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上半年經濟發展成就綜述

2019-07-16     紅河資訊圈

有一種速度,叫只爭朝夕;有一種精神,叫奮鬥不止。

紅河速度 宗輝 攝

瀘西縣金馬鎮現代農業產業 牟炳文 攝

時至7月,2019年已過半。紅河,各族各界奮鬥者踏著堅實而忙碌的步履,向著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目標加力前行。

半年來,我州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全局聚焦脫貧攻堅,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天天抓實、月月抓緊,克服經濟下行壓力和各類風險挑戰,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著力破解制約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有效增強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支撐力,繼續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主要預期目標得以順利實現。

國家級蒙自經濟技術開發區一角 胡彥輝 攝

紅河綜合保稅區

河口跨合區電子產品生產線 來源:天天看河口

經濟總量增長穩定:全州預計GDP增長9.1%左右;

經濟質效提升趨穩:一季度,全州實現經濟「開門紅」,工業經濟增速名列滇中經濟圈第一位。上半年,全州新納規上工業企業42戶,全州規上企業達到417家,規上工業增加值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1.8%,增速高於全省增長水平,位列滇中經濟圈前列;

雲鋁潤鑫部合金生產線 來源:國家級蒙自經濟技術開發區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以旅遊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對GDP的貢獻率達39.5%,拉動GDP增長3.67個百分點;

新動能培育持續增強:僅今年1月至4月,我州即實現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產值58.15億元,電子、醫藥、食品和工藝品製造等非煙工業逐漸成為拉動全州工業快速增長的重要引擎;

紅河綜保區紅河寶創科技有限公司手錶組裝生產線 車安達 攝

現代農業發展取得突破:第一產業預計增長5.4%,6大特色產業和「綠色食品牌」基地建設推進迅速,214戶農業龍頭企業銷售收入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0%,農產品加工企業產值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20%;

加快推進「綠色食品牌」建設 來源:紅河農業農村、彌勒電視台

群眾獲得感層層疊加:州級籌措扶貧資金10.3億元,安排到4個深度貧困縣6.5億元,18個易地扶貧搬遷點竣工7個,安置房竣工524套,新增貧困戶勞動力轉移就業1萬餘人次;

屏邊新華鄉易地扶貧搬遷點 黃璐 攝

……

數據無聲,卻是紅河發展邁向質量更高、實現更大跨越最為生動有力的詮釋。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是全州400多萬奮鬥者以務實擔當的新時代拼搏精神築就起的發展之基,一步一個腳印,堅實而有力。

走活棋局結構優

繽紛夏日,熱浪滾滾。邁步紅河大地,田間稻香撲鼻,花果爭艷,一派生機勃勃;走進各個工業園區,隆隆機聲伴隨綠色食品、新興電子產品的誕生,每一條流水生產線上都孕育著高質量發展的希望;而在大交通大物流網的布局下,紅河熱土上以旅遊業為主的第三產業掀起了蓬勃發展的熱潮。

蒙自機械化採收胡蘿蔔 胡彥輝 攝

近年來,我州提升對紅河資源稟賦的把握、強化對創新激活發展新動能的理解,提出高原特色農業發展規劃,致力於農業集約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做大做強農產品精深加工、農產品流通、批發、零售業等,促進了開遠高效現代農業園為代表的高效現代農業發展。今年以來,緊緊圍繞「大抓產業」,我州堅持把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著力點放在產業建設上,聚焦打造「三張牌」,緊扣做優一產、做強二產、做大三產目標,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旅則旅,持續推進重點產業發展,走活全面發展棋局,三產結構更趨合理。

彌勒食品加工園區乳製品生產車間 曹松林 攝

上半年,我州以打造「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3張牌為依託,加大農業投資力度,增長預計達22.7%。制定並抓緊實施彌勒綠色食品加工中心3年行動計劃,開遠高效現代農業園成功創建為全國第一個國家級花卉產業現代農業產業園,雲南(紅河)現代花卉產業園、廣東溫氏集團養殖基地等項目順利推進,全州新增6家企業獲綠色產品認證證書15份,8家企業獲得有機產品認證證書11份,累計35家企業獲有機產品認證證書41份。

