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副文采飛揚的極品對聯,科舉場中多憤慨,流傳千年令人嘆

2023-09-18     真游泳的貓

原標題:5副文采飛揚的極品對聯,科舉場中多憤慨,流傳千年令人嘆

科舉是古人的大事,有人出人頭地,也有人沉淪苦海,苦樂之間,見出人生百態。

我是真游泳的貓,一個對聯達人。喜歡對聯的朋友一定要關注我哦。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5副文采飛揚的極品對聯,科舉場中多憤慨,流傳千年令人嘆!喜歡對聯的朋友,趕緊收藏哦。

第1副對聯:老薑全無辣味;小李大有甜頭。

清代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爆發了一場震驚全國的順天鄉試科考舞弊案。

當時科舉的主副考官分別是李蟠和姜宸英。李蟠是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的狀元,時年43歲。

姜宸英與朱彝尊、嚴繩孫並稱「江南三布衣」,他是康熙三十六年的探花,時年70歲。

2年之後的康熙三十八年,李蟠和姜宸英主持順天府鄉試。

順天府為天子腳下,顯宦眾多,偏偏這一屆鄉試中舉之人多為官宦子弟。一時群情激奮,百姓譁然。

有人寫了《士子揭世文》,揭露科舉黑幕:「順天大主考李蟠、姜宸英等滅絕天理,全昧人心,上不思特簡之恩,下不念寒士之苦,白鏹薰心,炎威炫目,中堂四五家盡列前茅,部院數十人悉居高第,若王(熙曾孫)、李(天馥子)以相公之勢,猶供現場三千,熊(一瀟子)、蔣(弘道子)以致仕之兒,直獻囊金滿萬。」

此文繪聲繪色,仿佛親眼目睹,將李蟠和姜宸英舞弊的情況說得煞有介事,一下子點燃了讀書人與老百姓的怒火。

當時還流傳著一副對聯,嘲諷正副主考李蟠和姜宸英:「老薑全無辣味;小李大有甜頭。」

此聯因時事而發,大膽犀利,點名道姓,與《士子揭世文》一樣,成為讀書人抗議科舉黑幕的戰鬥武器,成為老百姓街談巷議的熱門談資。

此聯之妙,在於一語雙關,妙用姓氏。

姜宸英姓姜,借用「生薑」之「姜」,說「薑是老的辣」,而一大把年紀的姜宸英卻毫無辣味,不能夠糾正主考官李蟠的受賄,不能夠讓科考風清氣正,真是辜負了朝廷和士子的期望。

李蟠姓李,借用「李子」之「李」,說「李子是甜的」,小李大肆受賄,見錢眼開,自己吃得甜滋滋,卻把科舉弄得烏煙瘴氣。

此聯與《士子揭世文》一起,將事態弄得越來越大。康熙帝於是命令中榜舉人進行複試。

雖然複試結果表明,中舉之人皆有真才實學,卻又因孔尚任揭露此處科舉黑幕的《通天榜傳奇》而進一步擴大了事態。

為了平息事態,康熙帝下令將李蟠和姜宸英送入大牢。姜宸英自覺冤屈,吞藥自盡。(一說為病死。)李蟠則被流放關外三年,從此永不敘用。

時光流轉,後人很難判斷李蟠和姜宸英到底有沒有徇私舞弊。畢竟,對康熙帝而言,真相也許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事態平息下去。

但是看到「老薑全無辣味;小李大有甜頭」這副對聯,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當時讀書人的憤怒,可以感受到李蟠與姜宸英的委屈。孰是孰非說不清,唯有一聲嘆息。

第2副對聯:陳良之徒與其弟;楊氏為我是無君。

這是一副四書五經集句聯,而內容同樣是嘲諷科舉舞弊的。

我們知道明清時期八股取士,讀書人對於四書五經十分熟諳。所以集四書五經的對聯也變得十分流行。

當年某地鄉試,主考官姓陳,他因為生病了不能閱卷,於是讓自己的弟弟幫忙閱卷。副主考則姓楊,他曾經有過受賄的情況。這次主考官生病了,副主考更是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有人寫下此聯嘲諷正副考官。上聯出自《孟子·滕文公上》:「陳良之徒陳相與其弟辛……」下聯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

