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舟生物IPO:估值一年大增138%,實控人IPO前夕減持套現3650萬

2024-01-10     預審IPO

原標題:雲舟生物IPO:估值一年大增138%,實控人IPO前夕減持套現3650萬

樂居財經 鄧如菲 雲舟生物科技(廣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舟生物」)於2023年6月披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說明書(申報稿)。

如今的雲舟生物由藍田和小他19歲的妻子余珊實際控制,余珊的來歷同樣不簡單,於2010年取得復旦大學生物技術專業學士學位,並於2016年取得芝加哥大學遺傳學專業博士學位。而余珊在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時,正逢藍田在此擔任教授。

此次IPO,雲舟生物擬發行股數不超過1.2億股,占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10%、不超過25%,計算公司市值最低為53.04億元。其擬募集資金13.26億元,是目前公司資產總額7.63億元的1.7倍。

雲舟生物是藍田第二次創業的成果。

2006年,在美國學術界受到排擠的藍田拉上剛辭職不久的哥哥韓藍青回國創業,在廣州成立了賽業(廣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廣州賽業」),加入了當時的熱門賽道幹細胞業務。韓藍青回國主管公司經營,藍田擔任科學顧問,往返於中美兩地。

隨著業務的發展,加之藍田在實驗室里的研究,開拓新業務的想法逐漸萌生。藍田發現,做生物生命科學研究,很多時候要從基因層面理解生物行為,這需要藉助基因遞送手段,也就是通過基因載體把DNA、RNA送到細胞裡邊觀察。

藍田在實驗室里嘗試了可行性後,發覺這件事有商業價值。2014年3月,專門做基因載體的雲舟生物就此成立。

由於基因遞送載體種類繁多、技術壁壘很高,在這之前,並沒有人想過將科研基因載體做成商業化的外包產品。但如今,這項業務在全球已經做到了5%的滲透率,相當於一個數億美元規模的新場景。

根據招股說明書,雲舟生物的科研基因遞送服務主要滿足研究者的定製化需求,可以提供數百種載體系統,在物種上包含了哺乳動物、斑馬魚、果蠅、線蟲、植物、真菌、細菌等。

正因如此,雲舟生物的價值被資本看好,通過不斷的增資,雲舟生物估值一路飆升,2020年至遞表前(2023年5月),共進行了4次股權轉讓和4次增資。

2014年,雲舟生物初創時,由廣州賽業、LAHN BRUCE(即藍田)分別持有60%、40%的股份,公司註冊資本為1000萬元。

報告期初,公司由藍田100%持股,隨後通過股權轉讓分別引入了員工持股平台景寧雲舟以及藍田的配偶余珊。

2021年9月,雲舟生物拉開了融資的序幕,廣開智行、和合穗開、海遠乾通以200元/註冊資本的價格合計向公司增資2500萬元,對應公司估值為20.25億元。

緊接著,2022年2月,廣州開發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通過其實際控制的穗開舟匯、廣開智行追加投資5000萬元,增資價格為345.78元/股,對應公司估值為35.51億。

半年後,2022年9月,雲舟生物通過兩輪融資一口氣收到了4.1億元資金,投資方包括廣州開發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實際控制的穗開舟遠、和合穗開,君聯資本旗下的君聯惠康、君聯光遠,公司聯席主承銷商萬聯證券旗下的萬聯廣生、天澤中鼎、天澤瑞發,廣州越秀集團旗下的越秀康健、越秀金蟬、越秀華章、遠見明康,以及青島景毓、建發新興、建髮長榕、海遠乾通、科創產投、產投科金、萊復西生物等18位。

最後一輪增資價格為87.84元/股,復權後對應當前每股價格13.36元/股。融資過後,雲舟生物的估值抬升至48.1億元。而通過不斷增資,雲舟生物的估值較一年前的20.25億元增長了137.53%,翻了一倍多。

借著高漲的估值,作為公司實控人之一的余珊在雲舟生物IPO前套現了兩波。2023年3月,余珊以14.44元/股的價格向常德嘉山越秀轉讓所持公司0.5%的股份,套現2600萬元;兩個月後,又以19.44元/股的價格向青島景毓及公司高管黃銳、宋昌庚各轉讓0.05%股份,套現1050萬元。兩次累計套現3650萬元。

截至2022年末,雲舟生物共有26位股東,實控人藍田、余珊直接持有公司70.48%股權, 並通過景寧雲舟控制公司17.78%股權,二人合計控制雲舟生物88.26%股權,公司的控制權較為集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f491864ce782392abd9139c8c87c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