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鐵上,我突然聽到隔壁座位上傳來了一陣強烈的爭吵聲。
「必須看醫生!你現在狀態不正常,根本就不是單純的疲勞,我都上網查了!」
「你這婆娘,你懂啥子嘛,我跟你講到了沒滴事,就是不聽,我現下講話是不算數了是不是。」
「反正去醫院,多的話不談了!」
明明都是在關心彼此,非要裝成吵架的樣子,可能這就是中年夫妻的「甜蜜偽裝」叭。說來也巧,一個小時後,我在我的診室見到了他們。
「醫生,為啥我老伴兒最近總是很累的樣子,走路走一半都要休息好久才行。」
女方不停的絮絮叨叨,我聽著這些症狀本以為是一般的疲勞,想著讓他們回家注意休息就好,誰知她最後說的幾句話,讓我心裡泛起了不安。
「我感覺,他已經好幾個月沒有睡過一次安穩覺了,每次都睡不安穩,不是被心臟痛醒,就是突然驚醒,我喊他看醫生,又不來,所以我今天把他喊來了!」
這可不是一個好預兆,我立刻開具了一份檢查報告,讓他們快去做檢測。
看到結果,我立刻意識到了情況不妙,通過結果可以看出,該男子的血液已經處於非常濃稠的狀態了,很多人不清楚,以為心臟疾病只有通過拍CT才能看出,殊不知,血液濃稠也是一大危機信號!
一、血稠的3個特徵,了解一下有好處
血液黏稠度高是屬於口語化的說法,醫學上稱為高黏血症。
這種疾病的確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由血細胞數量增多(如紅細胞、白細胞或血小板增多)、血漿成分異常(如膽固醇、甘油三酯及纖維蛋白原水平上升)等情況誘發。
而且,血液黏稠度的增加會影響血液流動性,減緩血流速度,嚴重的情況下就會影響氧氣和營養物質的輸送效率。
這種症狀就可能導致脂類物質在血管壁上的沉積,形成血栓,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長久發展下去就會導致血管阻塞和血管損傷。
要知道,血液黏稠度高的人群可能會經歷以下症狀,比如早晨起床時頭暈和思維遲鈍,或者午飯後感到異常睏倦,需要休息以恢復精神狀態。
話有一點經常被認為是低血糖的症狀——蹲下時可能出現呼吸困難,其實,這也是由於腹壓增加和血液黏稠度上升導致的血液循環不足。
二、Teach back模式,血液治療的重要方法
Teach-back模式,屬於一種創新的健康教育模式,這種模式的核心在於:教育者在完成健康教育信息的傳授之後,主動邀請受教育者利用自己的語言重新表述他們所理解的內容。
所以,這種模式強調的是雙向溝通和信息的準確傳遞。能通過建立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的信任的方式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和健康結果。
在實施Teach-back方法時,醫護人員應展現出耐心和同理心,鼓勵患者提問並確保他們的問題得到滿意的答覆。
通過這種互動,患者不僅能夠獲得正確的信息,還能夠感受到被尊重和關懷,從而增強他們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和信任度。
現有研究表明,這種模式不僅能有效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還能提高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強遵醫行為,並且在改善睡眠質量、降低併發症的發生率等方面也發揮了巨大功效。
此外,患者對這種教育方式的滿意度高,顯示了其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潛力。
參考資料:
[1]梁曉.基於Teach-back模式的健康教育對血液透析的併發症、不良情緒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華養生保健,2024,42(15):133-136.
[2]羅靜,葉興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臟瓣膜鈣化的相關風險因素及其對遠期預後的影響[J].國際檢驗醫學雜誌,2024,45(16):2034-2037+2043.
[3]徐駿,吉小靜,戴歡歡,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病共病治療負擔潛在類別及影響因素分析[J/OL].華西醫學,1-7[2024-08-2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1.1356.R.20240823.0856.014.html.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