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榆盤鎮魯班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盧斌
2015年6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部分省區市扶貧攻堅與「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講到:「選派扶貧工作隊是加強基層扶貧工作的有效組織措施,要做到每個貧困村都有駐村工作隊、每個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工作隊和駐村幹部要一心撲在扶貧開發工作上,強化責任要求,有效發揮作用。對在基層一線干出了成績、群眾擁護的駐村幹部,要注意培養使用,讓他們在扶貧開發工作中發揮更大作用。」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的確,自2017年9月擔任榆盤鎮魯班村幫扶隊長以來,每天的積累、沉澱、進退,讓盧斌這位縣職專的老師逐漸理解了總書記這句話的重量,釐清了自己肩負的責任,明確了人生該追求的價值。
魯班村位於榆盤鎮政府東南方向約42公里處,轄七個自然組,全村共246戶1203人,2013年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60戶774人,貧困發生率為64.33%。
2017年9月,盧斌從城關鎮雷山村到榆盤鎮魯班村,在一個陌生的村落開始了第一書記征程。如何轉變身份儘快地投入到新的環境開展工作是盧斌面臨的首要問題。
每戶村民家裡有幾口人,收入靠什麼,主要存在的問題是什麼?為了更好地展開扶貧工作,盧斌帶著這些問題,開始一步一個腳印挨家挨戶走訪調查,深入了解村民們的所思所想所盼。經過一個月的走訪,盧斌走遍了全村的246戶人家,與很多村民交了朋友,對大家脫貧的願望和扶貧規劃有了全面而深刻的了解。
通過深入走訪調查,盧斌與駐村幹部、幫扶責任人、村「兩委」班子,制定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扶貧措施。按照貧困戶發展需求,為每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制定了詳細的「一戶一策」脫貧和鞏固提升計劃,完善扶貧手冊和三本台帳等相關軟體資料。經過兩年時間的發展,群眾種植的作物在原有基礎上實現了提量提質;通過技能培訓,魯班瓦工在各地建築工地很搶手。
村民馬旺平全家四口人,2017年實現脫貧,家庭經濟收入主要靠他和媳婦外出務工為主。盧斌通過調查,考慮到家裡有兩名大學生,容易因學致貧,為他安排公益性崗位生態護林員,靠種地、外出務工、公益性崗位補貼形成穩定的收入,滿足家庭全部開支。
談起家裡這幾年的變化和對盧斌書記的感激,馬旺平對記者說:「前兩年孩子小,家裡比較困難,盧書記這些幹部就經常到我家裡了解情況。危房改造,雨露計劃這些都是我享受的政策,國家的政策確實好,對老百姓很好。今年選了公益性生態護林員崗位,我的職責是把林看好,不要發生火災,我把自己的責任盡到,把自己的日子過得更好。」
村支部副書記李俊奎介紹,以前村兩委班子工作效率低,自從組織安排盧斌同志任第一書記兼任幫扶工作隊隊長以來,通過抓黨建工作,團結村兩委班子成員,走訪入戶,制定村脫貧攻堅計劃,經過這兩年努力,村容村貌、人居環境得到了很大改變,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
截止目前,魯班村共脫貧152戶727人,2019年底剩餘貧困人口3戶11人,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的64.33%下降到2019年的0.83%。2020年計劃預脫貧3戶11人。下一步,把魯班村打造成以生態旅遊、勞務輸出和特色農業為主導產業的新農村,這是盧斌為全村制定的發展計劃,也是他和班子成員為之努力奮鬥的目標。
入則懇懇以盡忠,出則謙謙以自悔。盧斌說,自己所做的雖然微不足道,但當看到一戶戶村民的生活因村班子的一個舉動而發生變化,一個個村民看到幹部老遠笑著喊一聲「走,喝茶去!」一組組數據在大家的努力下變得越來越漂亮,他們就給自己說:「值了!」
「這個時候我更會想起習近平總書記對幫扶人員的寄望——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在帶記者去看望一位五保戶的路上,盧斌這樣給我們說。是的,腳下沾的泥土越多,就越發對這片土地有了感情,越發牽掛這片土地上發生的悲歡離合。盧斌,是真的融入到這片土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