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韓兩國年紀相當的童星逐漸長大,轉型問題也很快被提上了日程,當年水靈靈的童年男女主,一下子就到了要自己挑大樑擔任男女主的時候。
韓國童星轉型成功的例子似乎更多,從較早之前的俞承豪,到現在的呂珍九、金所炫等人,觀眾們似乎也慢慢接受了他們已經長大的事實,而相比於韓國,我國的童星轉型之路似乎就走得吃力多了。
就拿呂珍九來說吧,在之前的韓劇《成為王的男人》中,他一人分飾性格差異極大的兩個角色,一個是心狠手辣的王,另一個則是街頭平民,從播出後的反響來看,呂珍九無疑是出色地完成了這個任務,網友們紛紛評價:「演技好得讓人害怕」。
那我國方面呢,傻白甜戀愛劇仿佛成了童星轉型的必經之路,可以和對手演員擁抱、kiss就是成人的戲份了,但是呈現出來的效果往往差強人意,許多網友甚至吐槽我國童星們「失去了小時候的靈氣」,這一點,關曉彤的《極光之戀》大概是很好的例證。
那麼,真的是我們的童星比別人的差嗎?當然不是!
國內童星轉型困難離不開兩大原因:環境和製作。
首先是環境,國外的影視作品題材廣泛,限制較少,導演和編劇等靈魂人物可以盡情創作,他們的取材可以很廣泛,故事可以很極端,演員也就有了更好的發揮空間。不說韓國,在歐美演員出演《孤兒怨》的時候,我們的童星還只能扮演古裝偶像劇里天真爛漫的童年女主,這就是對童星們發揮演技和戲路轉型的一個大限制。
再來是製作,因為各種題材內容的限制,所以導演和編劇不能放開手腳創作更多的好劇本和好人設。我們的童星也沒少提到自己想要嘗試不一樣的角色,但是他們拍的戲依舊是觀眾看厭了的那一套,是他們口是心非嗎?不是,是市場就沒能為他們提供這樣的好劇本好人設,他們只能在傻白甜戀愛劇里說著驚人的台詞,談著不現實的戀愛,然後因為夠「天雷滾滾」而名聲大噪。
cr.騰訊視頻
當然了,缺少好劇本好製作是普遍情況,我們還是有很多轉型成功的好童星的,小小年紀就演技廣受好評的張子楓妹妹必須有姓名,看了《唐人街探案》的觀眾一想到她最後的那個笑容,誰不是不寒而慄呢?
韓國的童星固然棒,但也不要因此抹殺國內童星的優秀與努力。那麼,在大家心目中,還有哪些童星符合今日的主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