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5歲到55歲的中年人,或許是我們人生最「危險」的歲月

2023-06-23     楊東霞

原標題:2023年,45歲到55歲的中年人,或許是我們人生最「危險」的歲月

2023年,45歲至55歲的中年人可能是我們一生中最「危險」的歲月。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一生,從出生到年老最後成為一堆木頭,沒有人能逃脫出生、年齡、疾病和傷害的自然規律。只有在這個過程中,你的每一天才能遇到幸福或不幸。

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們認為自己的身體很強壯,實際上我們很少生病。所以,即使到了一定的年齡,很長一段時間,在這種慣性思維的影響下,我們都會下意識地認為自己還是堅強的。

但在你不知不覺中,有一天你可能會生病,但很快你就會痊癒,你將開始過上充滿坎坷的生活。

這一切都是無法預料的。

但至少有一個道理我們應該而且能夠明白,只要我們活著一天,就必須面對痛苦多於幸福、不幸多於穩定的嚴酷現實。

簡而言之,每個人一生中順利的日子遠多於糟糕的日子。

生活就是這樣,顯得很神秘,因為沒有人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但對於每個人來說,機制其實並沒有那麼複雜。

說實話,這確實是生活中的一個矛盾。這些人都是為了獲得更多的資源而直接或間接、公開或隱性地競爭,因此有些人被擠出了遊戲。

乍一看,人生的幾十年似乎在青年時期最為活躍,即30歲至40歲之間,但也應該是最被排除在外的。

但現實中,如果我們深入分析就會發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在大多數人的生活中,45歲到55歲這段時間是最危險、最倒霉的時期。

不管你承認與否,也不管你接受與否,我們都應該對人生最悲慘的十年做好心理準備和對策。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能看到那些人到中年依然自由自在的優秀例子。他們的生活應該是快樂的、幸福的。

45歲到55歲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熱水瓶里泡枸杞」的考驗。

一方面,你逐漸清晰地感知到身體的衰老,但另一方面,由於外力的作用,你無法停下來喘口氣。我們是否可以從宏觀的角度認為這是因為大自然(上帝)不希望我們生活得太幸福?

古人也說四十不惑,五十則「知天命」階段。什麼是命運知識?這裡的「知」並不是知道,而是一種束手無措的接受。

說這句話的孔子生活在一個人的壽命比較短的時代,但好在當時的競爭壓力遠沒有現在那麼激烈。但孔子仍然認為,人到了這個年紀,不應該再對人生感到迷茫,而應該了解其中隱藏的規律,並坦然接受。

但今天,四十歲的我們只是「迷茫」的開始。大多數普通人,除非是二代,都會把頭投入到各種競爭中。

在事業上,你不敢因為評價不同而放鬆。房貸、車貸、孩子上學,誰敢說自己完全沒有壓力呢?

事實上,從40歲開始,雖然很多人還認為自己依然堅強如牛,但他們逐漸失去了這種力量,變得更加穩定,甚至感到無力。

我心裡更加茫然,更加迷茫。只有這個年紀的人才會迷茫,他們不再像20多歲、30多歲的人那樣大聲喊叫,他們只是靜靜地在某個角落舔舐傷口。

是身體決定了這種心理的產生嗎?或者這種心理會導致身體上的變化嗎?我更願意相信這更多的是關於普遍的心態。

於是,我們生存的環境就會明顯或隱含地發生變化。隨之而來的一些意外和矛盾,以及不該發生的事情,在這段時間也時常發生。

尤其是2023年的最後幾個月,我們周圍的環境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生著變化,每個普通人的壓力和焦慮越來越明顯。

越是特殊時期,我們越需要平靜和冷靜。畢竟我活了幾十年了,什麼樣的風雨我還沒見過呢?

再次,我對任何中年人的建議,無論他們說自己笨拙還是消極,在這個複雜多變的當下,都是保持簡單一點,或者也許這會幫助我們保持雲開路,看月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e950372bcc729e65e6f3d24dd3e49d6.html