這種四書集句,恰如古人之斷章取義,一般取字面意義貼合眼前情境,形成雙關之妙。

比如此聯,上聯嘲諷主考官糊塗妄為,辜負朝廷信任,下聯嘲諷副主考受賄舞弊,目無君王,無法無天。

第3副對聯:年誼藉夤緣,穩計萬金通手腳;皇仁空茂育,傷心一信送頭顱。

第4副對聯:殷鑑不遠;周德既衰。

第5副對聯:殷禮不足征,業已如聵如聾,哪有文章操玉尺;周人有言曰,難得恩科恩榜,好憑交易賺金錢。

這3副對聯,嘲諷的都是同一場科舉考試,嘲諷的都是同樣的主考官。

光緒十九年(1893),殷如璋擔任浙江鄉試主考官,副主考則為周錫恩。(此為恩科。)

當時浙江紹興有個小官,與殷如璋是同年,於是就想通過這層關係給殷如璋送禮,為家中將要科舉的子弟打通關節。

周福清給殷如璋寫了一封親筆信,信中約定暗號,考卷結尾有「皇、仁、茂、育」四個字的,即為關係戶,希望殷如璋多多關照這些關係戶。事成之後,周福清將會送上萬兩銀子作為酬謝。

當時殷如璋還在蘇州,於是周福清派了一個心腹手下前去送信。本來事情安排的妥妥的,誰料一切都壞在了這個心腹手下的身上。

手下送信到蘇州的時候,殷如璋正和副主考周錫恩在船上閒話。殷如璋拿到信後,知道這封信藏有秘密,因為有外人在場,就沒有打開信封,而是先放在一邊,和周錫恩繼續聊天,談笑自若。

偏偏送信的那個人沒有一點情商,等得不耐煩了,又看到殷如璋談笑風生的樣子,不由得氣呼呼大喊起來:「這封信可是有一萬兩銀子的干係,難道大人連個回信都不給嗎?」

周錫恩一聽,這其中有故事啊,於是對殷如璋說:「什麼信關係如此重大?小弟能否看看呢?」還沒等殷如璋答應,就自己去拿信箋了。

殷如璋知道事情瞞不住了,當機立斷,錢賺不到是小事,別把自己搭進去了。

於是殷如璋趕緊笑著說:「我也不知道信里什麼內容,一起看看吧。」

信件一打開,什麼都完了。殷如璋的一萬兩銀子落空了,周福清送錢的事情也公開了。

最終,周福清被判為斬監候,秋後處決。經過營救後,周福清留下了一條命,但是周家從此家道中落。周福清的兒子周伯宜也被摘除秀才身份,從此再緣仕途。

沒錯,這位周福清就是魯迅先生的祖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周家的衰落才有後來的魯迅。魯迅小小年紀就經歷了人世滄桑,為後來的創作之路準備了閱歷。

「年誼藉夤緣,穩計萬金通手腳;皇仁空茂育,傷心一信送頭顱。」就是嘲諷的周福清試圖行賄,偷雞不成蝕把米這件事。

而「殷鑑不遠;周德既衰」這副對聯,則是說殷如璋試圖受賄,周錫恩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也暗通關節。雖然周福清這檔事被揭發了,但是科考上還有許多關節黑幕。

「殷禮不足征,業已如聵如聾,哪有文章操玉尺;周人有言曰,難得恩科恩榜,好憑交易賺金錢。」這副對聯採用自對手法,如聵如聾自對,恩科恩榜自對。

這副對聯說兩位主考官在浙江鄉試這件事上賺足了銀子,選取的根本不是人才,而是「錢財」,賺了個盆滿缽滿,主考官真是肥差啊。

大家有沒有自己創作對聯呢?歡迎留言分享哦。

失業在家,寫文餬口,喜歡我文章的朋友,請讚賞、收藏和轉發!1塊錢是情,2塊錢是愛,再次感謝大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ea162fbb0a87e89dbf7756f7e7893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