彌勒溫氏種豬場

開遠知花小鎮一角 陶家淇 攝

而依託農業的發展壯大,電子商務也在紅河大地應勢崛起。梯田紅米、枇杷、獼猴桃、小黃姜、葡萄、石榴等高原特色農產品乘著電子商務的東風,帶著紅河標籤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為我州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快了貧困戶脫貧、農民增收、農村振興的步伐。今年上半年,我州把「聚集要素、加強服務、規範管理」作為發展電子商務的突破口,加快構建起「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協會引領、產業支撐、品牌帶動、全民參與」的發展格局。在蒙自市農村電子商務產業園、彌勒市電商創業園、「元陽商城」等建成運營的基礎上,推進發展起70餘個「農村電商黨員綜合服務站」,服務網點、物流配送網點隨之遍布城鄉各地。到目前,全州註冊電商企業突破500家、電商網店逾2200個、電商從業人員超過23000人,「大抓電商」已迅速轉變為各企業以網際網路思維推動產業轉型的激發器。

元陽電商大數據分析平台 常玉選 攝

百花齊放春滿園。上半年,我州還以一部手機游雲南、美麗縣城、特色小鎮建設為抓手,推動傳統旅遊發展方式、管理模式、業務流程優化提升,並不斷豐富旅遊業態和旅遊產品,挖掘內需潛力,提升接待和消費水平,以旅遊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上升。上半年,全州旅遊業總收入預計實現449.48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25.41%,共接待國內外旅遊者3538.53萬人次,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4%;批發業、零售業、住宿業、餐營業預計分別增長5%、14%、16%、17%,商貿流通迅速培育發展,新增企業120戶,第三產業預計增長7.9%左右。

紅河旅遊越來越紅火

上半年,通過「大抓產業」「大抓電商」,我州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紅河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支撐有力動力強

工業經濟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和「硬支撐」。

上半年,我州第二產業預計增長11.5%左右,工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43.8%,拉動GDP增長4.08個百分點。

作為全省的老工業基地,發展工業始終是我州經濟發展的重頭戲。近年來,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增效的同時,州委、州政府深入實施「新型工業強州」行動計劃,制定出台了一攬子促進工業大發展的政策措施,一方面提升改造傳統產業、一方面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補齊結構短板,紮實推進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行動和開展建名企、育名品、樹名家「三名」活動,大力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夯實工業經濟發展基礎。

開遠輕工業產業園區 陶家淇 攝

今年以來,州委進一步明確「大抓工業」的目標定位後,全州馬力全開緊緊圍繞建設新型工業強州的要求,以重點園區為主戰場,舉力推動蒙自經開區、紅河綜保區、河口跨合區建設,加快彌勒食品加工、石屏豆腐、建水紫陶等特色園區建設。上半年,我州盯緊417戶規上企業、50戶重點企業開展「一對一」精準服務,力促增產穩產。圍繞「三個一百」工業重點項目,強化要素保障和協調服務,力促鉑駿年產20萬輛皮卡車、箇舊北部選礦園區、惠科銅加工二期等重點工業項目加快推進。全州存量規上工業企業預計全年可拉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個百分點左右;新納規的42戶企業全年可形成產值35.6億元,拉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4個百分點左右。

建水紫陶加工 車安達 攝

箇舊市錫文化產業創業園 黃璐 攝

令人欣喜是,以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為引領的新興工業已逐漸成長為全州工業經濟增長新動能,在我州經濟發展中的支撐地位越來越強。今年截至4月末,新材料和信息產業產值達到58.15億元,全州有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企業13戶,繼續保持良好勢頭,新興電子、醫藥、食品和工藝品製造行業等非煙工業已成為全州工業增長主引擎,預計全年可拉動全州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約6個百分點,增長貢獻率為50%左右。

雲南錦鼎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偏光鏡項目

紅河雲百草飲片生產車間 常玉選 攝

「大抓工業」有效促進全州工業經濟規模、質量、效益不斷提升,加速推進以新型工業為主的全州經濟發展生力軍,支撐著全州經濟發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加速聚力後勁足

