他的小九九——「以跑腿為藉口 瑞鎮的購物結束」。
但這樣的李瑞鎮,不僅沒惹觀眾討厭,反而收割了一大波好感。
因為羅PD很會利用反差萌給他「貼金」——
在人群看不到的地方,
鏡頭默默跟隨著瑞鎮來到尹奶奶的房間,看他邊替她整理行李,邊揣摩她的日常習慣,以此來掌握她的生活模式。
還貼心地將加濕器擺在她的枕邊,因為「加利福尼亞很乾燥」。
此時螢幕上又跳出「細心」、「符合經紀人身份」等暖心的「洗白」字幕。
再加上瑞鎮說起明星、電影頭頭是道,提起當地美食如數家珍,被字幕稱為「只要輸入單詞,就會自動輸出內容的人類電視導航」,更是與他平時「躺平」的形象對比鮮明。
層層遞進地描摹,讓觀眾通過細節與反差感受到他富有層次的性格,嘴裡喊累卻默默幹活的老幹部形象,活了。
久而久之,大家也習慣了瑞鎮的「懶惰」,這種小懶惰甚至變成了一個俏皮的加分項。
這其實是羅PD慣用的手法。
他並不是要通過曝光嘉賓的缺點作為噱頭,更不會用醜化嘉賓來博收視,而是會根據他們的特性定製一些「假」槽點。
先讓藝人暴露自我,再用這些特性反過來塑造他們,使節目中的人設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讓他們看起來更像是一位有點小毛病、但瑕不掩瑜的老朋友。
節目不光聚焦人,還一再將鏡頭對準周遭的環境。
總是有意無意地重複介紹同一條路線。
觀眾可以記得超市在哪個方向,還有碼頭,烤肉店,冰激凌店的大概位置。
重複拍攝不同時間的同一個景點,和一些日常的生活場景。
熱鬧的街道,海邊的漁船,咖啡廳里的情侶……
讓觀眾漸漸熟悉當地的城市角落與人文氣息,就像去實地旅行了一場,隨之產生一種奇異的親切感。
這也是此類旅行慢綜藝的美好之處——不光是人,就連那個地方都有了溫度。
出自羅PD之手的慢綜藝雖然形態各異,卻又風格相似:
它們通常頗為平淡,沒有什麼起伏衝突,但從頭到尾充斥著小笑點、小趣味、小驚喜,讓人舒舒服服,心滿意足。
他不怕慢,不怕一慢下來就會沉悶,一沉悶就丟失觀眾。
不尋找快的捷徑、不刻意製造矛盾與噱頭,而是給予「慢」以充足的時間。
可當觀眾看著看著,不經意間掃一眼進度條,卻又突然覺得,時間過得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