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網友瘋狂吐槽的江一燕,這次還能翻身嗎?

2019-10-25     大喵說音樂

江一燕這兩天是真的慘。

說實話,原本我並不關注她。

但 3 年前,她在某檔節目上唱了一句《陰天》,讓我耳邊一亮。

比起原唱莫文蔚信手拈來依然氣質脫俗的演唱。在場其他女星,唱腔都顯得青澀、稚氣、生硬。

話筒輪到江一燕時,正巧是《陰天》這首歌最難唱的橋段:

沒想到她在一種生澀的咬字、唱腔下,成功在最一句的「面」里,完成真假音轉換。

並且把最後那句拖長假音,唱得纏綿反側,婉轉動人。

這句演唱在女歌手中不足為奇,但放在女演員圈中,很難不脫穎而出。

那時候我對名氣平平的江一燕,有過一次刮目相看。

隨手查了一下,發現她還真的出過幾張專輯,聽得歌曲也饒有品味。不僅如此,她還是一個業餘的攝影師,生活多姿多彩。

儼然一個女文藝青年。

當然,和其他明星一樣她也熱衷公益,除了捐款資助、成立基金會這些基本操作。她還身體力行地去到了貧困山區支教。

聽說一堅持,就是 7 年。

中間還成為了 2015 年央視《感動中國》的候選人,參與了投票,雖然最後沒能獲獎。

2017 年在電影《七十七天》中飾演的高位截癱但積極樂觀的女攝影師,收穫了不少網友的好評。

至此,江一燕在大眾眼中的印象應該算是溫和美好的。

既不像流量小花一樣,演技倍受爭議,還霸占著影視資源。也不至於一項拿得出手的履歷也沒有,淪為空瓶演員。

下個月,她和段奕宏出演的《暴風降至》還將正式公映。

但沒想到許久未見,重回公眾視野,並不是因為影視作品。

而是被網友罵上熱搜。一罵就罵了兩天。

起因很簡單。

因為自己的住宅和工作室獲得一項建築獎項,她在領完獎後發了一條裝逼的微博:

被網友瘋狂吐槽的江一燕,這次還能翻身嗎?

江一燕應該想不到,就是這一條微博,引爆了自己多年經營的形象。

一個演員領了一個建築學獎項,首先引起了一些建築專業網友的疑惑和不滿。

網友隨後一查,發現江一燕只是花錢請設計師設計的甲方,並不是設計者。

當然,她也沒有說謊,在微博提到了:「第一次參與設計,跨界建築,謝謝陪我們執著的我們的 Team~」

但裝逼的代價還是來了。

網友當場痛批她硬蹭了建築學獎,其實什麼都不懂。

條條批評的評論,都得到了過萬的點贊數。

江一燕發現這事態不對,不久後又發了一條微博急忙解釋到:

她再次說明自己只是參與一個建築的設計和建成中。

不解釋還好,這一解釋被批得更慘了,榮登微博熱搜第一位。

至於是參與了 1 %,還是 50 %,大家心裡都有數。

不過網友並不在乎。

我想網友憤憤不平的點,應該是憑藉一點參與,就瞎蹭獎項的炫耀姿態。

本以為大家吐槽吐槽,也就過去了。

結果第二天,江一燕過去的黑料被扒出,又在熱搜上掛了一整天。

有胡亂傳她感情生活的。

有質疑她做形式慈善的。

有嘲笑她文章秀英文的。

真真假假,斷章取義迷人眼。

不過最精彩、最真實的還是薛凱琪在頒獎典禮上,公開嘲諷江一燕。

說出了那句經典台詞:「原來,不要臉就好了。」

網傳因為電影《四大名捕》原本由薛凱琪飾演的女配角,被江一燕帶資進組奪走。

才有了頒獎現場如此尷尬的一幕。

當然,網傳到終歸是網傳,這件事到底真相如何,無人回應。

但事情發展至此,江一燕的大眾好感度算是崩了。

她果真不像一個成熟的明星。

昨天晚上,我恰巧翻到幾年前,她自己作詞作曲了一首《我不》。

更加篤定了我對江一燕這樣的感覺。

這是她所有歌里唱得最契合、最有感覺的一首。諸多地方的語感細節,都充滿了個性、可愛、洒脫的情緒。

甚至連高潮乾癟的高音,都有著不羈、自我、放肆的倔強。

無論是節奏、還是歌詞。你都能感覺到這個文藝女青年,骨子裡其實還有著叛逆、反抗、任性。

這不太像是一個混跡演藝圈多年的女星,會創作出來的歌曲。它更像是一個青春時期的少女創作。

這跟我們混跡社會多年,逐漸變得圓滑,逐漸熟悉人情世故,逐漸明白趨利避害的方法是一個道理。

江一燕,摸爬滾打了 10 多年。

照理應該像很明星一樣,被輿論鍛鍊的知分寸、懂收斂。

應該深知作為公眾人物,不控制自己的心血來潮、五花八門的表達欲,很容易引起非議。

應該懂的不要為了虛榮,瞎立人設,瞎搞形象。

但事實是,她還是那麼「不懂事」。她還是沒能學會做一個「成熟」的明星。

30 + 的她,還是會在歌里唱到:

我不要愛愛愛愛迷失自己 你有什麼了不起 我不要乖乖乖乖迎合著你 回到家偷偷哭泣

記得在文章開頭提到的那檔節目裡,江一燕曾透露出了自己的敏感。

那段視頻里,莫文蔚才開口唱《陰天》沒幾句,江一燕已經流露出了想哭的衝動。

如果你細心地退回去再看一遍,你會發現抑制眼淚的表情,被鏡頭捕捉了下來。

當莫文蔚唱到《忽然之間》時,她乾脆躺下默默流淚。

這兩首歌確實陪伴過很多人失戀的時光,應該也喚起了江一燕過去傷心的感情經歷。

你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敏感的女人。

而她的表現仍舊如此「直接」。

如同她的那首《我不》,如同被說「不要臉」時還沒意識到是什麼情況,也如同這次她毫不收斂的炫耀自己「得獎」。

殊不知一番洋洋洒洒的言論之後,性情、瑕疵、優點、缺點全都暴露無遺。

爭議由此萌芽。

最後演變成了這場難以翻身的網友聲討。

對於一個內心敏感的人來說,這件事想必會造成不小的挫折與打擊。

但我卻突然希望,她可以繼續「囂張」。

很多人都說自己被社會,被現實磨平了稜角。

說話、表達變得嚴謹,喜怒哀樂變得模糊不清。比如面對虛榮,表面看上去矜持,其實內心興奮得不行。

我也是。

當我看到那些蠢蛋,對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加深思熟慮,最後引起別人的誤會和爭議時。會暗自嘲笑他們沒有思前想後。

但也時常發覺自己小心翼翼、矯枉過正,丟掉了很多激動興奮的時刻。

然後在某個深夜,翻看江一燕的微博,翻看某些人的朋友圈。

感嘆他們好像也沒那麼蠢。

至少在安分守己的生活里,他們偶爾活出了很多人所貪戀的虛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fsiB24BMH2_cNUgmLD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