2月11日,春節收假第一天,隨著總投資高達140億元的120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我州拉開了「項目建設年」的序幕。而自開年以來,全州各級各部門緊扣「五個大抓」加「大抓招商」的重點任務,抓實項目主體,做好要素保障,強化專項督查,全力以赴做好經濟穩增長各項工作。

「有項目就有抓手,有抓手就不放手。」1月至6月,我州圍繞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社會民生、生態環保等領域,謀劃了一批關係長遠發展和增強發展後勁的新項目,做實做深項目前期工作,加大項目服務力度,推動項目落地落實。在「補短板、增動力」儲備的952個項目基礎上,截至6月30日,全州「十四五」項目謀劃及「金點子」行動計劃新謀劃6957個項目,規劃總投資3.03萬億元。

2019年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 張永貴 攝

上半年,「大抓項目」落地見效。在州委的有力領導下,州政府強化工作落實和協調調度,到6月末,全州固定資產投資實現增長3.8%。全州上下緊盯「縣縣通高速、南北通航空、州府通高鐵」目標,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高速公路建設從南到北加速推進,美麗縣城、特色小鎮建設如火如荼,處處見工地、處處生希望的建設場景無不催人奮進。僅今年上半年,全州預計完成交通建設投資221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6%,元蔓、蔓金、元綠、蒙屏、瀘彌(二期)、石瀘、建(個)元、召瀘8條在建高速公路按計劃推進,1月至6月,預計完成投資140.27億元;彌蒙鐵路自開工以來累計完成投資24.35億元,僅上半年預計完成投資13.2億元。

元蔓高速紅河段 常玉選 攝

建設中的蒙屏高速公路 賀平昌 攝

路通事事通,隨著交通基礎的不斷完善,我州要素集聚力也在更大的時空範圍內得到有效激發和釋放,為「大抓開放」的深入實施創造了條件。6月28日,中越雙邊迎來第一個農副產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的開通,掀開了中越雙方合作新的一頁,也印證著我州始終把加大對外開放放在經濟發展重要位置的不變決心。1月至5月,全州進出口總額完成16億美元,進出口規模排名全省第三位。

中越雙邊迎來第一個農副產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的開通 李易 攝

同時,緊扣「大抓招商」的重點,圍繞打造「三張牌」和「六大產業」實施精準招商,列出目標企業,制定專項方案,逐一跟進落實。僅上半年,州委、州政府主要領導多次率隊外出招商,促成了與北京新發地、新希望、中鐵二院等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實施「綠色食品牌」投資項目 240個、「綠色能源牌」投資項目17個。

民生加分幸福來

經濟社會的發展成果要讓人民共同享有。

今年,我州繼續把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作為惠及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全局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資金、力量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通過共同努力,18個易地扶貧搬遷點已竣工7個,524套安置房順利竣工,50299戶「4類重點對象」農危房開工建設,19428戶「非4類重點對象」無力建房戶也順利開工,貧困群眾住房保障率大幅提升。1月至6月,5萬餘貧困戶勞動力參與就業培訓,1萬餘人次實現轉移就業。

瀘西縣白水鎮小直邑村 牟炳文 攝

上半年,全州就業服務進一步加強,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99%,控制在4.2%目標內;

教育發展穩步推進,狠抓學前教育農村全覆蓋計劃、城鄉義務教育發展一體化、高中階段普及攻堅計劃的落實,紅河州一中首屆高考取得優異成績;

讓鄉村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 王躍 攝

社會治理力度加大,防範和打擊恐怖活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紮實開展,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涉黑涉惡問題有效解決;

……

乘風破浪,直掛雲帆。一系列持之以恆、行之有效的重大舉措,正形成源源不斷的巨大動力,加快我州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步伐,新時代團結進步美麗紅河道路越走越寬廣。

來源 :紅河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更多資訊信息請關注公眾號「紅河資訊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u3JFWwBmyVoG_1ZMz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