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思純被罵上熱搜後,首次公開抑鬱症病情:你嘴裡的矯情,真的要人命

2021-03-23     有格

原標題:馬思純被罵上熱搜後,首次公開抑鬱症病情:你嘴裡的矯情,真的要人命

「馬思純胖了!」

自從參加《吐槽大會》後,大家對馬思純的身材議論紛紛。

有人指責她,做個演員,連身材都管理不好;

有人質疑她,還能當演員嗎?都胖成嶽嶽了……

太多負面的評論洶湧而至。

直到3月7日,她終於發布一則視頻,對此作了回應。

她在視頻中講到,自己十幾年沒有好好睡過覺了。

每天夜裡隔一兩個小時就要醒過來。

直到後來,她才意識到自己患了抑鬱症。

而病的癥結,和她的原生家庭有著很大的關係。

「你要聽話,才會可愛。

你要懂事,你看別人怎麼怎麼樣,不能自我……」

這些話,充斥著她的童年。

正是這種壓迫式的教育,讓她在成年後變得「小心翼翼」:

可以生氣,卻永遠不生氣;
太怕別人不喜歡或不開心;
上高速公路不敢上廁所,只因為怕司機麻煩……

看得出,她的成長環境讓她變成了一個「討好型人格」。

一味討好別人,卻忽視自己的心理,其實非常不健康。

記得她在一檔綜藝中,就曾經分享過自己的病情:

吃緩解情緒的藥,3天能胖8斤。

情緒瘋狂的時候,身體會變僵硬,腿會發軟,還會大口喘氣,雙眼發黑。

從床上到門口的距離,都走不過去,十分無助。

除了家庭教育的影響,她還講過自己在校園受到的霸凌。

上初中時,同學把粉筆灰和抹布水倒進她的可樂,直到她喝完,才被告知情況;

因為小時候長得胖,還被同學當眾罵「馬胖子」……

在學校,她被同學孤立、被欺負。

回到家,她還要被家人壓抑自己的個性。

長期以往,也就難怪她會患上抑鬱了。

可是,即使她聲明了自己的病情,網友們依舊沒有要放過她的意思。

他們罵馬思純「作」、「矯情」、「無病呻吟」……

在惡意的評論里,一個網友說的話令人扎心:

「沒人覺得我病了,他們只是覺得我想多了。」

馬思純主演短片《救》

飾演抑鬱症患者內心的掙扎與痛苦

魯迅先生曾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我們生活的周圍,有多少人能夠正確地認識到,

抑鬱症不是矯情,而是一種病。

央視曾報道,抑鬱症,已經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

據世衛組織統計,全世界抑鬱症患者高達3.5億。

我國的抑鬱症患者也達到了9000萬。

如果你不了解這種病,請不要逞一時口快,對他們妄加評論。

因為,沒有誰願意拿自己的病開玩笑。

前幾天,網紅歌手龐麥郎的一條新聞,引人關註:

龐麥郎因為精神分裂症,被送進精神病院。

聽到這個消息,不禁令人唏噓。

你可能沒聽過「龐麥郎」的名字;

但你肯定有聽過這幾句歌詞:

「我的滑板鞋,時尚時尚最時尚。

……摩擦,摩擦,在光滑的地上摩擦。」

2014年,他的一首《我的滑板鞋》空降網際網路。

洗腦的旋律、古怪的歌詞以及樸實的唱腔,幾乎讓他一夜爆紅。

成名後,敏銳的流量公司嗅到了商機,馬上對他進行了簽約。

在資本的運作下,他開始有模有樣地做起了明星:

包裝自己的姓名和背景;

公司為其安排演唱會,一票難求。

表面看似風光,但面對記者採訪,他卻大吐苦水:

成名後,公司還讓他住在陰暗潮濕的地下室;
隨著觀眾不再獵奇,演唱會門票銷量急速下滑;
自己辛苦做的音樂,利潤卻被公司吞掉八成;
公司承諾會出音樂作品,卻一首歌也沒有做出來……

後來,他和公司鬧過合約糾紛,卻不了了之。

也零星開了一些演唱會,可台下的人寥寥無幾,十分冷清。

再次聽到他的消息,已經是他被送進精神病院。

他的經紀人白曉表示,龐麥郎這些年飽受精神分裂症折磨,卻一直在堅持創作和演出。

為此,他的體重從130斤瘦到了80多斤。

他的父親也說過,兒子一直關在屋裡寫歌,不說話,也沒人找他。

去年年底,他開始胡亂說話、摔東西、不好好吃飯。

甚至被傳出拿板凳毆打父親的新聞。

白曉曾發布視頻,希望為龐麥郎籌款治療病情。

網友們不關心龐麥郎的病情也就算了,還在評論下說風涼話。

看到這裡,真的感到很悲哀。

龐麥郎紅的時候,到處有人圍繞著他,甚至利用他的名氣博取流量;

如今他「過氣」了,患病了,那些人卻一個個不見了。

甚至還暗地裡嘲諷他,挖苦他,取笑他。

人性的善良,在此刻蕩然無存。

你能看到,太多太多的人對精神病有著歧視和偏見。

聽過一個真實案例:

醫生複診患抑鬱的小孩時,夸道:

這孩子真用功。

誰知道,孩子的母親馬上反駁道:

用功,都是假用功。

醫生聽完,十分無奈。

他好不容易修補了孩子的心理問題,卻被家長的一兩句話打回了原形。

明明知道孩子患了抑鬱,還要一味用語言去打壓、貶低,這不是火上澆油嗎?

這種情形並非個例。

外網有一個女生,將自己患抑鬱症的事情告訴了母親。

可沒想,不僅沒得到安慰,還被母親懟道:

不能自己忍著嗎?

能自己忍著的話,還需要求助家人和醫生嗎?

一想到這種壓抑的家庭環境,就讓人覺得窒息。

馬思純正是因為家庭教育的壓迫,變成了一個「討好型人格」。

龐麥郎患病,不僅是因為現實和理想產生了巨大落差。

也和輿論環境有一定關係。

你可能以為所謂的精神病人,就是在矯情。

可實際上,他們正可能遭受身體或心理上的巨大折磨。

有科普博主曾總結了抑鬱症患者可能有的10個跡象:

1、孤立自己;2、生活雜亂無章;
3、不注意衛生;4、睡眠不好;
5、容易被小事影響;6、飲食紊亂;
7、缺乏動力;8、逃避問題;
9、自我憎恨;10、生活在恐懼中。

這些跡象一旦得不到緩解,那麼病人隨時有可能會做出危害生命的行為。

因此,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對於精神病人尤其重要。

對於抑鬱症,馬思純也分享過自己的一些治療經驗和建議:

它只是一種病,和其他的病沒有任何區別。

你要做的,就是去正視它,去看醫生,按照醫囑吃藥。

周圍的人,也不要把他特殊化。

非常認同她的看法。

除了正確認識病情,還要積極主動地去參與治療。

最關鍵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放下自己的偏見和歧視。

而不是用冷漠和語言暴力把他們推向黑暗的深淵。

要知道,你的一句話可以毀掉一個人,也可以拯救一個人。

而對於正在遭遇抑鬱症折磨,或正處於抑鬱情緒的人,

也請你不要輕易對這個世界失去希望。

畢竟,冬天來了,春天也就不遠了。

就像作家劉同說過的:

凡事總有過去的時候,回頭看看劫後餘生的自己,原來,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tv_XngBDlXMa8eqv3t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