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世快20年了,每年都有人懷念他,紀念他,只能是張國榮了

2023-01-07     依的薔薇

原標題:離世快20年了,每年都有人懷念他,紀念他,只能是張國榮了

張國榮正當紅的時候,我才剛出生,對他其實沒什麼印象。他離世的時候,是2003年4月1日,那天正是愚人節,當他跳樓身亡的信息傳來,全國一片驚愕和難以置信,第一反應是愚人節笑話吧。

那一年,國內還爆發了SARS,還在流行的傳染病。那時大學都是封閉管理,不准學生隨意出門。在那不能出門的無聊學習日,突然間對這個被粉絲親切稱為哥哥的人,無比好奇。在網上找了很多他的電影電視,演唱會視頻,和他的採訪來看。

只能說,不管是誰,在看了他的那些作品後,了解他這個人後,都會深深喜歡上這個超級巨星。張國榮是大家的,永遠在所有人的心中。

據資料顯示,張國榮家境富裕,兄弟姐妹眾多,他是最小的一個。10幾歲就被送到了國外讀書。父親意外過世,回到香港。參加歌唱比賽出道,並且獲得了很好的成績。只能說他天賦異稟了,他學的是紡織設計專業,但卻在音樂上展現出超高的天賦,有很多歌是他自己作詞作曲的。他的代表作也是很多《風繼續吹》,《沉默是金》,《monica》等,各種獎項更是拿到手軟。

在他的演唱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遇上了一個事。那就是「譚張爭霸」。可以說,在1983年以前,誰人不識譚詠麟,他幾乎包攬了音樂界的所有大獎。但在1986年,張國榮卻擊敗譚奪得了金曲獎。譚校長此前稱霸樂壇的局面被打破,張國榮這個後輩站到了樂壇上,從此和譚詠麟平分秋色。

本來這其實是個好事,藝術需要各種風格,歌迷可以愛我所愛。80年代的歌迷還沒有那麼開放,包容和多元化的心態吧,再加上媒體的帶話題炒作,雙方的粉絲參與進來,各種互撕紛爭。

為了平息兩家粉絲之間的紛爭,譚校長在87年宣布退出所有音樂獎項典禮,隨後張國榮更是宣布直接退出歌壇,把精力全部投入到電影中。張譚之爭,才告一段落。

張國榮告別歌壇的演唱會,挺感人的,很動情。只是他的歌壇告別,收到很多唏噓聲,更引起了譚詠麟部分粉絲的牴觸。他們故意在張國榮的舞台下喊噓聲,讓張國榮難堪。張國榮是留戀這個舞台的,在告別演唱會的舞台上,多次哽咽流淚。

後面就是都知道的20年的演藝生涯,張國榮塑造了多個經典角色。《倩女幽魂》里傻氣真摯的寧采臣,《阿飛正傳》里的孤傲叛逆浪子旭仔,《胭脂扣》里命運多舛的富家少爺十二少,影響最大的要屬《霸王別姬》里一代名伶程蝶衣,還因此入圍了坎城電影節最佳男演員。備受爭議的就是《春光乍泄》了,這是一部講述同性戀人的故事。

這部電影是在張國榮公開了自己的同性愛人之後演的。當時8,90年代,「同性戀」幾乎是個禁忌,人們談之色變,更會被人戳脊梁骨。甚至有很多偶像是不敢公布自己的戀情的,也不敢結婚。

張國榮是坦蕩的,敢愛敢認,不在乎別人怎麼看,怎麼想。只想做自己吧。公布了和唐先生的關係,並且在演唱會上表白他。這在當時是要面對多大的壓力,這頁讓他因性取向倍受質疑,挖苦和取笑。給他的生活製造了更多的麻煩,在這個消息公布後,他面對的是各種媒體和狗仔的跟拍,甚至是全天守候在他家樓下。

有很多傳言說,張國榮在中年因為抑鬱症跳樓是因為他憂鬱的性格,入戲太深,出不了戲;還有說是人到中年的失業危機,江郎才盡,事業在低谷;有人說是他同性戀愛人在鬧分手,無法承受。

我覺得,看過他的戲和各種採訪,我覺得他是個完美主義者,而且內心是在乎別人對他的評價的。一個事事要求完美的人,想在各個方面都優秀出眾,是很難的。

通常,一個對自己嚴要求高標準的人才會得抑鬱症這樣的病吧。而在那個年代,抑鬱症這個病,還沒有多少人知道,也因為張國榮的離世,讓大眾知道了解這個病的存在。

後來很多人在科普張國榮是生理上的抑鬱症,就是內源性抑鬱症。就是大腦分泌紊亂,在抑鬱症爆發時,體內缺少這樣一種抗體物質。即使是生理性的,就像每個人體內都有癌細胞,有的人激發了,因為某種誘因。

世上也許沒有百分百的完美,一個人在各個方面,影視,歌,創,都要完美優秀;在每一次在公眾視線里,都要表現的善良大氣幽默,更難。一個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身體的能量也是守恆的。你已經做的夠好夠多了。

也許張國榮的一生就像他自己唱的那首歌,

我就是我,

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天空海闊,要做最堅強的泡沫,

我喜歡我,

讓薔薇開出一種結果,

孤獨的沙漠裡,一樣盛放的赤裸裸。

就讓我們記住他在舞台上那顛倒眾生的魅力,就住他讓我們記住的好。

#娛樂圈考古記#

#高燃影視季#

#我在頭條搞創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ed1ad62c36d26b6477cb6b88f74a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