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內地銀行官宣破產!我們的存款要取出來嗎?這些銀行安心存

2022-07-09   吳格恩聊歷史

原標題:又一內地銀行官宣破產!我們的存款要取出來嗎?這些銀行安心存

美國金融市場較為發達,所以美國人大多喜歡將錢用在投資理財上。而我國的居民,可能是因為習慣,也可能是為了追求「保本」,所以更傾向於將錢放進銀行。

早些年的時候,銀行可以說是非常安全的時候。可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銀行也變得越發地市場化。

簡單點說,就是和普通的商業企業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不僅需要和同行們競爭,還得自負盈虧,所以也就出現了銀行破產的情況。

在海外,這樣的情況還是比較常見的。去年7月,美國一家百年銀行——第一州銀行,就已經宣布破產。

而中國市場,也在2022年的時候,迎來了銀行破產的案例。2022年7月底,成立了22年的包商銀行正式進入破產程序,「官宣」銀行破產(2022年7月23日,銀監會同意其破產)。

所以一直將銀行當作唯一選擇的中國儲戶們,開始擔心自己的存款會不會因此而「蒸發」。

首先,在此之前國內的儲戶們無需過分擔心。雖然國外銀行破產很是常見,但是國內市場還是比較罕見的,幾乎是不會被你遇上的。

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今,宣布破產的銀行加上包商銀行也只有3家。另外兩個分別是1998年的海南發展銀行,以及2010年的河北尚村信用社。

再加上包商銀行破產的時候,銀行也對該行的存款進行了兜底,所以我們大抵上是可以繼續安心把錢放在銀行里。

不過即便如此,依舊有不少人表示還得需要防患於未然。雖然銀行對包商銀行的存款進行了兜底,但是這樣的舉措只能算是特例罷了。

如果未來還有銀行破產倒閉,銀行也不太可能對所有的銀行都進行兜底。所以有儲戶,一邊把錢存進銀行,一邊在想辦法找到更安全的存款方式。

而在這些方式中,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便是找到一家不容易破產的銀行,或者破產幾率比較小的銀行。

如果銀行能夠長久地發展下去,我們的存款自然也就不用擔心了。而2022年,哪些銀行又能夠滿足這樣的要求呢?

就安全係數角度來看,六大國有銀行肯定是最安全的。作為國有銀行,它們的成績也一直很好,甚至有些可以用非常好來形容。

2022年的時候,光是這6家國有銀行,就打造了1萬多億的凈利潤,想不賺錢都難。

當然,凈利潤已經這麼高了,總資產當然也不會是小數字。在很多世界榜單中,六大行的排名也一直在不少大型企業的前列。

除此之外,六大國有銀行的不良待遇率也很低,更是讓破產的可能性無限接近於「0」。

如果你偏偏不想選擇六大國有銀行,可以退而求其次選擇世界500強銀行(6大行與之有重合)。

例如浦發、民生、光大等等,作為世界500強,都有著較為強大的實力,可以為你的存款做個「兜底」。

如果你還是不想要,就要牢記一點,不要過分「貪心」。如果一家銀行提供的存款利率過高,往往安全係數也就更低。

與其少要一些利息,也要保護本金的安全。而往往我們財產的損失,都和太過貪心有著很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